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初登黄鹤楼不敢写诗,57岁再登黄鹤楼,留下千古佳作

前言

李白初登黄鹤楼不敢写诗,57岁再登黄鹤楼,留下千古佳作。这段扣人心弦的历史趣闻,引人深思:一个如诗如梦的文学巨匠,竟然在初次登上黄鹤楼时不敢挥毫写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黯然离去?而在晚年再度踏足黄鹤楼,他又是如何激荡心弦,留下千古绝唱?

崔颢初登黄鹤楼,抱负理想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此后数百年间,朝代更迭,战乱不断。直到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下令在江陵(今湖北省武汉市)建造黄鹤楼。这就是黄鹤楼的诞生。

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黄鹤楼高达三十余丈,共七层,黄瓦碧筒,楼阁精巧。站在楼顶远眺,镜湖水天,美不胜收。这座楼就如一位天使,抚慰着江城子民战乱中的创伤心灵。

这天,初秋的风拂面而来,阳光透过楼顶的琉璃窗,在木质地板上洒下一片灿烂。崔颢独自登上黄鹤楼的最高层,身着淡青色长袍,肤色枯白,须发皆白,显得精神矍铄。他慢慢踱到楼顶边缘,扶着石雕栏杆远眺。

江面上飘荡着千帆竞发的商旅船只,近处一座小桥飞架于波光粼粼的潭水之上。江陵城里的瓦房版间,飘来阵阵饭菜的香气。一个牧童正踩着一头水牛在江边嬉戏

崔颢目不转睛地 凝视着这江山如画的美景,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许久,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样的世外桃源,正是我梦想中的太平盛世!”

这时,崔颢心中涌现出一个宏伟的理想:他向往的,是一个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世界。他希望自己的诗笔能描绘出这样的理想国,来慰藉烦恼的百姓。

于是,崔颢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他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将黄鹤楼描绘成一个世外仙境,诗意盎然,与现实形成强烈对比。这首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瑰宝。

李白初登黄鹤楼,肃穆难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公元701年,唐代文学泰斗李白来到武昌,这也是他首次踏上黄鹤楼。

这一年,李白二十九岁,正当而立之年。他书卷气十足,身着白色长袍,腰系素带,手执一本小册子。他缓步登上黄鹤楼最高一层,目光扫视着楼下的景色。只见长江波光粼粼,近处几只渔船在江面轻轻摇曳。江城几处高台与楼阁逶迤间列,隐约可见城内绿树成荫。

李白凝望着身后津津乐道的游人,又看看脚下缓流的长江,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与震撼。此情此景让他联想到中国几千年的兴衰沉浮,这江水就是中华民族命运的写照。

他不敢妄动笔端,因为黄鹤楼给他的感受太过沉重和肃穆。这座楼,承载了太多未知的历史,太多他难以想象的沧海桑田。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这座楼就是历史的化身,凝视着脚下的江水,也就是凝视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命运的长流。

李白在楼顶默立良久,江风中他的白衣飘逸,身影挺拔,像一尊洗礼于时代风雨的雕塑。许多遐思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感到人生、历史与自己的诗命,似乎全部融为了一体。这一次登楼之行,对李白内心的触动太大,以至于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无以言表的肃穆。

57岁李白再登黄鹤楼,忆江楼之别情

时过境迁,675岁的李白已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潇洒少年。安史之乱时,他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惨烈与动荡。他吟咏过无数先烈与战士,却没能阻止家国沦丧。如今的李白早已历尽沧桑,满头斑白的头发彰显着他的衰老与疲惫。 然而他的心,依然热切地跳动着,为着家国与人民的命运。

这一年,李白孑然一身再次来到武昌,重登黄鹤楼。57岁的他步履艰难,登上楼顶,江风中他的白发猎猎作动。李白深邃的眼中隐约有泪光闪烁,他凝视着脚下的长江,目光中满是怅惘和哀愁。

他还记得25年前在这江楼上初见时那震憾的心情。相较于当年清秀挺拔的白衣少年,他如今已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25年的风霜已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沧桑的印记,也将他的青春与理想摧残的千疮百孔。

如今登上这江楼,五味杂陈,说不出的滋味。李白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在江风中幽幽吟哦。这一次,李白不再是音容笑貌的美少年,他的离歌也变得低沉悲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诞生在这座楼,道出了他的无限怀念与惆怅。57岁的李白在江楼上吹奏玉笛,声声悲鸣,似是黄鹤悲鸣,又如李白的离歌。

黄鹤楼:沧海桑田,文学之魂的栖居之地

自建成至今,黄鹤楼已历经了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朝代更迭,战火纷飞,这座楼屹立不倒,静静地见证着武汉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

无数文字工作者曾在此吟咏赋诗,撰写过千百部名篇与杰作。它见证了中国文学的点点滴滴,承载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绝唱。作为标志性建筑,它几乎已与中国文学融为一体,成为文学之魂的栖居之地。

再一次重登黄鹤楼的王国维,来到顶层栏杆前,看着脚下的江景出神。他想起了30年前第一次来这里,为那一片美不胜收的“世外桃源”景致所折服。如今三十年过去,这座楼依旧巍峨,只是江面渔舟稀少,取而代之的是汽笛声声,喧嚣非常。

唉,黄鹤不知飞向何方?王国维轻叹。这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啊!他不禁想起李白的离歌:“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历史变迁的滚滚大潮,让王国维沉浸在了时光的幽怨中,难以自拔。

郭沫若年轻时曾三登黄鹤楼,后来他在这里创作了长诗《黄鹤楼》。诗中写道:“飞起万里黄鹤直上天,羽毛脱落碧瓦上。千秋事业魂梦绕,黄鹤终栖先贤山”。通过修辞手法,郭沫若将自己的文学理想寄托在了黄鹤与先贤的意象上,表达了自己要承继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抱负。

茅盾晚年多次重游黄鹤。登上楼顶,他总是呆立良久。《子夜》、《日出》等他的多部名著,都是在这里酝酿、构思的。然而80高龄的茅盾,内心也充满了惆怅:这座楼依旧,只有他白发苍苍。

巴金登楼赋诗云:“朝代更替,江山未老,唯独先贤白骨成灰尘。我辈登楼,系念先烈,文学之魂永在檐端盘旋"。通过诗歌的修辞性,巴金寄托了自己作为文学工作者的情怀:前辈名家虽已作古,但只要我们不忘文学先贤,文学之魂就会永远栖居于此。

如今每当文学家来到武汉,都要登上黄鹤楼,以缅怀前人,寻找灵感。他们站在崔颢、李白等大师笔下的风景前,追忆着一千多年前的金石绝响。仿佛历史巨匠就在身畔,文学之神也在这江楼来回踱步。对每一位作家而言,在这江山与楼宇交相辉映的瞬间,都感受到灵感的降临,文思泉涌。

人事已非,黄鹤犹在

如今时过境迁,黄鹤楼依然屹立于武汉城的最高点,沐浴着晨曦与江风。朝代更替,人来人往,它始终静静地立于江城之巅,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兴衰沉浮。

这天清晨,一位文人独自登上黄鹤楼顶层。金色的阳光洒在他略显苍老的面庞上。他轻轻抚摸着石制栏杆上的沧桑痕迹,目光放空到江面之上。

登上楼顶极目远眺,江水依旧悠悠东流。一切景致与千年前别无二致,仿佛李白还会在下一秒出现在楼顶,吹响那悲怆的玉笛。这江山依然,唯有白发人非。

文人的眼底闪过一丝湿意。他想起了三十年前在这里撰写的处女作,那是多么澎湃的快意,多么澄净的理想!如今岁月不饶人,他已经是一个儿女绕膝的老者。唯有黄鹤楼依旧挺拔,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

结语

它记录的不仅是砖瓦与笔墨,更是中华文学发展的点滴印记。它静静地屹立于此,见证了中国文学最光辉灿烂的时刻。

如今每一位文人骚客,每一次的登楼吟咏,都是在与那千年历史的对话。文学之魂永远栖居黄鹤,就如同中国文化永远绵延。这座楼承载的意义太过沉重,它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中华民族不磨灭的精神脊梁。

站在楼顶,仰望着这天地之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楼,而是古老文明的荣光。我们听到的,是中国文学波澜壮阔的讴歌。

每一代文人来到这里,都要接过这根文脉的传承。栖居文学之魂的黄鹤,飞旋在江城之巅,看尽沧海桑田,不变的是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文学,在黄鹤的守望下,绵延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黄鹤楼   李白   先贤   江山   江面   黄鹤   楼顶   佳作   千古   中国文学   历史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