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生作诗2首,皆流传千古,乾隆4万首,仅一首选入小学课本

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古代的帝王之中,乾隆是最热衷于写诗的,他一生中创造了4万首诗文,可却只有一首入选了小学课本。

与之相反的是汉高祖刘邦,虽然他的一生只创造了两首诗,这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深刻的影响后人、并流传千古。

那么乾隆的4万首诗没有一首好的呢?刘邦留给后人的两首词是如何影响后人呢?

汉高祖的第一首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的《大风歌》,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都充满了帝王的豪迈和王霸之气,尤其是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

放眼整个历史朝代,能够和《大风歌》相媲美的帝王诗词少之又少,整首诗简洁而又有力量,仿佛是一首时代的号角,激发无数英雄的豪迈之情。

历史上的诸多文人墨客都对《大风歌》推崇备至,认为这是帝王诗词的代表作,更被誉为诗词的“气概之祖”。

这首诗写于公元前195年十月,当时淮南王英布谋反,英布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作为天子的刘邦为了平定叛乱决定御驾亲征。

在平定叛乱后,刘邦心灰意冷回到了老家沛县,他把从前一起认识的朋友全部都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然而酒席上刘邦想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又想起了韩信彭越等功臣谋反,再加上英布谋反,刘邦也不得不背上杀害功臣的千古骂名。

因此酒过三巡后,刘邦便创造了《大风歌》,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象征着乱世的变化和机遇,刘邦以大风为引,巧妙的向众人展现了乱世的波澜壮阔。

《大风歌》的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有一种锦衣还乡的意思,也表露出帝王的柔情与乡愁,无论功与过,他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和人民。

而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更多的展现出刘邦当上皇帝的忧愁和顾虑,作为开国皇帝,刘邦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

所以在一统天下后,刘邦渴望有一位猛士的出现能够为自己守护汉朝江山,更是对和平盛世的渴望。

后代很多的文人对《大风歌》的三句诗感到意犹未尽,诗词通常是四句,而刘邦的不写第四句诗,其实就是想让后人自己去理解和领悟,从而给后人更多的遐想

汉高祖的第二首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诗是刘邦创作的第二首诗,《史记·留侯世家》中的《鸿鹄歌》中,述说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太子之争,权谋与命运的交织,这首歌承载了刘邦的欢喜、无奈、痛苦与冷静。

刘邦在当上皇帝后,他的原配妻子吕雉自然也成为了皇后,他们的孩子刘盈也成为了太子,不过刘邦晚年非常宠爱戚夫人,还有令戚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

然而刘邦的举动也激怒了吕雉,从而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极力反对,吕雉的势力已经蔓延到了朝廷当中,晚年的刘邦虽贵为一国皇帝但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人。

在重病缠身下,刘邦写下来《鸿鹄歌》,来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闷,刘邦以《鸿鹄歌》来表达对继承人的担忧,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鸿鹄高飞的壮阔景象。

太子刘盈性格仁厚,将来并不是吕雉和朝廷权臣的对手,刘盈并不符合刘邦的期望,而刘如意则更像刘邦的性格,《鸿鹄歌》也成为了权谋和命运的见证

果然不出刘邦所料,在他去世后刘盈虽然当时皇帝,但朝廷权力还是吕雉把控,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还让刘盈去看她,刘盈也被母亲的心狠手辣而产生恐惧,当了仅仅7年皇帝后就英年早逝。

刘邦从小没有读过书,在街头当混混长大的,他能创造出两首千古佳作,的确令人匪夷所思,甚至让写了一辈子诗的人都自愧不如,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

最长寿写诗最多的皇帝

清朝的乾隆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喜爱诗歌并且创作数量惊人,他在位长达六十年之久,之后还当了三年的太上皇,直到89岁去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的一生创造了41863首诗词,这个数字令人叹为观止,按照乾隆皇帝的寿命来计算的话,平均每天都要创造1.3首诗,然而尽管乾隆的诗如此高产,但流传的并不广泛。

他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诗词创作,是因为他把诗当作了一种日记一样,比如乾隆看到他人在煮茶,便会写一首《荷露烹差》,那个地方出现了重大自然灾害,他就会写《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

甚至他吃个凉拌黄瓜也要作诗,每天乾隆都离不开诗词,他这种坚持创造诗词的精神,确实指的我们学习。

尽管乾隆费尽心思的去创作去写诗,但他写出来的诗词确实不怎么样,文学水平很一般,甚至连一年级的小学生都能读懂。

唯一入选小学一年级的古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这首乾隆皇帝唯一入选小学课本的古诗“《飞雪》”,有一次乾隆和大臣到西湖游玩,当他看到漫天的飞雪,瞬间诗意大发。

这首诗更多的是一首打油诗,全诗主打一个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当儿歌,相传乾隆皇帝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只说了前三句,到了第四句的时候想不到该用那句话,幸好有大臣即使为他补充了最后一句。

这首《飞雪》除了通俗易懂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文学功底,乾隆想要描述雪下的很美,但奈何自己的创作水平有限,只能勉强创作了一首。

即便是一首打油诗,可从乾隆嘴里说出来,众人也只能拍手叫好,他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作诗水平有多烂,在一次次夸奖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不过在乾隆创造的4万多首诗词中,并不是每一首都很烂,还是有几首诗词被夸奖的比如他写的《烟雨楼即景》

不蓬莱岛即方壸,弱柳新荑清且都。

烟态依稀如雨态,滮湖消息递西湖。

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

应放晴光补畴昔,奇遐毕献兴真殊。

这首诗不管是文采还是语境都很不错,只可惜乾隆一生所写的诗实在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打油诗,因此就算是写的好的诗,也会被后人遗忘。

乾隆是皇帝,在他的身边全部都是臣子,如果是他创造出来的诗词即便不好,也会有很多的臣子借机趋炎附势

这就导致了他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总认为自己写的啥都是好的,历史上好的诗歌并不是在趋炎附势下创作出来的,而是往往要经历苦难从而磨练出来的意境。

就比如亡国之君李煜,他的诗中充满了悲伤忧虑的情怀,而乾隆没有经历过亡国的风险,所以在诗词创作上,也就不如李煜。

乾隆皇帝的创造风格大多都是在描述自然和田园风光、淡雅的风格,他的作品也为清朝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反映了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他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则延续了唐代的传统风格,对于传统的韵律也保持了较高的要求

乾隆皇帝创作的首诗词并非临时兴起,而是有意为之,一直以来乾隆都将自己的爷爷康熙视为偶像,他渴望成为像康熙一样的圣君。

经常作诗能够借助文字的力量,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圣君的形象,积极勤奋的作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使然,另一方面则是他能够利用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抒情。

乾隆也就是在告诉世人,没有人比我更优秀,而且他还认为自己是禀承天命,是史上最受上天眷顾的君主,因此内心也充满了自信。

从乾隆50岁的时候开始,他所创造的诗词中就展露出来对一生的幸福感,并认为自己之所以如此幸福都是上天安排的,这一点从他写的诗词中就能看出。

而刘邦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但每一首都是精品,反观乾隆一生虽然创造了4万多首诗,但真正能数的上号的寥寥无几

两个人都是帝王,但在诗词创作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刘邦的《大风歌》虽然只有三句,但句句都展露出皇帝的忧国忧民,反观康熙的那首《飞雪》没有任何的帝王之气。

总结

尽管乾隆皇帝一生创作了4万首诗,但和刘邦比起来的话,还是刘邦更有深度一些,虽然两人都是帝王,但对于生活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母亲”,乾隆没有经历过刘邦的波澜壮阔,自然无法写出同样波澜壮阔的诗句来。

参考信息

中国历史网《飞雪:乾隆被选进小学课本的诗》

https://www.y5000.com/whjc/47680.html

《史记》、《清史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30

标签:乾隆   刘邦   猛士   鸿鹄   飞雪   帝王   后人   课本   千古   诗词   皇帝   小学   大风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