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芳姐姐出嫁,看着这个大他20岁老男人,红着脸提了个特殊要求

1899年,济南一处非常气派的官邸里张灯结彩。37岁的王英楷正在迎娶17岁的孙氏进门,这是她的第二房夫人。

而随同孙氏一起进门的,还有她母亲和年仅14岁的弟弟孙传芳。没错,就是那个日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军阀孙传芳。


孙传芳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母亲无奈,只好带着他和三个姐姐一起寄居在叔父家。


俗话说,人有三不亲,即使有叔叔在,但时间久了,他们还是受尽了来自婶婶的嫌弃。


无奈他们一家五口只好离开泰安老家,到济南来讨生活。因为生活困难,大姐、二姐都早早出嫁。


好在大姐的夫家家境殷实,看他们母女几个生活困难,就把他们也接去一起生活。就这样,年幼的孙传芳也算过了几天安稳日子。


但很快,这种平静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为了躲避战乱,孙母只好又带着当时刚刚10岁的孙传芳继续四处漂泊,靠给人缝缝补补度日。


或许正是人都是有宿命的,这不穷小子孙传芳的人生机遇这就来了。


这天,孙传芳的三姐外出,却被一个男人看中了,托人传话,想把他娶回家做自己的二太太。这人就是袁世凯执法营务处总办王英楷。

这个王英楷可不是普通人,我国历史上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近代军事野战演习就是他指挥策划的。


他和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人是同学,一起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又同时跟随袁世凯在小站练兵。


当时练兵有很多德国教练参与其中,他们搬用德国操典训练,受训人员觉得德语晦涩难懂,从而严重影响了训练进度。


王英楷得知后,果断把操练用语改成通俗易懂的中国话,像“立正”、“稍息”这些老少皆懂的口令用语,竟一直沿用至今,但知其源者寥寥。


在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中,王英楷的地位仅次于参谋营务处总办徐世昌,在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人之上,很受袁世凯器重。


但就是这么一个牛人,却看上了孙传芳的姐姐,非要娶她进门。而且虽说是做二房,但由于他的原配夫人患有严重的疯癫症,寻遍名医都久治不愈,所以孙氏进门后也和正房没有差别。


王英楷帅气多金又地位显赫,孙家自然同意,但孙传芳的姐姐却提了个要求:她嫁过去可以,但必须带着她的母亲王氏和弟弟孙传芳一起。


爱屋及乌,王英楷同意了。


这也让孙传芳迎来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从此不仅不用担心再饿肚子,而且还有了读书的机会。最最重要的,有了王英楷这么一个姐夫,也将为他日后的进身之路做好铺垫。


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设立陆军练官营,8月正式开始招生。

孙传芳也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得知消息后,他马上找到王英楷,说自己想去练官营当兵。


而王英楷也正有这个想法,好男儿就应该到战场上去历练。但当时的孙传芳虽说已经17岁了,却身形单薄,缺乏军人的英武之气。


姐夫王英楷怕他吃不了这份苦,就故意拿话激他:“投军可不比科考,那时要吃苦头的,你可要想好。”


但孙传芳态度坚决:“我想好了,就投军!”


就这样,经过王英楷举荐,孙传芳顺利进入练官营学习训练。他天资过人,学习又刻苦,很快就在同期学员中脱颖而出。


毕业后,又被保送到北洋武备速成学堂深造,1904年又赴日本留学深造,逐步从一个衣食无着落的穷小伙,一步步蜕变成一个精英青年。

1908年12月,孙传芳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到北洋陆军第二镇第三协出任教官。 而当时的这支部队的长官是王占元,跟随姐夫王英楷多年。


如今老长官的小舅子来投奔自己,自然会多加关照,而且孙传芳留过洋见识广,又擅交际,自然极得王占元赏识。


在王占元的有意提携下,孙传芳的才干得得以充分施展,有时甚至代表他去接洽公务、检阅部队。


等到1917年,孙传芳已经升任湖北暂编第一师师长,逐步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义和团   北洋   官营   姐姐   武备   德国   济南   姐夫   母亲   自然   男人   孙传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