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宝贝不是兵马俑,而是失踪的这三件,至今无人见其真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言长卿

编辑 |言长卿

●—≺ 前言 ≻—●

1978年,法国总理希拉克受邀参观秦俑后,见到如此恢宏磅礴的地下雕塑群后发出感叹:“世界已经有了七大奇迹,如今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秦始皇北筑长城抗匈奴,建直道,修灵渠,统一货币度量衡,何等的气派,兵马俑重见天日,正是当年大秦帝国强盛国力的见证。

在公元前3世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封建社会时期,能够建造出如此庞大、精美的工程,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可见一斑,同样也彰显出秦始皇称霸地底世界的恢宏志气。

但秦始皇最珍爱的宝贝却不是兵马俑,而是在历史长河中遗失的三件宝物,至今无人见其真容!

●—≺ 十大名剑,太阿剑 ≻—●

太阿剑是一柄千古流传的神兵利器,它的名字虽短小,却承载了焦灼的战火和不屈的信念。

关于太阿剑的故事要从楚国说起,在那个鼎盛一时的强国,有两位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

他们精通炼剑之道,锻造出的宝剑锋芒毕露,是当世第一,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一直梦想能铸就一柄传世佳作。

某一天他们二人忽有所悟,原来这柄剑早已笼罩天地,只待时机成熟,凝聚于世,于是他们苦心琢磨,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将这无形无色的仙剑凝实,铸就“太阿”。

这柄剑锋利无双,简直是天造地设,它很快成为楚王的镇国之宝,代代相传,在楚王手中,这不仅是一件兵器,更是权力与尊严的象征,故楚王视此剑如生命,日夜携带。

可惜好景不长,强大的晋国觊觎此宝剑,他们屡次遣使向楚王索取,楚王坚决不给,于是晋王大怒,竟率军20万南下伐楚,誓要夺得太阿。

面对如此压力,楚王毫不退让,宁可玉碎不可瓦全,他亲自披挂上阵,手持泰阿剑高高站在城头,傲视晋军。

晋使再次来劝降,楚王大喝一声拔出宝剑,似有焰火自剑锋喷射,晋军顿时人心慌张,全部大乱,楚军也趁机反击,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这场胜利更加神化了太阿剑,它成为楚国的传奇,可随着秦国崛起,楚国终究难逃覆灭,太阿剑被秦将献给始皇,成为他的佩剑。

始皇深爱这柄剑,日夜不离身,甚至下葬于地宫,万古长眠。

一柄剑承载了太多故事和传说,它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一个王朝的盛败,太阿剑流传千古,故事从未止息,而它到底在哪里也不为人知。

●—≺ 统一华夏的象征,九鼎 ≻—●

虽然关于九鼎的记载有些神话色彩,但它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就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按《史记》所载,大禹治水成功后,接受帝舜禅让,建立夏朝。

他第一件大事就是铸造九鼎,当时夏国已划分为九州,大禹命令各州采集黄铜,在荆山之麓举行浩大的铸鼎工程。

历时三年完成九鼎,每鼎以一州命名,包括冀州鼎、豫州鼎、兖州鼎等,这些宝鼎极为巨大,需要九万人才能移动。

大禹还命令工匠在鼎上雕刻江山图案,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九鼎成形后,摆放在夏都广场,昭示福泽遍布四海,民安国泰。

从夏至商周,九鼎作为国运昌隆的象征,历代相传,地位崇高,周朝天子更是将其视为王权的象征,置于庙堂之上。

战国时周室衰微,秦昭襄王乘机多次攻周,终于掠夺了八鼎,其中一鼎在运往秦都途中坠入泗水,自此九鼎只余八鼎。

秦统一六国后,这八鼎的下落成谜,或被秦始皇下令毁掉,或被周室遗臣藏匿。

尽管九鼎的历史渐渐模糊,但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统一与昌盛的文明,武则天、宋徽宗等帝王为彰显皇权,曾仿制九鼎,追求民族的团结统一。

九鼎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形成统一认同的历史记忆,它已经成为文化认同的象征,超越了作为权力标志的政治意义。

虽然九鼎的形制早已无从考证,但其精神永存,面对当今世界的变幻,我们仍需秉持九鼎精神,继承华夏文明,促进民族和睦团结、文化昌明发达。

让我们共同筑就一方太平,续写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

●—≺ 和氏璧,传国玉玺 ≻—●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年的分裂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为了显示其强大的帝王权威,他下令丞相李斯制造一枚玉玺,这枚玉玺的材料一说是用豪门大贾和氏的传家宝和氏璧制成,也有一说是用当时出产在山东一带的上等蓝田玉制成。

究其渊源已难考证,但不管怎样,在李斯的精心指导下,这枚玉玺终于雕琢完成,而且工艺精湛,被誉为“天工开物”。

玉玺呈长方形,通体晶莹温润,正面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飞动有力的大篆,背面雕饰云纹。

这八个字意在显示秦王是受上天旨意委任的,必将拥有长久昌盛的国运,李斯提议将此玉玺名为“传国玉玺”,意为它是秦朝皇权的传承之物,秦始皇对此甚为满意。

从此之后这枚玉玺伴随秦朝的兴衰起落,秦始皇外出巡游时常带在身边,一次在洞庭湖乘舟过湖时,湖面突起狂风,龙舟几乎翻覆。

秦始皇慌忙间将玉玺抛入湖中,以为它就此失落,谁知数年后,玉玺竟奇迹般由一个渔夫打捞上来,重新回到秦廷。

秦末时,刘邦入主咸阳,秦将子婴打开武库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西汉时,它正式成为汉朝皇帝的权力信物,到了王莽篡汉之际,太后深感愤怒,将其抢来后狠狠摔坏一角,以示对王莽的不满。

王莽为表示玉玺依然完好,经过修补后继续使用,东汉末年,传国玉玺再次失踪。

孙坚的夫人吴氏曾一度保管过它,后为袁术所夺,三国时,玉玺落入魏国,成为魏王朝正统的象征。

南北朝时期,这枚传国玉玺成为各国皇帝及诸侯争夺正统的关键,获得它就意味着可以号令天下。

玉玺在这一时期频繁失而复得,其中最戏剧的一幕发生在隋末唐初,杨广被杀后,其孙杨政道随太后逃往突厥,也带走了玉玺。

李渊李世民夺得天下后,为了获取传国玉玺以彰显合法性,多次发兵突厥要求其交出,在军事压力下,太后不得已,只能带着玉玺回到中原,交给了唐朝,唐高宗李治又命人仿制几枚印玺,以防真品失落。

五代十国时期,传国玉玺依然是各政权争夺的焦点,它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等朝代相继获取。

后唐末帝李从珂在大敌当前时,带着玉玺及宗室女眷自焚殉国,从此玉玺下落成迷,宋朝建立后,这枚玉玺一度音讯全无。

直到宋哲宗年间,有农夫声称在田间沟渠中打捞起一枚玉玺,经宋哲宗带领文臣武将查看,认定其为真品无疑,但好景不长,在靖康之变中,这枚传国玉玺又被金兵掠去。

后来尽管时有传闻玉玺现世,但真伪难辨,一直到了明清时期,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也就此绝迹。

它见证了从秦汉到五代十国多个朝代的兴衰,最后却在纷乱战火中不知所终,成为一件千古之谜。

这枚生在秦朝、经历无数主人、最后命运未卜的传国玉玺,凝结了中国古代王朝正统与皇权传承的复杂内涵,留给后人无尽遐想与探索的空间,其波澜壮阔的命运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故事。

●—≺ 结语 ≻—●

三件国宝的失落,既是中华文明的损失,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如今,我们虽无法亲睹其风采,但这三件国宝留在心中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记忆。

是否还有一天,它们会在某个未知的地方被发现?这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三件国宝都已经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我们应当珍惜这段历史,并努力创造出新的辉煌,以补偿这一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28

标签:和氏璧   秦俑   王莽   楚国   王朝   真容   楚王   玉玺   兵马俑   兴衰   象征   时期   宝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