东印度公司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速了侵略扩张的步伐。很快,英国的殖民地就遍及世界各地,“米”字旗插造五洲四海,它一时成了“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已成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生命线。而在众多的海外版图中,印度对英国的重要性当属第一。

印度地处南亚大陆,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1526年起,印度处于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下。这“莫卧儿”初听似有“蒙古”的变音,其实并非蒙古人。其建立者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六世孙,为了便于号召民众而自称莫卧儿人。但天不送愿,改个有鼓动性的称号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16世纪的莫卧儿帝国在表面上维持着一个中央集权的庞大外壳,实际上从未真正统一国,是一个外强中强、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国家。封建贵族的残酷剥削,激起了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互相倾轧,纷争不息。统治者无力扭转局势,还不断加强宗教迫害和民族压迫。居住在印度中西部的信奉印度教的马拉特人,不堪这种压迫,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民族起义,动摇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帝国统治。18世纪伊朗和阿富汗的游牧部落相继侵人印度,蹂躏劫掠之后,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片破败凋零的景象。此时的印度,还被古代遗留下来的种姓制度所折磨。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构成印度四大种姓。种姓等级森严,职业世袭不变,不同阶级之间禁止通婚。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加速了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正当莫卧儿帝国处于内忧外患、国力极度虚弱之际,英国殖民者闯了进来,征服了印度。

1600年建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印度的主要工具。起初,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地区建立许多商站和代理店做商业贸易,他们用金银收购印度的香料、棉织品、丝织品、蓝靛、黄麻等,然后运回欧洲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后来,公司日益借暴力、不等价贸易和海盗掠夺聚敛财富。从17世纪30年代末起,东印度公司先后侵占了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而这些地区都曾有过重要商站和代理店。现在,他们归为英国的省,成为英国人侵印度的据点。

七年战争(1756-一1763)后,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又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垄断贸易机构变成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广大版图的殖民机构。而1784年,英国国会决议规定东印度公司有任用文武官职之权,大政方针由内阁决策制定。英国彻底成了东印度公司的后台,遥控公司统治印度。公司就是官府,奉英帝国之命在印度的土地上进行垄断贸易,拥有武装,可以宣战媾和,还可以设立法庭审判本国职员和属地的居民。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蚕食鲸吞。1757年,经过普拉赛战役,英国占领了孟加拉。1774年,又侵占了奥德。1799年,经过持续23年的战争之后,英国征服了印度南部的封建强国迈索尔。1849年,夺取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从此,整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东印度公司能够步步侵入,牢牢控制印度的原因是什么呢?“分而治之”是秘诀。处于上升时期的英国,巧妙地利用了印度的封建割据落后状态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使用“印度人打印度人”的阴毒手段来进行征服和统治。这种“分而治之”的重要支柱就是雇佣军政策。这些雇佣军表面上是由印度的封建王公豢养的,但实际上这些王公受东印度公司的“保护”,雇佣军也就由英国来指挥。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征服印度是不可能的。

“分而治之”的另一表现就是,英国施展狡猾的外交手腕,利用印度封建王公之间的矛盾,进行无耻的挑拨离间,然后趁火打劫,坐收渔利。东印度公司曾唆使印度教封建王公攻打伊斯兰教的迈索尔,后来又唆使海德拉巴王公进攻马拉特,并挑拨马拉特封建王公的关系,最后总是在混乱中由公司出面调停,收拾残局,加强统治。

东印度公司用尽卑劣手段,在印度疯狂掠夺殖民利益。它到处发动殖民战争,攻陷城池,抢劫国库,掠夺金银。1757年,殖民强盗头子克莱武率军攻陷孟加拉首府加尔各答,饿虎般地冲破了孟加拉的国库大门,扑向堆满各个角落的珠宝。这次行动,抢夺了价值6000万英镑的财宝,仅克莱武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0万英镑的各种珠宝,他还觉得“非常遗憾”,没能拿走更多。1799年公司军队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到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珍贵王室珍宝。

为了保证东印度公司的正常收入来源,公司强迫印度农民交纳极为苛重的田赋。1764-1765年,孟加拉田赋实际收额为81.7万英镑,而东印度公司接管的第一年,即1765-1766年度,田赋额增至147万英镑,到了1792-1793年度,这个数字竟已经猛增到340万英镑。本来就苦不堪言的农民更加穷困、悲惨。而对交不出田赋的农民,公司以严刑拷打相逼,直到把他们活活打死。东印度公司不但对印度农民极尽压榨之能事,对手工业者更加重了剥削。17至18世纪英国需要从印度进口大量棉织品和丝织品。为了保证货源,公司用武力强迫数万名印度手工业者订立合同,硬性规定手工业者应交的产品数量,而对产品只付半价或分文不给。手工业者所得报酬甚至不足以购买原料,纷纷破产倒闭。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就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起,公司开始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缴不上地租的农民,也必须用种植鸦片来补齐不足。印度的鸦片被殖民者偷运到邻近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毒害。而英国却从中赚取暴利。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7。

东印度公司替英国在印度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其他地方掠夺了巨额财富,为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提供了重要来源,大大加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一氏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英国运往各地。而殖民地人民却反复遭到打击和掠夺,这正如血被抽干的躯体却染上了致命的疾病——印度的原料被抢走后,印度人还要买英国运来的产品。印度的农业、手工业只能走向破产,人民则要面临连年的饥荒。仅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总人口的1/3,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变成了野兽出没的草莽。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上自总督,下至书记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实际收入锐减;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不断起义,而镇压起义和征服各邦需要的大笔开支是财政久已亏空的公司所无力支付的,于是它变本加厉地压榨人民,人民进行更强烈的反抗——这样便有了一条压迫、反抗、再压迫、再反抗的恶性循环链,使东印度公司深陷危机而不能自拔。最重要的原因是,英国工业资本兴起和壮大,使东印度公司代表的垄断商业资本的利益受到排挤。东印度公司的破产,标志着英国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

在上面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失去往日光辉的东印度公司经历了以下几劫:1767年,无法向英国政府交纳规定的40万英镑,反而不得不向政府贷款;1813年,被取消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3年,被取消对英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大的灾难还是在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政府要踢开这个曾给自己带来巨大殖民利益现在却无是处的机构,直接统治印度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东印度公司   孟加拉   田赋   王公   帝国   印度   英国   英镑   封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