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形成罢工争取权益的传统,中国为什么没有呢?

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资纠纷也日趋普遍。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工人采取罢工这样的形式表达诉求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习以为常的传统方式。

但相比之下,中国劳动关系中的罢工现象并不多见。这背后蕴含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外国形成罢工传统的历史渊源

19世纪,随着英国等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工厂体系大规模应用机器取代手工制造,利润飞速增加。但工人薪资长期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工时也极为漫长,健康和安全得不到重视。这种剥削迫使工人采取集体抗议的方式,争取提高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

1868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工会组织——全国铸造工会联合会,标志着工会组织在罢工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角色。此后,英国出现了许多大规模且成功的罢工斗争,逐步将罢工行为定性为争取权益的一种传统方式。

同时期,美国也面临工业革命格局下的严峻问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炼钢业为主的美国出现大规模罢工浪潮,诸如1892年Homestead钢铁罢工、1919年钢制罢工等,均引起广泛社会关注。

此后,随着美国工会组织的壮大,罢工逐步成为美国工人维护权益的常见形式。20世纪中后期,其他发达国家在工会组织的带动下,罢工也成为一种社会认可的争取权益行为。

中国工会组织成长的不同历程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早期工会组织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清末民初,我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工业虽在苏俄影响下有起色,但规模尚小,同时正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此时期,中国形成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孙中山在鹤山创立的兴中会,其宗旨在于反帝反封建,解放民族。

中国工会真正大规模发展,是随着新中国建立后的工业化过程。1949年后,我国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制度。工会以代表工人利益为宗旨,同时肩负优先完成国家经济建设任务的使命。

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工会既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走向独立自主,也无法长期将争取权益置于首位。因此,罢工这一行为就没有成为中国工人的传统抗争形式。

中国工会职能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会在职能定位上也产生重大调整。原来以为国家服务为主的观点被逐步淡化,强调代表和服务工人群众的角色日益凸显。

2001年通过的新《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应当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这标志着中国工会逐步走向西方国家接近工人自主权利的轨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现阶段罢工仍然不被主流接受,但中国工人已开始通过其他合法和有序的途径维护权益,例如工会投诉、集体谈判、约谈等渠道表达诉求。

此外,政府也在不断完善保障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避免事态恶化。与西方传统依赖罢工不同,中国权益维护采取的是更加冷静理性的方式,这与国情也是相匹配的。

总之,外国形成罢工传统,与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有着天然差异。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工人维护权益的方式将更多地考虑融入法治理性元素,而非过于依赖群体性行为。只要所有社会各方面仍保持良性互动,相信中国工人的合法权益将能得到更好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中国   权益   传统   工会组织   英国   美国   工会   工人   外国   方式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