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耗归公?

#文章首发挑战赛#

前言

众所周知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政治腐败,可以说整个官场都是一片萎靡之象。在雍正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前朝留下的弊端。

所以说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在这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雍正自创的一项政策“火耗归公”这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火耗归公

众所周知在康熙早年的时候对于政治方面的管理还是十分的严格的,但是在康熙渐渐年长之后,想要推行仁政,并且年纪大了之后,手段也不像之前那样的严厉。

所以这就给了官场中心思不正的人机会,他们还利用康熙的这种性格,任意的贪污,挪用公款,对于朝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对于他们的行为大多康熙都是容忍他们,这就导致越来越猖狂,所以在雍正继位的时候,留给他的就是亏空的国库,无论是哪一个朝代来说,钱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雍正改革中其一即是丰盈国库,但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雍正发明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火耗归公”

简单来说就是在地方征收粮食税收的时候,难免会有损耗,所以他们都会多征收。但是在雍正下达了这个命令之后多余的这些都是归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最早是在山西实行这项改革的,在不久之后就已经涉及到全国了。对于这一项政策的重要性可能大家不知道,在康熙末年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官员是不征收火耗的。

常言道“无官不贪”就是这样,但是晚年的康熙即使是知道他也是无力改变的,也正是因为康熙帝的纵容,最严重的时候收取的火耗已经远超应该征收的粮食与税收。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百姓们的生活本就十分的艰辛,加上了火耗之后就更加的严重了。一些贪官的口袋也渐渐的饱满了起来,贪污受贿的相信可以说层出不穷,再加上康熙末年的时候,出兵准格尔更是将国库基本上掏空。

战争所需要的银两就不用多说了,在雍正继位的时候国库中的银两还不足一千两。可能当朝大臣们手中的钱都比国家的钱多,这种情况要是不解决,对于整个清朝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雍正上位之后当即就开始着手这件事,其实早在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火耗的弊端。但是那个时候的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改变。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改革的困难之处,可以说即使是像雍正这样雷霆手段的帝王,在改革的时候也遇到了许多的阻力。大家可以想想,雍正的这个举动可不是动了几个人的利益,说句不好听的是动了半个朝堂人的利益。

所以阻力也是大家想象不到的大,之后甚至有人说出这违背了“儒家思想”但是雍正却是毫不退让,一步也不退。在雍正帝的坚持之下,政策还是实行了起来,当然带来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毕竟对于当时的雍正来说,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丰盈国库,他已经没有办法再等了。皇权的替换期间是一个王朝最薄弱的时候,虎视眈眈的准格尔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当前的大清根本就没有资本再发动战争,但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个帝王雍正当然要提前做好准备,即使是大家都对于雍正的行为阻止,但是他还是执行了下来。

二、归公之后用途

在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侵占国家的钱粮的事情很普遍,地方的亏空是让雍正看了之后都不忍直视的地步。所以除了处理了一大批贪官之后,对于这些亏空雍正也在用自己的方法填补上。

所以对于归公之后的用途,用于地方的亏空这也是最主要的一定,毕竟按照当时官员们的性格要是都让他们自己还上,对于百姓们的压榨肯定是更加的严重,只能是朝廷出手。

一方面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让官员们对于朝廷对于雍正能够尽心尽力。这第二点就是用于地方,虽然最后还是会发放到地方,但与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之前是都被官员们自己占有了,现在是用于公用,记录在册的。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地方的建设,毕竟是政权刚刚更替,百废俱兴也是有情可原的。再加上雍正的大规模改革,用钱的地方也更多了。

对于这最后一点就是用于地方官员的俸禄。可以说雍正虽然是严政,但是在对于手下的官员上也是用心良苦。“火耗归公”动了大家的利益,所以在之后雍正就从别的方面给补上,就是想要改变官场上的贪污腐败现象。

雍正的用心良苦,知道的人却并不是很多。但不得否认的是对于一些清官确实是有用的。不仅提高了题目的俸禄,更是让他们更加的忠心耿耿,这也是雍正的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

但对于那些贪官来说,无论雍正做出怎么样的举措都是无用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体会到雍正的良苦用心。

当然其中受益的还有百姓们,在雍正实行了这个政策之后贪官们对于百姓的压榨就少了很多。之后国库渐渐的丰盈了起来,雍正就下令对于百姓们的税收减少。其实现在看来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改革之路

雍正不得不说是一位有自己想法并且敢于实践的皇帝,在他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就是这个胆识也让人称赞。

刚刚继位的雍正根基不稳,先皇的几位皇子们也都没有解决,可以说雍正的这个皇位坐的摇摇欲坠,但即使是在这个情况之下,他依旧坚持改革。

手段严厉一直都是跟在雍正后面的一个词,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快刀斩乱麻,才有了之后的和平盛世,要是像晚年康熙那样的仁慈,大清的江山迟早会败在贪污腐败下。

对于地方亏空的钱粮,雍正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三年之内还完,要是三年还不完就直接等着回家吧。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心中抱有侥幸的心理,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也不会给他们留下幻想,该贬谪的贬谪,该罢官的罢官。

仅仅过去了几年的时间,地方就将亏空的钱粮给补了上了,当然这还不够。可以说雍正在位期间最值得一说的一项之一就是“摊丁入亩”。可以说正是这一项政策让大清的臣民直接翻了几倍。

结语

时至今日也不得不承认,在当时国库亏空的情况之下,雍正的这个政策确实是最适合社会的。虽然康乾盛世对于雍正的评论不多,但正是因为有他在中间才留下来让后世称赞的盛世。

有胆识、有魄力,虽然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评价毁誉参半,但他的功绩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雍正   准格尔   钱粮   国库   贪官   康熙   官员   百姓   政策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