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碎片“拼凑”文明脉络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出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1984年,年仅16岁的我,被引入了文物修复的大门。从业40多年来,我大概修复了6000余件文物。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可能觉得文物修复没那么难。

其实不然。要知道,每件文物出土时都不是现在博物馆里陈列的样子。比如有的断成了好几部分,甚至部分严重氧化;有的碎成了好几百块,根本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通俗一点说,文物修复就好比拼图,我们要仔细在每一块碎片上寻找线索,并且严格按照原始痕迹把碎片拼接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件文物的修复方法都不尽相同,没有定式。

在三星堆博物馆,大家可以看到一株高度将近400厘米的青铜神树,铜树底座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树侧有一条铜龙缘树逶迤而下。整件文物看起来恢宏大气、精美绝伦。谁能想到它出土时是各种各样的残件。

那时,我和师父杨晓邬先生并不知道这些残件最终能够还原成什么样子。于是,我们一点点摸索,先把这些残件分好类,找出结构最简单的碎片,再梳理碎片间的关系。随着日复一日地拼接,我们眼前渐渐浮现出了一棵神树的形象。这仅仅是开始,之后还需要找办法将它还原成当初的样子。我们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又研发了铆接、浇铸等方法。我们前后花了5年时间,终于让这株神树恢复了往日风采。

这些年,文物修复领域的变化让我感触很深。过去,我们可谓是一穷二白,现在不一样了,文物修复可以借助更多“黑科技”:给文物拍X光、照CT,用三维扫描获取精确数据,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品等,再配合上传统的文物修复工艺,能够极大地提高文物修复的精细程度和安全性。

我国是文物大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加入我们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还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培养出更多年轻的考古工作者。现如今,我的团队已经有十多个人,有不少是90后甚至是95后。

当前,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野外工作的全面结束,我们已经把新祭祀坑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作为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大概有上万件文物在等待着我们修复,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下去。为此,我常常和年轻人讲,做文物修复,就是要学会和文物“交流”。只有不断地钻研,才能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向全世界彰显我们的文化底蕴。

看着一件件曾经带着土屑的残片重放光彩,在自己的手里变成了一件件完整的头像、面具、铜尊,我感到十分自豪。用一辈子干好文物修复这一件事,真值。

【青春之声】

三星堆博物馆郭汉中文物修复与保护团队成员杨平:2012年,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三星堆博物馆,加入了郭汉中老师的文物修复团队。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不一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都需要我们用心修复和保护。郭老师常常告诫我们,修文物要“因物而异”,要耐心、细致地聆听它想告诉你的信息。今后,我会努力把自己的手艺练得更好,传承好前辈们的工匠精神。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任欢、张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修文   碎片   文物   野外工作   脉络   祭祀   青铜   博物馆   样子   团队   更多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