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理与正常的思考角度出发:2024年中国的楼市和房价,怎么看?

#来点儿干货#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190篇原创文章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个很有意思,颠覆认知的心理学现象: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斯德哥尔摩效应,又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这个现象,充分诠释了人性中屈服于暴虐的弱点。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来和大家聊心理学的,只是以这个心理学的知识点,作为文章开篇的楔子。

经济环境中,同样存在非常明显的斯德哥尔摩效应,一些不合理,不正常的东西见多了,就习惯了,其实在中国文化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描述: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就算这样的事物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合理的,但是因为长期的习惯,让身处其中的群体,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这样的现象,或者效应表现,用来形容当下市场和民众对于楼市房价的状态,再合适不过。

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房地产公司这十多年,认识了不少炒房群体和游资玩家,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舆论影响力的地方房产头部大V和金融杠杆玩的登峰造极的极致经济赌徒,客观来说,其实从去年开始,这个群体的精神状态和现实压力情况,就普遍不太好。

当然不仅仅这些炒房投机的玩家是这样,有一说一,2023年以来,中国国内经济环境中,实际上普遍存在一个价值锚定缺失的群体迷茫状态。

原因很简单:很多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大幅下跌。

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四线。

有的跌幅在20%,有的腰斩,有的膝斩。

先不说什么宏观经济影响,收入和资产预期的冲击,这些都是宏观大词,不接地气。

其实因为房价下行,市场承压,所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和民众群体长期存在的价值共识和财富沉淀方向,失去了确定性和方向性。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如何看待生存发展的?很简单:成家立业,安居乐业!

而这种价值观的核心载体,就是房子。所以,房子作为中国财富的发展的精神和现实载体,实际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说句不客气的,没有房子,别说安家落户了,就是娶老婆都难,是不是?

但是,这样的价值逻辑,面对房价的跌跌不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动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直视中国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房地产经济,楼市和房价的不合理和不正常,有些东西就是不能较真,一旦较真,矛盾就会激化。

这种情况之下,斯德哥尔摩效应就开始发威了:很多人,认知和思维都在线,但是利益关联,没办法,只能寄希望继续和不合理不正常的矛盾共存,希望自己不要输的太惨。

怎么样?这样的逻辑分析有没有说到一些人的心上去?

但是,经济运行,永远不可能让不合理和不正常永远存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总是有一个均值回归的必然趋势。

这篇文章,就将从对中国房地产经济,楼市和房价,被民众和市场早已习惯的不正常和不合理梳理分析入手,结合国家当下对于房地产经济的一系列调整思路和实际动向,对接下来中国楼市和房地产几个具有确定性的后续走向,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深入讨论和研究判断。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经历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


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始终是中国经济环境中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经济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楼市的作用就很容易被放大起来。

不能不承认,中国的楼市就像是一匹野马,很难控制,回顾这20年来楼市发展的曲折过程,我们也能看到,中国楼市的喜乐与哀愁、成就与问题、发展与矛盾还真是不老少。

具体表现,就是利益驱动带来的各种扭曲,整个社会都把房地产业作为捞钱的工具:

国家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从各种繁杂的税费中捞钱;

地方政府不断抬高地价,从高价卖地中捞钱;

开发商肆意抬高房价,从卖房暴利中捞钱;

建筑商偷工减料,从豆腐渣工程中捞钱;

投机者把房屋作为投资,从炒房中捞钱;腐败者以此为机会,从寻租受贿中捞钱

其结果是,这二十年房子越盖越多,房价也越炒越高。

从每平方米几百元炒到几千元、上万元,现在有的城市炒到了几万元。

加重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成本。

少数人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房。

利益驱动产生的各种不合理情况,长期存在,这不是秘密,也不是不能说的问题,进一步的看,一些不正常的表现就难以避免了:

1,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绑架,甚至是阻碍了了中国的内需消费。

2,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成为了国内财富两极分化、撕裂整个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从资产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房价经历几轮暴涨,已经存在严重的泡沫风险,而且从收益率上也出现了价值背离。

……当然,关于房地产的不合理,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预售制,比如登记不公开等等的问题。

不合理造就不正常的情况长期存在,为什么?

在经济发展和上行阶段,增长能掩盖绝大多数的问题和矛盾,对于房地产经济在过去20多年对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主要动力,不用否认,发展第一位,效率第一位的时候,很多不合理的东西在利益面前,也只有捏着鼻子按捺下去了。

但是既然是不合理,不正常的东西,那就不会自行消失,一旦周期转换,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具体的矛盾和冲突。

毫无疑问,从2023年开始,很多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出现,证实了中国房地产的中长期拐点已经形成。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国家希望引导和看到的正常合理的房地产,是什么样的?


先说一个很现实的个人观点,就从一个真正的房地产行业从业者的角度,从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的角度来看,当下中国的楼市的实际情况,其实没有好坏的区别,而是一个趋向于正常的一个“均值回归”过程。

一个只要买房就能轻松躺赚,保证财富就能升值的时代,合理吗?

一个不买房,就注定通过劳动收入追不上货币通胀的经济环境,合理吗?

一个所有人进场买房,所有人都能赚到钱的市场,合理吗?

……理性的成年人,接受过基础教育的普通人,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和楼市,过去有太多的不合理存在了。

那又怎么样?多方因素和时代需求之下,房地产在中国早已成为一个扭曲的怪胎产业了。

形势比人强,打不过就加入,对于个体和普通老百姓,能有什么不一样的选择?

当所有人都加速跑起来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能停下来思考,大家都在“比学赶帮超”,生怕错过历史性的一次又一次再一次最后一次大机会。

现在,大家一点一点的慢下来了,也一点一点的静下来了,这个时候,才有人去发现、才去思考房子的一些本真问题:

原来楼市还有这么大的风险;

原来自已的资金链那么的脆弱;

原来房子还有降价也卖不掉的一天;

……

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家的态度和思路,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才是关键。

2024年,“三大工程”,“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还有“房住不炒,共同富裕”的三个核心主线,已经成型。

不管从民间认知还是顶层设计,越来越多的信号的动向都在指向:

这一轮中国的房地产和楼市回归正常,势在必行。而这样的正常,是一个风险可控,价格稳定的理想状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2024年及未来,中国的房地产,该怎么看?


房地产经济的规模和影响力摆着,想要短期内从过往的高位顺利恢复正常,持续运行,并不容易,不然也不会有“尾大不掉”的说法了。

当下的市场,大家的信心确实相对不足,但如果认为房价还会持续下跌,与前些年认为房价会“只涨不跌”的逻辑可能是一样的。

国家引导房地产回归正常,均值回归,本质上和上行阶段追求效率和规模,下行阶段资产超跌,难以控制,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房地产市场是政策性的市场,它理应回归是用来住的功能;

如果说房地产市场是投资性市场,那任何具有金融属性的投资市场都是不存在永远的牛市,都具有周期性。

从资产角度来看,支撑中国房地产的因素都在减少,是不争的现实。

从经济发展漫长过程来看,房地产在中国经济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政策方向在变、支撑其内在增长的人口增长、信贷扩张等都在转变。或许明白人都清楚,房地产市场周期性的转变是必然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房产回归居住属性,剥离金融和资产属性的大趋势是必然的。

而2024年,是转向这个趋势的一个关键年份,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还鼓吹说近期短暂的调整是上车的好机会,还说下一轮房价会上涨更高,怎么?斯德哥尔摩病治不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尾大难掉是事实,但是国家的决心和态度变化也是事实,所以,趋势看清,不要误判,很重要。

2024年,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和楼市来说,是周期正式转换的关键年份,这样的年份,风险大于机会,因为周期转换,必然会带来阵痛和市场层面的不适应,进而出现一些需要政策和国家意志进行微操和呵护的非理性市场情绪变化。

有超跌的可能,也有短线炒作的乱象可能,其他国家的经济经验已经给出足够的案例示范,都是正常的情况。

既然有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那么2024年,对于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和楼市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不平静的特殊年份。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普通个体和家庭,如何从规律和常识出发,理性的去看待房地产走向?


从不合理变回合理,从不正常回归正常,中国房地产的走向趋势,已经是没有多少争议的明牌了。

市场经济的顶层逻辑是供求关系,长期来看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当然总有一些人说国内的房价走势是不适合用供求关系来分析的。

个人认为这是大错特错。仔细分析过往房价的走势,一样是在受到供求关系的决定。只是说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些政策是影响供应层面的,有些是影响需求层面的。

规律和常识可能会被短期的扭曲和不合理所掩盖,但是永远不会消失和失效。

这样的认知,对于普通个体和家庭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在买房这个事情上面,犯错成本不是开玩笑的。

中国过去几十年,因为一套房子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命运和发展走向的事情,不要太多,所以,宏观大势要看清楚,个人行动决策也要看的准。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

1,2023年以来,虽然楼市的政策有一些调整,这个也是为了稳住岌岌可危的市场。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总体基调并未发生改变

目前房地产正在逐步回归居住属性,解决居住问题,首先是刚需,其次才是改善型的需求。

2,对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政策,像“租售同权”、取消“学区房”、”增加保障房供应”等政策都算是长效机制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市场经常提及的“房地产税”。长效机制会一直存在,也会抑制制约着房价的上涨。

规则环境和一些趋势必然,到来只是时间问题,什么都可以赌,不要去和时间赌。

3,永远的多头和永远的空头都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2024年,对于很多城市和地区来说,房价还有进一步在情绪和基本面驱动背景下的下行空间。

从商品和消费的角度出发,可以持币观望,省到就是赚到的道理永不过时。

就一句话,先看购买力,再看真需求,一切从需求出发,用消费心态看待买房这事,没毛病。

4,房价短时间持续暴跌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也不会是各方所愿见到的。

所以,政策层面的利好和限制宽松的趋势还是会源源不断出现,也可以给炒房投机的群体带来持续的话题和热度。

但是请记住:上行周期,一切利空皆为利好,下行周期,一切利好都为利空。

看清周期现实,看清转折趋势,比捕风捉影,拿着一个政策和利好去钻牛角尖,更有意义。

5,未来房产投资的逻辑不再围绕房价暴涨的货币现象,而是回归租金价值和市场居住需求支撑,这样的趋势,是必然,也是必需的。

租售比,才是房产作为资产长期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

都2024年了,还拿什么房价暴击,价值爆发来引导预期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跟不上时代,看不清趋势的传统投机群体,跟着这样的群体,在下行周期,吃不完的亏,上不完的当,跌不够的坑。

6,2024年,房产的流动性,比价格更重要。

遇到没有流动性的房子,还真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

纯消费,无所谓,自己喜欢就好,买了好车一天不开放到报废的大有人在,但是要说什么保值增值,那就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了。


大概就说这么多吧,均值回归,符合常识和规律,任何时代,都不要和趋势为敌。

就这样。


以上,就是从合理和正常的讨论角度出发,对2024年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进行的一次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斯德哥尔摩   楼市   劫持者   房价   中国   不合理   年中   角度   趋势   经济   房地产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