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吴三桂跟他的“卧龙凤雏”

前言

公元1673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提出“兴明讨虏”的旗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起了对满清的叛乱,史称“三藩之乱”。

吴三桂

而时势造英雄,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名将谋士。

其中吴三桂手下就有两名重要的谋士,分别是出身在官宦世家的方光琛和平民阶层的刘玄初。

吴三桂平时遇到什么重大事情都喜欢找这两个人问计,但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经常给出截然不同的建议。

今天就来讲讲这两个人与吴三桂之间的故事。

一、名门贵公子与落魄书生

方光琛是徽州歙县人,父亲是大明辽东巡抚方一藻,吴三桂当时拜在了方一藻门下,两人算是同门师兄弟,感情非常深厚。

他擅长谋略,平时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跟诸葛亮。

在方一藻死后,他加入了吴三桂的幕府参赞机务。

吴三桂在萌生反意后,也曾学着刘皇叔那样三次找方光琛问计。

而方光琛也像诸葛亮那样为吴三桂分析天下形势,这才让吴三桂下定决心举兵造反,可见方光琛在吴三桂心中的重要地位。

方光琛

刘玄初是四川人,出身平民,是一位落魄书生。

他一开始在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手下掌管文书,并没有受到重用。

后来刘文秀战败,他逃跑到吴三桂那里,因才能突出获得吴三桂的信任,被视为心腹。

刘玄初

二、三藩乱起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为了试探朝廷,上疏请求退休回辽东老家,康熙早就有削藩的想法,于是顺势应允了。

清代三藩势力图

这时压力转到了吴三桂那里,他自知凭云贵一地无法对抗朝廷,但又不甘心放弃如今“云南王”的地位。

这时方光琛劝说吴三桂向朝廷上奏撤藩,请求跟尚可喜和耿精忠一起回东北老家。

此举目的在于以退为进:

这样一是可以向康熙彰显他的忠诚;二是让其余两藩觉得吴三桂是跟他们共进退的;三是可以试探朝廷的真正用意。

方光琛认为康熙不是一个冲动的皇帝,而且朝中大臣都普遍认为吴三桂年纪都那么大了,估计也活不了多久。

耐心地等到吴三桂老死后,再进行削藩,这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然而,刘玄初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上久思调王,特难启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彼二王辞者自辞,王永镇云南,胡为效之耶?不可。”(小皇帝早就想对您下手啦,只是苦于没有借口而已,现在您主动把借口递到他那里,他还不乐着赶紧对您动手。其余的两藩已经上疏了就别管了,您世代镇守云南,又何必像他们一样犯傻呢)

他认为上奏等同于把主动权交到了别人的手中,让自己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

而且他从康熙诛杀鳌拜一事,看出来这个少年天子是个权利欲旺盛的人,是不会容忍有人跟他一起分享权力的。

而且这个年纪最是年轻气盛,冲动起来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但吴三桂打心眼里看不起康熙,认为他只是个毛头孩子没啥本事,只是命好才当了皇帝。

怒曰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调予;具疏,所以释其疑也。”(这小皇帝没有这个胆子撤我的藩,我上奏只是为了打消他的疑虑)

吴三桂最终听从了方光琛的建议并上疏,康熙接到后乐呵呵地同意了他的撤藩请求。

这下轮到吴三桂有苦说不出了,没办法,开打吧!

起兵叛乱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正式起兵造反。

但起兵之后,该怎么打,该往哪里打,这是个大问题。

低配版“诸葛亮”方光琛乐观地认为,福建、广东、四川这些地方都可以传檄而定,其他地方凭借关宁铁骑的战力,想要攻取非常容易。

不过这次讨论的内容除了规划今后的战略,还有就是商量要不要拥立朱家天子,打出老朱家的旗号。

方光琛跟吴三桂说,我们这次起事成功的机会很大,就算事情进展不顺利,也能跟满清平分天下,划江而治。

没必要再立一个皇帝,而且您之前有过黑历史(吴三桂在篦子坡杀害永历帝父子)。

如果再立一个,难道事成后还要再勒死他吗?

而刘玄初则提出反对意见,他提出“反清复明、联合群雄、直捣黄龙”的十二字方针。

第一,反清复明。清军入关不过30年,许多明朝遗臣和宗室后裔仍然思念前朝,如果此时以“大明”的旗帜来号召他们,必然一呼百应。

第二,联合群雄。吴三桂昔日的部下遍布各省,云南提督胡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陕西提督王辅臣、四川巡抚罗森、河南总兵蔡禄等人都是吴三桂的部下,再加上平南王、靖南王以及盘踞台湾的郑氏集团。若众人联合反清,必然可以分散清军的兵力,吴三桂就可以趁乱夺取京城。

各地起义反清

第三,速战速决、直捣黄龙。一旦起兵,先封锁消息,迅速拿下云贵。然后直取四川和陕西,东进山西和河北,直捣京城。期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停留,不计后果先取下京城则为第一要务。

双方开始作战,就应该团结一起能够团结的力量,把敌人变得少少的,把朋友变得多多的。

拥立朱家天子只是权宜之计,事成后再除掉又何妨。

而方光琛反对说,“昔项羽立义帝,后又弑之,反动天下之兵。今天下在王掌握,他日又置怀宗后裔于何地?”(当年项羽率众拥立楚怀王为帝,后来又弑杀他,让天下人都心怀不满起来造反。现在天下都在您的掌握之中,如果拥立崇祯的后人当天子,他日您又该如何安置呢?)

吴三桂显然被方光琛说中了心事,他担心自己死后的名声,怕被后人说成是反复无常之辈,且年纪大了也没几年好活了,想过一把皇帝瘾。

于是他在康熙十三年自称周王,后来还登基称帝,国号为周。

大周势力图

势穷病死

顺治之前为了牵制吴三桂,曾将自己妹妹嫁给吴三桂长子吴应熊,并将他留在北京当人质。

吴应熊

在吴三桂造反后,康熙立即下旨逮捕了他的长子吴应熊和孙子吴世霖。

而吴三桂起兵后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长江夷陵,在湖北的松滋停了下来。

吴三桂进兵路线图

因为长子还在康熙帝手中当人质,他于是打算请五世达赖喇嘛出面‬,逼迫清廷放还世子吴应熊,准备跟满清和谈划江而治。

刘玄初得知后写信劝告吴三桂:

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弱者想要战胜强者,靠的是速战速决,而不是靠比拼力量)

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乃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噫!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以云南一省的人力跟财力,都不足以跟东南其中一郡相比。而现在清廷把江南的财力,还有精锐的山陕绿营全都运送到了荆襄、长江、汉水这些地方,这是想跟您持久作战。这跟弱者和强者比拼力量,穷人跟富人‬比拼‬财富‬有‬什么区别呢?希望您早点下定决心放弃世子,以光复中华为己任。)

但吴三桂却没有听从刘玄初的意见,他跟方光琛都认为康熙接受和谈的机会很大。

一是因为满清入关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而且当年杀戮过重,很多人都心怀怨恨。自他起兵以来,满清各地都有人举兵造反,康熙早已焦头烂额,分身乏术。

二是北方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满清八旗铁骑和蒙古骑兵作战,我方并没有战斗优势。

三是吴三桂认为时间在自己这一方,只要拖住满清的主力,将更有利于广东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和台湾的郑经这些人的行动,到时自己可以乱中取胜。

刘玄初见吴三桂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久便郁郁而死了。

吴三桂这一停就是停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康熙像个渣男一样,即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就是一直吊着吴三桂。

而且康熙他还趁此机会重新整顿防线,调动北方大军南下平叛,并策反了吴三桂的盟友尚之信和耿精忠,最后处死了吴应熊跟吴世霖。

吴三桂得知后已为时已晚,双方的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

后来吴三桂想采用当初刘玄初提出的战略拿下巴蜀和甘陕,却被图海严防紧守,无隙可趁。

清军进兵路线

不久吴三桂的发妻张氏也去世了,晚年接连丧子丧妻让他精神受到了打击,再加上战事不顺心情抑郁,便突然中风了。

康熙十七年八月,吴三桂因病去世,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吴三桂病死后,他的接班人吴世璠年幼‬无法服众,军心涣散之下全线溃败,最后兵败自杀,死时才十六岁。

吴世璠

而方光琛在昆明城被攻陷后,当面大骂清国亲王,被清军凌迟于市,九个儿子中有‬八个殉死,剩下一个还被‬康熙通缉几十年,方光琛‬至死‬都没有辜负‬吴三桂‬对他‬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平南   卧龙   凤雏   京城   提督   云南   枭雄   满清   朝廷   天子   弱者   强者   康熙   吴三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