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事件内幕

《我本是高山》口碑崩塌的前因后果

“为了烘托张校长的大爱,将女孩的家庭设置改成母亲酗酒打骂,我认为可以接受。电影始终需要某些艺术处理。”这是导演海清对《我本是高山》改编争议的第一个回应。

然而,这种以牺牲真实为代价的“艺术处理”,的确在电影上映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口碑直线下滑,评分从上映前的8。5分骤降至6分。

这部改编自张桂敏创办乡村学校真实故事的电影,最初获得了央视的大力推荐。但在放映前夕,各种质疑之声开始在网络上蔓延。观众对“魔改”原型人物故事表达了强烈不满。

导演海清原本满怀信心,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扭转岁月不饶人对女演员的压迫,重拾观众的青睐。没想到口碑如坠冰窟,所有人都在说她“毁了张桂敏”。

面对质疑,海清只能尽力为电影圆场:“我们不能完全拘泥原型,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精彩剧情?为了表达主题,一定要对原型进行改编创作。”

然而,这次改编中太多荒诞不经之处,已经严重脱离现实,让人无法接受。

最大的问题在于,改编背离了张桂敏创校的初衷。她创建乡村学校,只是想帮助更多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绝非片中所描绘的仅为亡夫而奋斗。

其次,电影为了渲染张桂敏的“伟大”,将其他教师描绘为嫉妒她的小人。这引发了原型们的强烈不满。在观影现场,张桂敏的同事们纷纷站出来“澄清”,表示片中描写与现实相差太远。

更荒谬的是,为了刻画教育困境,电影中出现了女学生无故逃课去网吧的镜头。这在当时的贫困农村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可以说,这次改编严重背离了历史原型,对观众的智商与认知造成了侮辱。

其实,导演海清也算是怀才不遇。4年前她曾在颁奖现场批评影视圈压榨中年女演员,没想到因为这番言论被圈内隔离。为了翻身,她在《隐入烟尘》中无视全身变丑,终于靠着自虐式演技捧回了影后。

然而好景不长,《隐入烟尘》很快被下架。海清重新陷入困境,内心无比焦虑。也许正是这焦虑促使她想要快速捞一票,才会如此胡乱改编张桂敏的故事。

“每一个演员,都会经历低谷。但我们必须以积极正向的心态面对这些失败。”9999影星刘德华曾在访谈中提出自己的拍片原则。他表示,演员要为观众负责,同时也要为后来者保留创作空间。如果仅图一时票房,而糟蹋了某种题材在未来的拍摄机会,那将会是本末倒置的。

我们不应苛责海清,每个人都会有弱点和焦虑。但作为电影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还是需要保有理性与底线。题材的生命力,永远高于任何人一时的利益。这也是《我本是高山》口碑崩塌的深层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高山   烟尘   女演员   原型   焦虑   内幕   口碑   观众   导演   事件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