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MDes学长:“金融,娱乐圈,游戏大厂,我都去过了”

转自:SA


《蹊迳》专辑设立的初衷,源于对设计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建筑院的孩子们固然以标新立异为职业,但在长期奉行集体主义与中庸之道的社会里,对于幸福与成功的定义仍然单一乏味。我们的环境矢志于将所有人捶打成一个模样,而平庸的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也甘愿忍受着这种捶打。到了最后,我们失去了情趣和快乐,也失去了愤怒和忧伤,成为了成功学标准的登山者。然而在我们短短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注定无法被囚禁,面对人生的这般逻辑即便没有给他们带来光鲜的羽毛,也足以活得有滋有味。


在当下这个充斥焦虑的年代,设计从业者如何平衡心态与现实?SA也曾做过调查来呈现设计师目前遇到的问题:大数据视角告诉你,建筑师的理想与面包在哪里?《蹊迳》专辑也将采访多位海外留学设计师分享他们在就业的十字路口是如何抉择的。





《蹊迳》第45期专访 付濠铭




他是

/




付濠铭






“使用”哈佛的另一种方式



转行,不是出于对所谓末路的逃亡,而是不断、不计后果地找一个答案。



我本科时是很喜欢建筑的,去SA也是想继续读建筑


我本科就读美院的环艺系,建筑学得不怎么专业,就算在SA能拼命弥补基本功和专业上的短板,勉强做出一本合理、扎实的建筑作品集,也很难打出差异化。


加上我在SA特别喜欢的老师是Boyuan,他对于从图形出发讲故事的思考逻辑特别吸引我。所以我当时的作品集策略是扬长避短,最大化美院背景优势——手绘与前期思考的能力,把对于设计、社会的思考变得更可视化,把图画得好看,最好别人也看不懂,我也看不懂,我觉得这样作品集,能打。


申请时作品集的前期部分 © 付濠铭


但是我在做作品集的期间,学得越多越发现建筑学深不见底,一名合格的建筑师需要禁得住在这一领域长时间的沉淀。而我喜欢新鲜好玩的东西,永远不会安于现状,总觉得还有更好的事情在等待我去做。成为建筑师不是我的价值所在。


我也开始好奇设计上层的资本是怎么想的,而建筑学离资本太远了。


当时我的申请,录了非常多好学校的MArch,哈佛录的是Critical Conservation(批判性保护)方向的MDes。最终选择哈佛,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想借实习进入资本圈子。对于实习生,很多公司更看重学校的名字,而不是专业的对口程度。那既然学校能帮我“敲门”去体验一些有趣的事情的话,我就会去试一试。




哈佛就是一块纯金敲门砖,一发入魂敲进资本圈


找第一份金融实习时,我没有任何相关专业底子,完全以随缘的心态在投简历,最后是去了埃森哲(Accenture)做IT技术咨询方面的工作,最初的岗位是PM,辅助老板处理一些项目管理的事务。这种咨询类的工作本身就跟专业没有太多关系,但因为我是哈佛的,才有机会让招人单位看到我的简历,进而让我够到一个原本离自己很遥远的路径。


我有了这段实习经验之后,第二三四份实习就越来越好找,分别是广发证券的行业研究和互联网传媒,政府项目的战略咨询,以及一个刚刚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投资专业分析。


但我发现几乎没有跟我同样想法的人。我本来以为去哈佛读研究生的,大家都是思维非常活跃,对社会,对人类,对各个方面都富有激情,而事实上却是,大多数人都太乖了,他们学什么就好好学,干什么就好好干——典型的建筑学院学生。


挺出乎我意料的,我在那边反而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 付濠铭



光学建筑的话,认知和视野面都太窄了,实在是太窄了

像金融和管理专业,大四没有学校的课程安排,学生们天天出去实习、混圈子,去跟学长学姐聊工作上的事情,作为他们从象牙塔过渡到职场的重要阶段。但建筑专业没有这样职业化的过程,大多数孩子想法非常天真,包括当时的我自己,不了解社会,格局小,也没什么见识,对未来充满莫名的希冀。


建筑五年坐在专业教室里的成果,说好听点儿,我们能力非常综合,是复合型人才,说难听点儿,就是学了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或者说对于少部分人来说有用,能让他们成为未来的建筑大师,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就是让成长的效率变得很低,扼杀了很多可能性——钻在这么深的领域,学这么多东西,花这么多时间画这些图纸、建这些模型,帮助不了一个人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然后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我觉得就是有点问题。


申请时作品集的前期部分 © 付濠铭



人生和学校的专业可以完全无关,也没必要对沉没成本如此避之唯恐不及

我校招本也计划顺势申请战略咨询的工作,后来一想,自己已经大概了解了资本这个圈子,又对用户和流量更感兴趣了,就再次转变了职业规划——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贝恩(Bain Capital)这些金融公司都投了,又投了包括腾讯在内的几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游戏策划、游戏运营。


去腾讯面试的时候很顺利,我也觉得这种大厂挺有吸引力的,收到录用通知就直接就去了。入职的岗位是一款射击类游戏的商业化运营,负责策划游戏里资源和道具的售卖,比如说像游戏里的皮肤,长啥样,定多少钱,转盘宝箱抽取还是用其他什么形式卖。


大多数行业,特别是金融,更多注重于培养人的逻辑,以及伺候甲方、老板的人际关系,这些“混职场”的能力与经验,这在很多行业中是共通的,但在建筑这种走专业路线的行业却很难习得。


在腾讯待了两年半,我能看见游戏行业野蛮生长的红利期也差不多到头了,和金融和建筑一样,这里的辉煌也不属于我。


我接触到的大多数建筑学生,他们谈转行,只是在考虑如何为已投入建筑的沉没成本找到一个短期回本的途径。我不是特别在乎这些投入,我想先选一个靠谱的,成长速度快的行业,然后再在里面去钻研。我不觉得现在仍然是一个人积累几十年就会成功的一个年代,而是选择大于努力,选对了路,我可能两年就起飞了。


我现在全职在做自媒体,主攻抖音短视频,现在有4/5个账号同时在跑,全网有超过100万粉丝。这些账号已经具备商业价值了,我现在就可以跟其他赛道的博主去聊合作,把这几个账号打包变成一个服务或者一种合作模式。


目前主要在跑的两个账号,截于2023/8/4


我随时都可以去“卖身”,但下个月,明年,我能卖更好的价格。我很清楚,我的成长速度足够快,我对于用户喜好,市场风向的把握,对于商业的敏感性都因此得到很好的锻炼,我的议价能力也会随之更强。



做自媒体需要运气,但自媒体并不是一个碰运气的行业

“何大爷”这个账号起得非常快,一个多月粉丝就过万了,滚雪球一样持续涨到现在。


何大爷(左),付濠铭(右)


从“何大爷”起,我对流量就有一个基本概念了,我知道在整个“地图导航”里边,已经走了百分之多少,如何去控制偶然因素的影响,如何理性地面对所有事情的得失。


我们站在圈外去看,觉得好像这个领域立马就可以开始变现,是一件很短期很快的事情, 其实不然。有的人运气好,发两条就爆了,有的人运气不好,发两百条才爆,但“爆”并不是最核心的事情。在“爆”之前我可以先把后面的事做了——上链接,做橱窗,做私域,做变现——一大堆事都可以做,从后往前推都行。就像一个4 × 100 m的接力,第一棒跑得快跑得慢无所谓,我们只要在交到第二棒之后,再去跑快一点就ok了。


现在有一些人会鼓动大家一起去做自媒体,说“你先做起来”,但我会说“你先发一百条视频”。一百条视频是一个可以量化去做到的事情,但把账号做到十万粉丝,却不是一个可执行的命令。大家又不笨,发一百条基本上就该知道怎么是有反馈的,怎么才叫内容好,自己能不能坚持,以及擅不擅长做这件事情。



不论往前往后,《各位游客请注意》都只是一次经历而已

参加节目其实是我在SA线下一起学习认识的朋友内推的,他女朋友当时是浙江卫视的一个导演,手上有一档恋爱综艺正在招人。我正好gap结束上了一学期课,放暑假回国,一起吃饭聊了聊,他们觉得我很适合,我也想着可以多一段特殊的经历,就签了合同。结果后来节目档期推迟,会跟我开学时间冲突,这个导演就把我推给另一个节目组,录制的就是大家看到的这档旅游综艺。


综艺宣传图中的付濠铭(右四),图源网络


这段经历并不是我对转行的尝试,我也并没有抱太多的期待,节目一发就结束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进入娱乐圈光凭兴趣爱好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有资源。当时天天和大家一起旅游,也常常在聊这些东西。


非要说后续的话,现在还有人拿我当时的片段剪各种视频,我朋友看到都会发给我,但也就看个乐呵,这些视频的受众又不能成为我的付费粉丝,所以也对我没有任何影响。



绕了一圈回到建筑,或是回到艺术,以下是我目前的答案


建筑行业有一万个建筑师,但他们只专注于建筑学,彼此做着雷同的努力,那一万个里可能一个都改变不了这个行业的任何东西。但是如果有人能够把建筑,或者能把艺术联系到资本,联系到用户,让它更大众更普及,那我觉得这个人是能改变一万个人的。


很多建筑人在纠结,转交互转地产,我觉得胆子有点小,在这个社会做这些东西太被动了,幸福感很难很强。


之前很火的,孔乙己的长衫,特别符合建筑学生的现状。学建筑要学很多东西,但真正用到社会上的,就那么一点点,相对而言是大量的跟甲方沟通的环节,甲方对于建筑的理解直接限制了建筑师的舞台大小。只有让甲方能理解和消化建筑师给出的更好的解决方案,才能让建筑师更多发挥价值,毕竟给建筑师发钱的是甲方。


所以我觉得建筑学的事情,不应该从内部去解决,只能从外部去解决。



建筑教育就像孤岛,让人看不清这个世界,也看不清自己


退一步讲,大家迷茫的根本,并不是地产不行了,也不是建筑不再是风口了,而是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库哈斯从记者转行去学建筑,以他对社会的思考去做建筑,安藤忠雄从拳击手转行做建筑师,自成一派地谈论混凝土。


我2015年毕业,正逢一个很好的经济发展周期,互联网刚刚兴起,创业热潮如火如荼,股市也是蒸蒸日上。如果我们学建筑,能多一些课余时间,去跟其他专业的人交流,去跟不同的圈子产生碰撞,一定程度上也会反过来对建筑的教育产生帮助。但是我们老师不这样做,学生也不这样做,大家就在内卷,卷展板的汇报能够比隔壁桌的同学更好。像孤岛一样,跟什么东西都没有联系。


再加上建筑学本身的革新也非常慢。很多教建筑的是90年代就留校的教授,可能不会用软件建模,还主张用手绘画效果图,教学PPT也十年没改过了。这些人教我们我都觉得不够用,但他们还要再去教后来的学生。


老一代的建筑人确实是经历了中国变化最大的时代,有相当的话语权,但对于至今仍然处在巨变中的中国而言,那个时代的经验是否依然具有引领的作用?我觉得是在精神内耗。不然我为啥要去SA?我要到SA去全都重新改一遍,这个作业才能称为作品,才有竞争力。


申请时的作品集,也是SA线下4楼入口装置设计 © 付濠铭



在艺术大类里面,绘画和写作都是跑在思想变化的前沿,而建筑附带的理工科属性,使得它有着天然的滞后性。那我们人能不能快一点?不要再安于滞后的现状,停止给模型喷漆,去想一想,看一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情况,面临什么问题。


别再固步自封地去干那些工匠干的事儿,那些事儿早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干点更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事情。



图文|付濠铭

采编|Renie





THE END


SA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数百位老师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AA、TUD、UCL、康奈尔大学等知名学府和建筑院校。详情请参考SA官网:studioalpha.com.cn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SA在官方网站上,根据老师的技能所长整理分类,方便大家检索定位,匹配最合适自己设计风格的教师组合。



另外,在SA官网的师资页面中,近百位老师开放了视频试听,学员能提前获悉老师的教学风格。



参考教师推荐与对比每位老师的公开信息,学生可自主匹配适合自己设计项目或目标院校的专业老师;确定教师组合后,学员一对一地与老师规划项目设计与推进作品集制作;根据项目设计需求与留学申请计划,学员可随时增配不同研究方向或不同院校的专业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哈佛   建筑学   甲方   学长   建筑师   作品集   娱乐圈   事情   老师   金融   建筑   行业   专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