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强的时候有多猛?硬是把三个已经独立的国家,直接合并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0年,不顾国际上的骂名,苏联一口气强势吞下波罗的海三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波罗的海三国就先后陷入内部动乱,在外苏俄仍未放弃对三国的领土主张。

在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大打出手,并多次爆发武装冲突,但在1920年,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先后建立独立政权,驱逐了苏俄红军势力。

两年后,立陶宛也赢得国际上的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苏俄迫于国际压力,不得不承认三国的独立,并放弃领土索求。

然而三国独立还不到二十年,就遭到苏联的进攻,仅仅一年不到,三国全部加入苏联,那么对于已经独立的国家,苏联又是如何吞并的呢?

二战前夕,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无论是英法还是苏联都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并随之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苏联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苏联与德国中间制造缓冲区,即使双方爆发战争,也力求不要烧到苏联本土。

独立不久的波罗的海三国再次成为苏联的目标,为了拿到战时进入三国的合法性,苏联对三国进行了照会。

在这份照会中,苏联自视国力强盛,警告波罗的海三国,不能允许第三方国家进入,其实就是针对德国,否则苏联将有权向三国进行干涉。

为了让波罗的海三国接受这份照会,让苏联有理由派兵进入,苏联集结大量部队布置在三国的边境地带,想要以此胁迫三国接受。

但是苏联低估了三国的反抗态度,没有一国愿意接受苏联的要求,反而在国内形成一股反苏风浪。

苏联眼看这招不行,决定避开三国,在国际上以大国的身份,直接把三国纳入势力范围。

于是在1939年,德国发起二战的前几个月,苏英法三国就率先进行见面,明面上,三国都是要遏制德国的发展。

但在实际上,苏联只想把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势力范围,而英法又想着德国与苏联打起来,于是英法只愿意把波兰和罗马尼亚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在英法所掌握的情报中,德国极有可能近期将对这两个国家展开军事行动,一旦苏联把这两国纳入势力范围,那么苏德两国完全能打起来,到时候英法在从中获利,既能压制德国,又能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西扩。

所以英法对于苏联的诉求充耳不闻,原本可以提前建立的反法西斯同盟,就这样无法达成一致而破灭。

此外,爱沙尼亚等国主动找上德国,并希望德国能够帮助三国一起抵抗苏联,德国一听乐开了花,立即表示同意。

就这样苏联的一番行动下,反而把自己陷入一个不利的地位,不仅没有拿到驻军三国的诉求,反而把自己推到了德国的对立面。

同时,爱沙尼亚在国际上发声,大力谴责苏联干涉三国内政的行为,这次德国和英法反而站在同一阵线,表示支持爱沙尼亚。

苏联眼见情况不对,立即调整策略,既然英法不愿意帮忙,苏联索性就与德国同流合污,开始了秘密谈判。

其实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都明白双方必有一战,两国的合作只能说极为不牢固,都是形势下的无奈之举,延缓两国战争的爆发时间。

苏联是因为英法的不配合,德国是害怕再次陷入两线作战,所以目标都不相同的两个国家缔结条约,也注定是没有多少约束力的。

在这份条约中,除了瓜分波兰,苏联成功将波罗的海三国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德国不再干涉,德国也暂时得到了一个较为安稳的东部环境。

然而波罗的海三国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大国瓜分,一场苏联的强大政治攻势,正在向三国袭来,那么苏联又是如何拿到三国的呢?

1939年9月,波兰遭到德国的进攻,波兰的舰船在海上被迫逃往爱沙尼亚,并被爱沙尼亚关押起来。

然而波兰士兵却反手制服关押人员,驾驶舰船逃离,原本是一个极小的案件,然而却被苏联找到了机会。

苏联一口咬定爱沙尼亚是主动放走波兰舰船的,除了波兰之外,爱沙尼亚国内还有其他国家的士兵,苏联有权利保护苏联的海上安全。

紧接着苏联外长就谎称这艘舰船上有鱼类,会对苏联造成破坏,爱沙尼亚必须让苏联海军进入检查。

爱沙尼亚强行抗议苏联的做法,然而苏联的飞机与舰船已经开进了爱沙尼亚,随时做好开战的准备。

为此苏联强迫与爱沙尼亚签订军事条约,还表示不会改变爱沙尼亚的所有一切,否则波兰就是下场。

爱沙尼亚并没有畏惧苏联,而是据理力争,表示已经和德国缔结过条约,然而苏联对此却是轻蔑一笑。

苏联当即表示,可以不用顾及德国,爱沙尼亚与苏联的军事条约必须签订,甚至直接威胁,苏联不排除用其他手段来达成这个目的。

言下之意就是,现在两国可以通过外交建立军事联盟,苏联也可以通过武力达成这一目的。

即使这样,爱沙尼亚的代表还是没有答应苏联的要求,并在25号,爱沙尼亚代表团一行人返回了国内。

同时并派出代表到德国询问意见,德国早已把波罗的海三国出卖,含糊其辞,爱沙尼亚也知道了德国的立场。

现在的爱沙尼亚已经是孤立无援,政府再次审视对苏态度,并对此产生了极为激烈的争论。

苏联又在这时演了一出戏,先把一艘货轮开往爱沙尼亚,接着又让潜艇秘密击沉,然后再次指责爱沙尼亚搞恐怖袭击,要求对此负责。

爱沙尼亚深知苏联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于是决定向苏联妥协,派遣代表赶赴莫斯科,斯大林则是笑脸相迎。

这次苏联完全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一开口就要在爱沙尼亚驻军三万人,这大大超出了爱沙尼亚的承受范围,表示抗拒,谈判暂时中断。

爱沙尼亚代表团随即在电话中得知,苏联飞机已经在爱沙尼亚空中,如入无人之境了,很显然苏联在继续施压。

第二天,两国再次进行谈判,苏联依旧占据主动,苏联象征性让步,驻军人数减少五千人。

两国军事条约最终签订,斯大林在签订条约的那一刻,告诉爱沙尼亚代表,他们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此苏联的势力正式扩张到爱沙尼亚,旁边的拉脱维亚与立陶宛,有了爱沙尼亚活生生的例子,也不敢与苏联发生争端。

一个月后,苏联找到剩余的两国,如法炮制与这两国签订了军事条约,从此苏军在波罗的海三国地区畅通无阻。

就当波罗的海三国认为苏联这样满足的时候,苏联安稳不到6个月,再次把目光看向它们,这一次苏联又是如何做的呢?

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是苏联的军事盟国,苏联为什么又要强行吞并它们呢?苏联到底在想些什么?

起初苏联国内多数政客都认为,波罗的海三国作为军事同盟国即可,不必再有进一步的动作,以免刺激英法与德国。

因为当时的战争环境并不明朗,强行吞并三国只会给苏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然而在1940年,短短的几个月中,苏联国内的这种思想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德国的侵略速度远超斯大林的想象,在西欧的大地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挡得住德国,就能号称陆军强国的法国,也被德国迅速击溃。

斯大林可以断定,德国已经开始谋划对苏联的进攻了,所以波罗的海三国的环境必须得以改变。

不然以苏联在三国的所作所为,很可能在德国进攻时,三国会全面倒向德国,反而给苏联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苏联开始了吸收三国加入苏联的进程,当时的立陶宛国内反对苏联的声音,被苏联拉出来第一个开刀。

5月,立陶宛政府收到了一份苏联的照会,照会中,苏联表示自己的驻军士兵失踪了,肯定是立陶宛国内的反对分子做的,而且立陶宛政府进行了包庇。

面对苏联莫须有的指责,立陶宛有苦说不出,只得表示尽力寻找失踪的士兵,紧接着,苏联煽动立陶宛国内的共产党,开始大造声势,让民众对现任政府出现不信任感。

到了6月,苏联又表示有充足证据表明,波罗的海三国有着反苏联系,要求立陶宛替换政府人员,换上大量的亲苏人士。

迫于苏联的强大压力,立陶宛总统宣布辞职,由苏联扶持的亲苏人士成为立陶宛的一把手。

立陶宛局势稳定后,苏联又找到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号称三国不仅秘密反苏,还与芬兰有着联系。

两国也是百口莫辩,紧接着苏联表示两国的政府必须是全面亲苏的政府,两国只得答应,不敢做出抵抗。

波罗的海三国政府经此全部换成亲苏政府,苏联军队走进三国的大街小巷,并在三国国内迅速发展共产党组织,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共产党组织就达到了极大的规模。

特别是立陶宛,当时的立陶宛政府中,一名共产党员都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共产党就已经在立陶宛开始执政了。

紧接着在苏联的主持下,三国民众开始了国家政府选举的全民投票,爱沙尼亚共产党得票92%,拉脱维亚共产党得票97%,立陶宛的共产党得票更是高达99%。

一个月的时间,三个国家全部步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随即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高票通过了接纳三国加入苏联大家庭。

1940年7月,波罗的海三国先后成为苏联的加盟国,苏联随即开始在三国布置针对德国的防线,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三国才先后独立。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文史颜如玉”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苏联   拉脱维亚   波罗的海   爱沙尼亚   英法   立陶宛   斯大林   波兰   德国   条约   最强   独立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