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冒死从海外偷回一根藤蔓,救了我国千万百姓,今却被很多人遗忘

前言

万历年间,中国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这一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饥荒时有发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振龙的家乡福建也不例外,只是十几年间,福建就出现了多次大旱灾。

一、福建商人眼见旱荒频发

陈振龙自小家境贫苦,上有老下有小,靠种地维持生计。每逢旱灾,地里的庄稼便难产,一家老小只能勒紧裤腰带挨饿。祖父因为饥饿过度而去世,父亲也忍饥挨饿猝死在田间,这成为陈振龙终生难忘的痛。

祖父临终前握着陈振龙的手说:“我们种的土地已经不行了,总是干旱,你一定要想法子,能救活咱家人就是救活咱家人,千万别让弟妹也饿死了。” 父亲也在临终之际嘱咐道:“儿啊,你一定要活下去,要想方法改变咱们的命运,不要再让后代子孙继续在饥荒中挣扎......”

这些苦难促使陈振龙下决心离开家乡,他来到沿海城市,干起买卖维生。通过和外国商人的交流,陈振龙见识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物产。一个念头萌生在他心中:或许可以通过引进外国作物,来改善家乡的饥荒问题。

他开始四处打探消息,希望能找到某种异域作物,既然本地的土地已然不堪大用,不如试着引进外地的物种,或许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多方奔波求证之后,陈振龙终于听说菲律宾种植了一种叫“红薯”的作物,不论旱涝,产量都非常高,且容易储存,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此时的陈振龙已经30出头,对生老病死见怪不怪。他只想尽自己全部精力,去寻找一线生机,哪怕仅是一点希望,也要紧紧抓住。红薯对他来说,就是那即将湮灭的希望之火。

二、多次尝试偷渡红薯失败

得到红薯的线报后,陈振龙立即动身前往菲律宾,想方设法想要将红薯的种薯或嫩芽偷运回国。但西班牙殖民者为了垄断红薯的利润,严格管制红薯资源,禁止其他国家携带红薯离开菲律宾。

第一次,陈振龙受限于条件,找来一个小木箱,把红薯嫩芽藏在最底层,混在其他杂物中。他提着箱子路过检查站时,心跳如雷鼓,不敢与西班牙官兵对视,生怕露出破绽。

可惜西班牙官兵检查得异常严格,很快就翻出了那小小的红薯嫩芽。陈振龙解释这只是用于自用的一小块,但官兵充耳不闻,直接将所有的红薯芽全部焚烧,并警告陈振龙不得再有下次。

第二次,陈振龙运用当地特产,将红薯嫩芽小心翼翼地塞进了一个竹竿中。他认为西班牙人一定会检查衣物或箱子,而不会特意注意素雅的竹竿。

然而这种藏匿方式已经无比司空见惯,西班牙官兵根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竹竿,很快就将藏匿其中的红薯给揪出来了。陈振龙又一次失手,心如刀割,担心自己再也无法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

两次失败让陈振龙意识到,要想偷渡红薯,必须使用更巧妙的手段,迷惑西班牙人的眼线。他必须抛开之前的思路,重新审视每一个细节,才能找出空子。

三、凭智取成功 将红薯带回福建

经过反复推敲,陈振龙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决定利用西班牙官兵的思维定势,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于是,他找到一根较细的红薯嫩芽,与几根衣服腰带的麻绳捆在一起,然后又在表面抹上厚厚的淤泥,做成脏兮兮的样子。这些麻绳与红薯嫩芽非常相像,一般检查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而西班牙官兵的思维定势,会首先检查衣物、箱笼等可见的地方,很少会仔细检查旅人的身体。为了防止在检查时被官兵直接拽出来,陈振龙又将它们牢牢缠在自己腰间。

这一次,陈振龙小心翼翼地通过了检查站,并成功将红薯安全带回了福建老家。种到土里后,这种红薯果然高产、抗旱、易储存,仅四个月就可以收获。

种下红薯种薯的那一刻,陈振龙激动得泪流满面。他终于完成了祖父和父亲的嘱托,找到了拯救家人和乡亲的救命稻谷。这是陈振龙一生中最自豪的时刻,也是他孤注一掷、玩命求胜的结果。

四、红薯救活无数灾民

陈振龙立刻向当地官府报告了这一新作物,并向附近村民推广种植方法。起初,村民对这种从未见过的作物还有些犹豫,担心一个外来物种会否适应本地的气候。

但在亲眼看到红薯丰硕的藤蔓和香甜的块茎后,他们纷纷抢着要种这新的“神农草”。只要有人成功种出红薯,周围的邻居都会上门求种,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年,福建又泛滥成灾。如果没有红薯,后果不堪设想。幸而村民们种上了红薯,尽管其他庄稼毁于洪水,但红薯的收成丰硕得出奇。瘦弱的老人和小孩,原本待在破烂草屋中等待死亡,现在每天可以吃上红薯饭,苍白的面孔也重现了血色。

村民们欣喜若狂,无不称赞这是上天赐予的洪福!有人甚至认为,红薯是水神在洪灾来临之前送给他们的礼物,所以红薯才会在其他庄稼全毁的情况下收获累累硕果。

红薯不仅拯救了无数村民的生命,还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快速增长,劳动力得到恢复。周边地区也纷纷远道前来求种,请求将这无比珍贵的红薯种薯分给他们。

福建很快就成了红薯的主要产地,每年都能供应大量红薯到全国各地,红薯逐渐传遍了中国南方的广大区域。在陈振龙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出现因饥荒导致大规模死亡的情况,老百姓都活了下来。

五、红薯功绩却无人知晓

然而,陈振龙的功劳却很少为人所知。将红薯引入中国的,在历史上常被认为是明朝官员陈从仁。其实陈从仁只是将菲律宾红薯传入台湾,并没有直接带入内地。

正是陈振龙三番五次冒着生命危险,才将红薯的种薯成功偷运到福建。他不仅解救了家乡人的燃眉之急,也让此后无数灾民免遭饿死的命运。但由于他是普通老百姓,又不善于包装个人形象,所以这段故事鲜为人知。

虽然当地官府为陈振龙建过“先薯亭”以示褒扬,但历史长河中,许多人都淡忘了这个普通商人的奇功。在人烟稠密的城市,田间地头看不见红薯的踪迹,谁又会想起,那曾救过上百万人性命的宝贝作物?

后人更常提起的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官员或将领,可生活在下层的普通老百姓,即使做出巨大贡献,也很难赢得同样的关注和记忆。陈振龙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滴不易觉察的水滴。但正是这些无数不知名的水滴,汇聚成了浩浩荡荡的江河。

结语

时至今日,红薯已经融入中国的食物体系,成为许多常见美食的原料。这或许是陈振龙最想要的结果吧,能让红薯真正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古。

当国家再遭遇战乱饥荒之时,红薯仍会是最可靠的救命稻谷。它会再次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哪怕历史早已淡忘故事的来龙去脉。

我们终将意识到,正是先人的努力开拓,让我们有了安居乐业的今天。也许当我们再次品尝红薯美味时,能稍微想起陈振龙这位逝去的英雄,感念他为国家民生作出的巨大贡献。

虽然陈振龙与世长辞多年,无法听到后人的称颂,但他作为普通人的偉大之举,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当我们每个人都尽己所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服务他人时,整个民族就拥有了坚不可摧的力量,可以渡过任何艰难险阻,迎来光明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3

标签:菲律宾   嫩芽   西班牙   藤蔓   竹竿   饥荒   福建   红薯   庄稼   官兵   作物   百姓   海外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