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之核心秘密

形意拳薛颠大师说,浑圆桩一定要站过两个小时,不然人体里的运化不够,为什么?因为只有过了一个小时,心气才会下降,身心才会进入空灵的状态。而不入空灵,即无法回返先天,此是原则大问题。

素常人的心气都是集结于膻中一带,所以胡思乱想,心思繁杂。若是胡思乱想过了头的,便是心火上炎,走到脑部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了。故此任何武技、或任何修命,首要就是把心气下降去与肾气相交,致达水火既济。太极拳所谓“求放心”,形意拳所谓“心虚而腹实”,道家之“立炉鼎、运龙虎”,都是一个东西。

一般都知道练功要入静,其实核心就是要返先天,老师怕徒弟不懂瞎寻思,简而言之“入静”。其实入静也有很大流弊,因为大多数人会去求静,其实还是故意。真要入了个无思无想,又进了无想定,也是离题万里。故佛教的流弊是偏空,思想上容易走向偏执而不自知。道家提出性命双修,不光体上要悟,身上也要实修出来,同步行进就踏实多了。(静是自然而然的静下来的,不是刻意静下来的。前提是要学会放松,守神,意拳是通过精神假借,意念导引,守一……

回到浑圆桩的话题。李仲轩老在书中提到过一个眼神的问题,似乎很神秘,其实就是入虚,懂了的一看这句话马上就得了,不懂再解释也没用。其实都是方法手段,闭着眼睛能专气致柔也是一样的。

过了一个小时身心自然会宁静下来,出现气住脉停的现象,这时候就是自然入定了。注意,都是假象,不可执着,不可琢磨,仍是空空静静,自己家做主。入定也不是根本,只是现象,出定入定顺其自然。

浑圆桩有两个困难,一是肩膀酸痛,二是心绪烦乱。肩膀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功夫来化解,而心绪烦乱恰恰是心气未下降造成的。心之官则思,心生万法,心能转物,真做到心气下降,心肾相交,此生与心脑血管疾病就彻底告别了。站桩的时间只有超过了一个小时,火气浊气才能降下去,肾水开始上升,才能达到“水火既济”,这是桩功之核心机密。不过,对于刚开始练桩的人来说,不能刻意要求到达一个小时以上,站桩时间是随着功力增长,时间自然而然的延长,慢慢能站到一个小时以上,再慢慢练到2个小时,注意放松,注意循序渐进!

至于说浑圆桩要站多久?对于刚练的人来说,能站多久就站多久。到一定程度就是享受了,和佛道两家修命并无差别,自然是越久越好。九华山有个肉身罗汉,生前就是每晚站在大殿前修行,一站一宿,最后肉身不腐。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拳道相合,向上一路咱们练的都是一个。

长期以来,人们多知形意拳有三体式,而不知有浑元桩。实际上,浑元桩为形意门古传,是形意拳功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浑元桩的功用分形而下和形而上两种,形而下是融合气血,调理身心,特别是对肾系统的功能有特别强大的促进作用;形而上则回返先天,渐能体会到内劲。混元桩的命名来自于老子《道德经》,其中“有物混成、在天地先”一句,表明其溯本追源、明心见性之根本。

三体式在近三十年里被推举到极为崇高的地位,练形意拳似乎必站三体式,因为万法出于三体式,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总机关,所以人们相信只要三体式上下功夫,那么就能深入到形意拳根本三昧。实际上老辈人很少站三体式,他们的功夫大多出在混元桩。三体自身的意义来自于拳法从先天到后天的演变,也即“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和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简单解释,就是阴阳交合的那一刻就是三体,而阴阳交合是天地宇宙生生不息之衍化形式,而三体对拳法的要求就是“一静”,而后拳法无穷生发,才有五行十二象。

形意拳的桩功其实只有混元桩,三体式大约是民国时才有人单独拿出来作为桩功来练,而实际上的站法两者并无区别,然三体式一腿吃重,人很容易就陷入熬腿子的痛苦自持,是很难通过三体式做到空空静静的,遑论返先天悟内劲?“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形意拳不是靠胳臂粗拳头大打人,靠的人先天本能的瞬间激发,所谓“遇敌好似火烧身”,而这种本能只有在先天状态下才能自动出现。所以凡是练在后天的,故意刻意就都是错的。

人的身心内部始终有两套神经系统在支持生命的行为,一套是主动系统,一套是被动系统。主动系统就是后天故意的能力,是由交感神经系统负责的。被动系统是人在危机状态下的应急反应,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比如你想去做什么的、走了脑子的,这都是主动系统。而突然一个没想到你身心本能做出的反应,这个是被动系统。比如你急刹车,都是车刹住了脑子才反应过来,那个瞬间刹车的动作是被动系统,脑子慢慢反应过来的是主动系统。主动系统的行为速度慢,力量小,较为笨拙。

比如让你冲着沙袋使劲打一拳,你大抵只能发挥出百分之二三十的力量,而且越想使劲打就越是笨拙。而被动系统纯是人作为动物的先天本能,快似闪电,且打击效果超出想象。形意拳,练的用的就是这个后天系统。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个本能练出来说用就用?非常简单,你把后天全放下了,自然就返先天出本能了。所以孙氏形意拳从一开始的无极桩到混元桩再到五行拳,非常清晰明白地告诉后人,从空空静静中起步。

具体说到站法,其实非常简单。浑元桩就是轻轻松松一站,两手环抱对着胸部,如果能够刹那做到物我两忘的就不用说其它的了。脑子里头免不了胡思乱想的,就用第一篇我说的“往远看”的方法,用眼神把心带空。总之,就是要空空静静。做到了这个层面,才能逐渐体悟到内劲为何物。也有些方法可以使用,比如体会在水中漂浮的感觉,水会消除你全部的重力和紧张,是人体最放松的状态,那么你站桩时可以体会这个感觉,但感觉都是在后天,只是帮助你放松,尽快达到空空静静的状态,做到了就赶紧把这个方法扔掉,所谓渡河用舟,到岸则弃

单独把三体式拿出来作为桩来站,则要求与混元桩一样,但是你得过了一开始的肌肉疼痛期,大约是七八分钟的样子,过去了也就没感觉了,这个时候周身自然放松也能进入到空空静静的状态。三体式站桩的另一个作用是体会“四象”与“六合九要”,通过三体式来纠正和调整身形不对的地方。而且必须在那个丝毫不用拙力拙意的状态里来进行三体式的调整。过去有个叫齐公博的前辈,因为太笨什么也学不会,孙禄堂就让他站三体式,他就这样傻站了三年结果倒练出来了,后来被人称为“活电瓶”,意思是只要人一挨他就飞出去。其实倒不是三体式里头有什么文章,而是他通过三体式返了先天开发了智慧悟出了内劲。能做到齐公博那样的没几个,而且他旁边还有个孙禄堂,这个才是关键。

浑圆桩,只胸口一抱浑身放松的,是调气血。要治病的,需内开外合骨节层层打开,要有个张力澎湃的意思。意到即可,做作了会出毛病。浑圆桩,是形意门古传,非后人创造。

站桩,身心内外无一丝一毫较劲,则可得妙处。

长期以来,人们对三体式的作用、练法都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多数人的认识是形意拳出功夫,三体式是基础,必然要站到多长时间以后。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够忍受得住单重三体式对肌体的煎熬,所以要么放弃,要么改成双重。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真相就是,功夫不在腿子里,而在精神上。

三体式是形意拳总机关,入门须站三体,其实是分身心两个方面的。从身的方面,是掌握六合九要,把形意拳的要素都练到身上,再从静止向动态行拳过渡。从心的方面,就是前头说的返先天,阴阳交会,则体质体能沿气血而生。体质体能是什么?是人从娘胎里带来的本钱,后天想做大就得返先天,站桩就是练这个。

郭云深说三体式不得明师传授不得其要义,这个要义用文字不好表达,其实就是返先天,须得师徒间口传心授。体质体能的要素,包括筋骨膜髓皮肉,都是依附于气血,根子在先天精炁,把根源找到,练那个最根本的,不就都出来了吗?只在后天去苦熬,于身心都是损耗,练出来的都是局部之功,人老了久必成病。

至于站桩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先天体质体能的增强,功夫是一点点来的。身体会放松了,筋骨松开了,气血更畅通了,肌肉功能强劲了,三体式自然就能站得更久,不能本末倒置。所以初练形意拳三体式不要求久站,主要是掌握六合九要,体会身心的变化,于拳和桩中去寻找那个真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用西方体育去衡量,那会大错特错误人误己的。着

我从年轻时站四平马,到中年了又去熬三体式,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实在太多了,吃的苦受的罪难以言述。如今大彻大悟皆要归功于李师桂江的不吝教导,于拳法中明晰道法,二十年探索融会贯通,从此再无疑惑。写上三言两语,希望有缘者得之,少费些力气,多得些真意,不要在人云亦云的糊涂中消耗生命。

练拳之三弊,其中之一是努着力,具体有二,一是身上较劲,二是心里较劲。身上较劲就练死了,阻滞气血,于身心是有伤害的。心里较劲的是懂得了不用拙力的道理,却自心造作出某种情景,比如打拳脸上种种难受之表情,此皆心中较劲,日久精神上必生疾病,害处比身上较劲更大。应内中精神一气自然,圆融无碍。

站三体式与站四平马有本质不同。四平马可以熬,三体式则熬不得。比之四平马,三体式有高度的精神要求,必须始终心平气和且无思无想,在这种条件下还要耐受住腿部的剧烈酸痛,故此三体式之功夫成就殊为不易。没有明师指点关窍,很容易练出毛病来,比如胸口发堵、虚火上炎,还有流鼻血的,须谨慎对待。

形意拳,一开始确实是在有形有相的拳上学,待真正入了门,懂了形意拳,就知道练拳实则是炼心。所以说拳法合道,练拳就是修行,走入拳法的精神世界,与佛道二宗并无本质区别。我让大家读一读《金刚经》、《六祖坛经》,道理就在这。要开发智慧,而不是单靠小聪明琢磨。练形意拳改变气质,亦无非如此啊。

拳与道合,如何深入其三昧?当从放松身心开始,有个游戏人间、悠游岁月的意思,实无拳可练,此心便可入港。动物天生身心一体,故出来就是本能。人有思想,便有了假象。心有所思的都不对,不思而动的才对。野兽般本能,练的是这个。如何练?从忘了自我开始。没了后天做作,真心始出,本能始见。

浑圆桩是个好东西,健身、练武、修行都可以用。九华山有个死后肉身不烂的和尚就是站着修炼,每天晚上别人睡觉他站在殿口入定。双手环抱只要一静下来,身体里头的气血就会发动。你不要管它,气血自有途径。极静而动是真动,这句话就是关窍。身体里头有病的,病灶的地方会疼得受不了,忍忍过去就好了。

浑圆桩虽然简单,不过有过来人教一下还是有益的。去年有朋友来访问,当场给我做浑圆桩,我一看都是错的,也不晓得从哪里学来。我发了一张姚宗勋先生浑圆桩的图片在微博上以正本清源。当然,他那是突出技击的站法,我们追求健康的只有轻松一抱就可以了。一开始站总会有些心烦意乱,要熬过去才好。

关于站浑圆桩的时间问题,以两个小时为目标。一开始气血不通、肩膀很难受,我都是让大家不要硬撑着,否则站成枯桩也没什么意思。不过太迁就自己就老是不长进,如果按照传统练法让你往那一站,师父不让你放下来你就得往下撑,其实熬过去就好了。人的潜能很大,没调动出来时自己也不会相信。

朋友问我欲望去不掉怎么办。这可是大问题。没有欲望就和神仙差不多了。这个之前详细说过的,就得一项一项去堪破,真把它堪破了扔掉了也就行了,不然只是用克己功夫装着看不见没用的。欲望就像个你背在身上的猴子,无时无刻不在捣乱让你累,真要放下了就轻松了。放下一个就轻松一些,直到无所挂碍。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做人要善自珍重。其实生活里好多危墙是自己造的。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见了可欲,人心自然就乱了。不要给欲望之徒机会。女孩子夏天喜欢穿得清凉点挺好看,可别一个人往黑灯瞎火那去。你有钱最好也别开几百万的车,这些都是可欲,等于勾引歹徒上门,所以喜欢炫耀的人最危险。

王芗斋先生说他跟郭先生习拳时,每天站桩要站二炷香,那种大粗香五十年代王先生家里还有,志朗先生看见过。我和于鸿坤买过这种香,非常难买,市面上没有,后来不知道于鸿坤从哪里弄来了这种香,让志朗先生一看正是这种香。点上一试一炷能烧两个小时零一刻钟,因此我们推断,除去磕头时间,再插深一点,人累了总得想办法偷点懒,这是人之常情,站桩时间应为二个小时。每天早上天不亮到一座庙里,点上一炷香先给达摩磕头,再给郭先生磕头,然后站桩,食指挑眉桩,站完一炷香再点一炷香,再给达摩磕头,再给郭师磕头,再站一炷香,郭先生去逝后王先生一直坚持站桩,一站就是九年。郭先生在世时总是嘱咐王先生一定按照此法站十年桩,后来王先生站到九年,实在是耐不住寂寞了,想来北京逛逛,没想到一炮走红。王先生后来每每回忆此事都非常遗憾,总是说自己差一年的桩,王先生说我要再站一年桩功夫还要好。

王先生跟随郭先生学拳主要是站桩,每天天不亮站桩,累得回到家里上不了炕,得用手把自己的腿搬上炕。晚上再到郭先生家里讲拳,也什么都练,比较杂,但没要求,累了不去也行。郭先生主要对早上站桩抓得紧,晚上是说得多练得少。王先生说郭先生也是这样站桩,但是郭先生站的是一边桩,说郭先生是死心眼,他琢磨着我要把两边桩的功夫都搁在一边,不是功夫就更大了吗?他一边站两炷香,郭先生说他过去老在城墙上站,腿站在城墙上身子向后探,郭先生站桩身子向后仰的厉害。所以郭先生的功夫是一边的功夫,但奇大。郭先生和人比武时老是右手在前、右腿在前把人往身后放,背冲着对手,一搭手一拧身子就把人给扔起来,天下的人都知道郭先生是半边好,可谁也防不了,就是功夫太好,所以称郭先生是半步崩拳打天下。

郭先生说李洛能先生也是站了十年桩,三十七、八岁开始站桩,四十七、八岁成名。功力非常大,和人比武总是把手前伸,但总比别人手高,李先生个子高,他的胳膊抬高能过头。他总是让对手从他手下进行攻击,一接手往下一按就能把对手按起来。郭先生说当年他和李先生比武,李先生抬手高过头,嘴里总是唠叨“慢、慢……”,郭先生一出手,李先生手往下一按,郭先生两脚离地被扔出,功力之大难以想像。

尚云祥也站了十年桩,先和李存义先生站桩,后被郭先生发现,又跟郭先生站桩十年苦功,尚云祥先生四十岁站桩,五十岁成名。尚云祥说他和程庭华先生试过。两人一搭手,尚往后一拽,程先生肩架一丝不变,蹭的一下顺着劲就跑到尚先生身后去了。尚一看说我连头都不回撒丫子就跑。

尚先生说程先生功夫非常好,别人做眼镜都是坐着,程先生做眼镜是单腿站着,弯屈度还比较大,程先生金鸡独立工作可达二个小时,可见程先生腿功之大。程先生夜里练功,每天推磨(转围)二、三个小时,工作中还得单腿站立,功夫十分了得。王先生说以前西南有一个军阀(叫什么志朗先生回忆不起来了),他跟王先生说“您要是把练拳的诀窍告诉我,您想要什么我给您什么,只要是中国有的”。王先生说那我就告诉你吧,你过来我只能对你一个人说,不能让他们听见。那个军阀凑过去,王先生对着他的耳朵说:“两个字——傻站”。军阀听了哈哈一笑,他认为王先生是和他开玩笑。王先生说实际上我跟他说的是实话,可是他不信,我就知道他不信。

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都认为站桩简单,是初学者都练的玩意,时间长了就应该练点诀窍,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其实站桩就是诀窍。现在的人都讲究“巧”,都想巧练,我最烦的就是“巧”。你看那个字怎么写的,那不是“亏工”吗,我为什么能练出点功夫哇!我傻,我们那时候的人都傻,先生怎么教就怎么练,就知道傻练。尚云祥、郭先生、李洛能先生都是傻练练出来的,我们那个时候在农村什么都没有,你不练功夫也没得干,不像现在的大城市节目多,不练功夫也有的干。

姚宗勋先生的《意拳》中,引述王芗斋先生的原话:“如或论应敌,拳道微末技”。也就是说,技击只是武道一个很微小的部分而已。那么极大的部分是什么呢?浅而讲是文化,大而讲就是道德了。当然,过去的人把动手当家常便饭,当然有资格这么说。而且武技不入道,这个大小之分也无从谈起。意拳的站桩,里头有句话非常好,就是“休息”。在休息中长功夫,这是当代人谁也想不到的。

姚宗勋先生讲,
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其实这些也都是形意拳练法中的要求。这个休息,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返先天。你逆反回真到了那个程度,接续了天地宇宙的精神,先天元气自然是源源不断而来,体质体能就会出现逆生长了。王芗斋先生讲过自己的境界是与天地宇宙精神相往来,也就是如此。后人只知道站桩就能出功夫,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根本的原因在背后,也就是接续先天。那么我们现在学拳站桩,如果只是空守一个架子,既做不到空空静静里头也全无消息,哪怕一天站八九个小时,又有什么用处呢?

意拳的桩法,其实最核心的就是浑元桩,也就是形意拳古传的混元桩,但意拳对混元桩进行了改造,把撑拔滚裹和六面争力这些拳法中的东西加了进去。所以意拳抛弃了五行拳,统一在桩里头出功夫。但不管怎么改,本质上还是混元桩。我个人的体会,一开始站混元桩是体质体能快速增长,而后结合五行拳的练习,把球意球劲渐渐练出来,结合到桩里头,逐渐就出来了周身无点不弹簧内在爆炸力。这个时候站混元桩就站不住了,很自然地要转向,变成单重而且想爆炸试劲,因为劲在身体里头已经藏不住了。而意拳的技击桩其实也就是双重的浑元桩侧向一转而已

这不是个刻意制造出来的东西,而应该是王芗斋先生在自己的拳学实践中自动出来的,而后进行了归纳总结。而这种内在的爆炸力,形意拳叫惊炸,也叫丹田内炸,意拳里叫浑元力。不仅仅只是周身一体,周身一体还在有形有相上,属于球意球劲的范畴,还在后天;这个主要是精神内炸基本上就是一气出来,也就是内劲发作,通过丹田作用于全身。孙禄堂先生讲“全在当中一点子运用”,这一点子就是一气太极或者说是内劲的起点了。到这个程度,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到此境界则全无概念,想都想不出来。

这几句话是很重要的:“意拳只此一站则可于无力中求有力、笨拙中求灵巧、微动中求迅速、抽象中求具体,使内外合一。肢体中处处相互连通,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呼应,一动无有不动,无点不弹簧,以便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随机随势发力应付技击之需。”想起李老师曾经教训我的一句话:“形意拳不练硬功,不练筋肉,筋肉也不做功。”如今大体都公认意拳能打,然练意拳的也不练肌肉,也不练硬功,功夫都是一站而得。可能有站不出来的又去练别的,这个不在此列。形意拳所谓拳桩一体,功夫自来,易筋易骨,改变身心,其实意拳也未脱离此窠臼。意拳不练五行拳,而是把五行拳里头的规矩纳入到桩法里同练,在静中统一求动,所谓生生不息之动。

由静而动,是所谓真动。由动而静,是所谓真静。除此以外,凡是起心动念造作而来的都是假的。一句话,就是本能激发才有用后天刻意造作,只好看谁练得硬练得狠了。所谓无力中求有这个力是浑元力,而不是筋肉之力,来自丹田内炸,先天精神。所谓笨拙中求灵巧,是以心帅形,肉体摆脱了后天的羁绊,如虎豹本能一跃毫无牵掣。所谓微动中求迅速,《逝去的武林》中讲过“打一厘米”,就是这个微动。先天精神上指挥肉体的微动,到真打时放开了就是迅速,所谓“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抽象中求具体,也就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了。

站桩首先是求整,打拳其实也是求整。一开始腰胯未出,则手脚同进同退,所谓外三合是也。也就是所谓的整体。渐渐的周身大松大软,专气致柔如婴儿的状态,则周身敏感尽出,碰一点而皆有反应。渐渐形成球意球劲,则无点不弹簧。如果不接对手,就是全身整体而上。如果接上对手,也是全身整体反应。而且上下左右自然呼应,确实是一动无有不动。意拳强调技击中的松紧转换,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松,只有接上或者打上对手那一瞬间才是紧。所以站桩把自己站硬了也不对,而是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大松大软。只有极软才能极硬。只有极慢才能极快。阴阳互易,动静为根。而这种松紧的转换,完全是自动发生,而不是刻意而为。当我们通过形意拳也好意拳也好返了先天,完全去掉了后天的刻意,则身体本能反应自然发动。比如我们开车遭遇紧急情况踩刹车,都是瞬间踩上了过几秒钟才回过神来。这个不通过思维就能行动的就是先天,而回过神来之后就是后天。不管形意拳还是意拳,或者说八卦掌、太极拳,练的都是这个先天。通过系统的拳术锻炼,把攻防的技术与这种先天的感应充分结合,则无论对方怎么来,我皆是空空静静,有感而发,顺势而发,猝然一击。此即真内家!

也许很多人把意拳的意理解为思想或者意念,其实是不对的。姚宗勋先生举了一个李广射石的例子,李广把卧石当成真老虎,一箭射出没入石内。这个危急时刻对老虎完全的确认,是先天上的精神激变,而非后天上的刻意思想。所以等他看清了石头再射就射不进去了。那么意拳里头的就是李广之前的那个意,而不是后来看清了之后的意。其实形意拳练到高级阶段,也就是孙公禄堂所说的“得来万法全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的阶段,已经基本抛弃了形的束缚,而只是的作用了。所以意拳通过站桩返回了先天,通过种种环境条件假设诱发精神激变,就是要把这种先天的意培养出来为我所用,日久天长形成精神思维定式,一出手就把先天本能调出来,所谓摧枯拉朽轰然一击。意拳用的是先天神意,而非后天刻意。这个先天神意和形意拳的先天神意本质上并无区别,那么意拳大体也就到此而止,形意拳还有形而上道艺的部分,就不在意拳的范畴里了。

意拳的练功体系核心就是两个:一是站桩,是意念诱导。站桩能够提高身体功能的原因在与返先天,从先天之本的肾源处入手,逐渐强健人的体魄,这也是武林各派站桩的根本所在,只要有站桩的基本都是差不多的。而意念诱导,姚宗勋先生又称为精神假借,也就是虚拟一个攻击对象,来诱发自身从精神本源处的自我防护本能。比如意想有人持尖锐兵器扎来,则人身自会产生一种保护功能,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其背后就是孙公禄堂说的一气或者内劲,但这种功能本身不是内劲,只是内劲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意想必须建立在前期站桩已经取得空空静静的基础之上,基本摈弃了后天的思维思想,在完全率真的境界中进行诱导或者假借,犹如李广射石。如果入了后天刻意,就练不出来了。这也是意拳最难把握的地方。先天与后天的分界,因为常人都在后天思维,加上还有习气欲望,就很难把握这种不动之动,静极而动,落入后天的假想之中了。

那么意拳与孙禄堂形意拳的区别在哪呢?孙氏形意拳是直接返先天,从无极起步,直接把握一气也就是内劲,而后顺序展开,从先天进入到后天,而后先后天相交,做到形而上道艺,形而下武艺。意拳则是从后天起步,首先通过站桩返先天达到空空静静,把私心杂念都去了,避免进入刻意造作。而后通过意念假借激发一气的功能,不断接近一气或者内劲的核心,使身体在先天精神的驱使下爆发巨大的冲击力。那么再结合拳法的各种技术特点,比如六面争力,球意球劲,整体发力,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形意拳所固有的打法。浑元力出来以后,再结合试力、推手、散手等实战训练,逐步进入到真正的实战格斗。

如果单独把意拳拿出来分析其战斗力,一个是精神上反应,速度比常人要快太多。二是浑元力、也即整体发力加精神内炸这种冲击力显然也要大过任何后天肌肉的运动,所以王芗斋先生说那些外家或者搏击之术都是局部之力,也说过“意即力也”,就是此意。三是实战训练。意拳保留了过去形意拳每天都要实战训练的传统,基本是在学中打,在打中学。而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形意拳最原始的本来面目。回头看看王芗斋先生创拳的历程,他本人必然是从混元桩里悟出了精神内炸,从实战中摈弃了华而不实,逐渐认识到精神意识的作用远超过肌肉骨骼的后天作用,于是直奔主题创立了如今的意拳。

姚宗勋先生承继王芗斋先生衣钵,被赐名“继芗”,足见王芗斋先生对其的高度认可。姚先生之所学所成,意拳之历史溯源,王芗斋先生之功业事迹,从姚先生晚年遗作《意拳》中可窥全豹。拳学毕竟是一门实事求是的技艺,登上擂台或者街头格斗,无非一拳一脚致胜的功夫,若非如此一定会吃大亏。如某老拳师遇上门拜师者,第一句就是“我不会飞”,实事求是的人总是能够走得更远。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站桩?有相当一部分人以为站桩是为了增加腿部力量,对四平马、三体式这类腿部肌肉吃劲的桩很迷信。如果是为了增加腿部力量,可以去跑步和做负重蹲起,效果要比单纯的静力桩好得多。从实战角度而言,力量与速度一定要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事实上,四平马或者三体式所增加的也仅仅是肌肉的耐久力,而非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还会失去敏感和灵动,所以凡是站四平马或三体式的,起桩后都要通过快速踢腿来舒张肌肉纤维。更何况,内家拳本身并不以训练肌肉为根本,甚至连筋骨都是附带的,我们追求的是先天神意指挥下的本能激发,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把内家拳练到肌肉上就错了

练内家拳一辈子都在追求这个“真意”,到底为何物?比如急刹车,瞬间身体自动反应,踩上了之后才会反应过来,“自动反应”就是“真意”它是自己做主的,不需要人的后天故意去支持操作。如果回忆踩刹车的一瞬间,就会发现脑子里是空白一片、思维意识全停,完全是生理本能的自我激发。如果这一刹那还想着怎么刹车,是一定要出事的。都说妇女柔弱,但是,如果当街有人打她的孩子,试试?她心里头一股劲上来能把对方狠狠给撕烂了,这股劲也是自己来的,所谓“忘乎所以”,一瞬间自己没有了、全是护犊子的心,本能就激发出来了。平时你可以欺负一个柔弱女子,但一个柔弱女子要是发起性子,四五个男人也抵挡不住。换做男人也是一样。战场上的战士只要忘乎所以、马上就会变成野兽,所以战士从战场下来了,要找没人地方消停几天,不然直接进入社会就容易出事。说这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所谓内家拳并不神秘,对应于外家的后天造作,内家是发掘人自身本来就有的生理本能,这种本能出来了就叫做“内力”,用这种本能做功就是“内功”。而且这种本能人生而有之,一辈子都带着,只是人们在后天因为各种“磋磨”把它给遮蔽掉了。我们练内家拳,不是去制造,而是在回归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所谓站桩的目的或者功用,就是要把本能给找回来,同时通过本能做功来提升体质体能,把身体的本钱不断做大。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回顾踩刹车的分析,本能是植根于空空静静的状态用郭云深的话是“不能带丝毫血气”,血气统指思维和习气,其实就是空空静静不着一尘,这个状态我们叫“先天”;反之,思维欲望泛起的状态就是后天。我们可以再做个试验,你让某人面对墙壁站好,距离大约一尺,你从背后突然推他一下,几乎所有人都是自动把双臂伸出来抵住墙壁。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和踩刹车、蔫人出猛虎等都是一个源头,等回过神来你问他胳臂怎么出去的?他自己也不知道,胳臂就自动出去了。所以,人的身体里有先天后天两套系统,用西方医学的知识,就是主动被动两套神经系统,平时人在后天都是故意或者刻意去做事,就都是主动神经系统在指挥。被动神经系统在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大觉,除非遇到危险才会自我激发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个“被动神经系统”给开发出来,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自觉地发动。这个过程,就是内家拳的整个锻炼过程

本能的激发是从空空静静中来的,所以孙氏拳学体系中首站无极桩次站混元桩。无极桩和混元桩,一个是专气的功夫,一个是致柔的功夫,所谓“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简单说无极桩就是个类似立正的姿势,但双脚是九十度,膝盖随着双脚松开,重心放在两个脚跟上,轻松舒适地站好无思无想即可。无极桩站到能够瞬间入定,思维意识都停顿了,就能够体会到先天层面不沾丝毫血气是什么样子,而且将后天呼吸转化为先天之“息”,这个是后面身心改变的基础,也是五行拳易骨易筋的根本,呼吸不转变后面的一切都免谈,根本就不会练出内家功夫。无极桩一开始不要练太长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二十分钟足矣,关键是要把无极桩空空静静的状态带到生活的常态中去,随时随地都能静一静,这静一静身心就受益,那么除了睡觉吃饭你就都在练功之中,这才叫“行走坐卧皆是拳”。所以我们站桩也好练拳也好其实都是引子,关键是要把练功生活化常态化,也就不炼而炼了。

无极桩做到空空静静之后就可以进入混元桩。混元桩主要是融合气血,转变身心,这个时候体质体能就开始增强了。道理很简单,人在后天身体健康强健与否,首在气血,次在五脏,而五脏强健与否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气血,所以气血二字妙不可言。无极桩做到空空静静了、也会出现改变,比如精力旺盛、手掌涨满等等,等到了混元桩这种变化就是日甚一日,快速恢复到人在十八九岁时的身体状态,体力、精力、智力、日新月异。混元桩的“混元”二字也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所谓“有物混成、在天地先”。站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轻松自然在胸前一抱,其它就什么都没有了。大成拳的“浑圆桩”讲究撑抱的,和形意拳的“混元桩”不是一个概念。站混元桩要体会人在水中悬浮的感受,周身上下没有丝毫较劲的地方,身心同时放松到极致,则气血自动,阴阳自调,功夫自己就来了。混元桩做到位有两个验证标准:一是会自动微笑,二是身体内部会不由自主的“蠕动”,一如薛颠所言的“以神意慢慢舒展身体增长气力”,注意这个神意不是刻意,而是先天神意。体会混元桩可以去观察刚出生的婴儿,嘴上总是带着笑,身体柔软至极。

通过混元桩快速改变身心,就可以进入到五行拳的阶段。那么再说一下三体式。三体式本身不是桩,只是拳法从先天向后天衍变的一个过程。过去老辈人很少站三体式,徒弟里头没悟性不开窍的才去站三体式。如果非要站三体式,具体方法和混元桩一样,但是唯一的不同是要承受后腿吃重的痛楚,这个需要神经相当粗大才可以,有多少人从此半途而废,其实是没遇见明白人传授。对于四平马或三体式、我都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对传统武术一直有个考证的心思在里头,虽然老人说过了我也要试试,所以四平马和三体式我都站过了30分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单纯的熬腿子,不是没用处,但用处真的不大。

三体式原为“三才式”,所谓天地人三才一体,核心是个“静”字,也就是空空静静。拳法从先天衍化到后天有个逆反回真的过程,就是三体,所谓“阴阳和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比如我们练形意拳从起式开始,起式就是无极,动作一定要慢。起式动作起来以后到了三体式,心里头一定是自然做到空空静静,那么三体就做到位了。这个空空静静与无极桩的空空静静是一样的,后面的五行拳也就在这个空空静静的基础上展开,也才能做到郭云深说的“不着丝毫血气”。所以我们内家拳外表看挺热闹,其实里头安静得很,要是里头也热热闹闹、那就错了。

上面说了,如果非要把三体式当桩来站,也一定要按照混元桩的方法来站如果能克服支撑腿的痛楚,大约七八分钟之后也就没感觉了,那么周身松柔自在的体意和混元桩并没有区别,出来的东西也是一样的。三体式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六合九要,也就是所谓的“较二十四法”。在三体式的阶段主要是较二十四法,把拳法规矩在静态拳架上先上身,那么到了劈拳相对就容易多了,否则跨过三体式的阶段直接打劈拳会浪费很多时间。形意拳所谓事简而功大,里头没有一样是没用的,都有着很深的用意。过去门外的人看门里的人站三体式不动,以为人家是在站桩,其实那是在较二十四法,外头虽然不动、但里头在生生不息地在动,从外头是看不出奥妙的,自然人家也不会告诉你怎么回事,以讹传讹地就以为三体式是站桩了。

三体式另一个功用是固定功架,所谓功架其实就是个三角形的力学桁架结构。大家注意拳击或者搏击的间架,都是三角形的桁架,这个中西并无差异,练法上可能有差异,但实战动手面对的要素都一样,所以三角形桁架结构是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最有效的。当然也有其它桁架结构,比如少林或者八极拳的体系就是四方形的桁架结构。功架简单说就是“拳架子”,拳架子的功能是在技击过程中保持重心和身形稳固。比如对付王八拳怎么打?王八拳都是一开始又快又乱,专业的搏击选手用两手护住头护住胸肋站好了间架,抗过了对方的三板斧然后再反击。拳架子就是这个用处。过去老人动手讲究拳架子不能倒,拳架子倒了、你就输了,传统武术以破坏对方重心为第一要素,那么三体式上多下功夫就是为了在技击中保持自身稳固。

三体式还有一个功用就有点形而上了,所谓天地人三才一体,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天地人都是道体所衍化,如果你站桩或者打拳,通过那个空空静静能够体会到天地人本自一体,就能了解三才一体是什么意思,其实无非就是个“”字。真要体悟到三才一体,拳法也就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26

标签:形意拳   无极   体式   拳法   气血   先天   本能   身心   后天   功夫   核心   秘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