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和勺就是我的命 停不下来了”

“鲤鱼是吉祥鱼、喜庆鱼。孔子儿子出生时,鲁国国君曾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以国君赐鱼为莫大荣幸,给儿子起名为‘孔鲤’,字‘伯鱼’。”说起孔府菜,中国鲁菜特级烹饪大师王兴兰对每道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日前,第一届“山东手造大工匠”发布,今年76岁的王兴兰跻身山东手造大工匠之列。作为山东省兰儒孔膳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她被誉为孔府菜第一女传人。

出生于1948年的王兴兰,是个地地道道的济南人。她13岁时,就来到一家鲁菜老店当起了学徒。当时,由于年龄小、个子矮,王兴兰常要垫着石磨才能挨上厨房工作台的桌面,有时还不小心切到了手,她怕被批评,不敢告诉别人,只能自己去锅炉房偷偷处理完,再回来继续切菜。

图为王兴兰。山东省总工会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6年,在全国名菜大比武竞赛中,王兴兰在一百多位最顶尖厨师高手比拼下,勇夺刀工第一名。

从当初“不够高踩着石磨干活”“切菜都会切到手”的学徒丫头,到后来的“中国功勋烹饪艺术家”“中国孔府菜烹饪大师”,王兴兰靠自己的悟性、努力和永不服输的韧劲,硬是在“冬天像冰窖、夏天像蒸笼”的厨房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的重要分支,孔府菜起源于宋朝,因孔府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清乾隆年间曾是官府菜。但这样的辉煌并没有一直延续,上世纪80年代初,孔府菜一度濒临失传。也是从那时起,王兴兰就参与到孔府菜的抢救和挖掘工作中。

“那时候复原工作开展真的是太难了。”王兴兰说,不仅仅是她第一次接触孔府菜,关键是传统孔府菜菜谱不外流,存世的菜谱也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中遭到巨大破坏,很多菜品已经失传,复原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怎么办?王兴兰并没有气馁。“既然是国家给的任务,再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硬着头皮也得把孔府菜这道大餐给吃透了”。王兴兰团队对照孔府档案一点一点地去研究摸索,一遍一遍地不断实验,一步一步地开发和复原,最终两百多个菜品重见天日。

研制成功后,如何让其走入寻常百姓家,甚至飘香海外,成为王兴兰最为牵挂的事。在研制孔府菜的过程中,王兴兰尽可能多地使用售价便宜的原材料,如豆腐、豆芽、冬瓜、白菜等,并一改鲁菜口味重、颜色重的问题,增加素菜品种和鱼虾类菜品。“虽然使用的是普通食材,但把粗菜细做、细菜精炒,呈现出来的菜品外形漂亮且营养美味,寻常人家还能吃得起。”王兴兰说。

数十年来,王兴兰先后培养孔府菜、鲁菜烹饪技师近千人,摘取国内外烹饪大奖近百个。2019年,由王兴兰担任院长的山东省兰儒孔膳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将“孔府菜”作为展示孔子饮食文化的窗口,为鲁菜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76岁高龄的王兴兰依然每天忙完工作后,不时地会翻出厚重的菜谱和典籍再去研究孔府菜,来了兴致,便到厨房里一展身手,操起菜刀和锅勺烹饪几道菜,与徒弟徒孙们一同品鉴研学。每次家人和徒弟们劝她多休息,她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锅和勺就是我的命,停不下来啦。”(葛红普)

来源:中工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国君   孔子   孔府   鲁菜   石磨   山东省   工匠   山东   菜谱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