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异闻录》史实背景:辽东战局,宁远防线,弗朗基人,明末瘟病

《天启异闻录》热播,背景是定格在明末宁远防线的建立时期,历史上这个时期其实是非常悲壮的,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多事情,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最终决定了大明王朝的走向。

我根据史实帮大家把明末这段真实的历史梳理一下,这样可以很好理解这剧中关系。

一、先说说明朝“辽东”的概念是什么

明朝建国时朱元璋设的京城是在南京,离边塞还是比较远的;蒙古虽然被打回塞外,但还是蠢蠢欲动。永乐皇帝继位后将京城迁往了北平,这里三面都靠近边塞,边防任务就变得比较重。

明朝疆域很大,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而主要敌人都在长城对面。明军就划分几个重点地域防守,成熟后,建成的防守重镇一共是九个,分别是: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

到了明朝末期,随着女真的崛起,辽东的重要性非常凸显,明末为了方便战局管理,将辽东和蓟州两个边镇纳入一个边镇集团管理,蓟辽成为了明末最大的边镇。

明末蓟辽边镇的最后一个总督是洪承畴,他在松锦之战中投降,蓟辽精锐尽失,最后大明王朝也离灭亡不远了。

二、边镇的官职体系设置

《天气异闻录》中,先后出现了:把总沈让、百总雷燧、千总徐宗器、参将龙澄、监军杨公公,提到了但是还未出现有督师,总兵。这到底是个什么层级关系?

1、明朝边镇层级关系?

以辽东镇为例,明朝边镇的具体层级职务是:

《天启异闻录》中目前所有剧情都发生在宁远城,宁远城最大的将官就是宁远参将--龙澄。按《明史·职官志》中记载,宁远边镇的职官设置中,是没有配备千总、百总、把总,但这几个官职是存在的,在其他边镇中偶见有设。

《天启异闻录》的第一集中,锦衣卫褚思镜到宁远城,只有参将龙澄和监军杨公公在场,参将龙澄说了一句:“督师携袁将军外出巡视未归”

从背景看,这位督师应该就是孙承宗,袁将军应该指的就是袁崇焕。这两个历史著名人物才是当时辽东的“大佬”,但却被一笔带过。

这部剧目前才8集,已然疑雾重重,而辽东的副总兵、总兵官、巡抚、督师这些真正的辽东“大佬”、“决策人”都没真正露面,后面有没有更大的阴谋还不好说。

2、剧中杨公公的监军是什么角色?

最开始,按照明朝原始规划,边镇总兵是最大的,著名的案例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他在多次辽东的军功积累之下,受封辽东总兵、封爵宁远伯(爵位,不是官职),在辽东是呼风唤雨。

但李成梁的骄纵,引来的文臣集团的集体攻击,于是改革开始了。具体的做法简单说就是:文臣、武臣、内臣,相互监督。

《明英宗实录》:“国家之制,边防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以内臣纲维之。”

(1)这武臣就是总兵官的边镇体系,几乎都没变。

(2)这文臣指的就是后来先后设置的:巡抚、总督、经略、督师。经略和督师同级先后替代关系,也就是说,总兵头上先后陆续压了三级领导。这其中的具体层级演变关系,可见笔者前文:总兵李成梁,经略杨镐,督师袁崇焕,总督洪承畴:谁是明辽东最高指挥

著名辽东将领袁崇焕,他就是在辽东战事中成长,先后经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成功一路升迁:总兵、巡抚、总督、督师。

(3)这内臣指的就是宦官监军。宦官监军从唐朝就开始了,原因和目的从来没变,原因是宦官是内臣,跟皇帝亲近可以详细告知军中内情;目的就是不放心,监督和掣肘督军官员。

所以居中,宁远大小官员对监军杨公公很是敬畏。

三、萨尔浒之战、宁远防线的建立

女真在东北快速崛起,并统一了各个部落,对明朝产生的威胁越来越大。明朝万历皇帝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发动了萨尔浒之战。这场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二十万,规模很大,但是女真以少胜多,彻底改变了明与女真的攻守之势。

萨尔浒大败后,整个明朝为之震动,万历皇帝第二年就归天了,天启帝继位。但辽东局势越来越糟糕,女真一直攻城略地,广宁一战再度大败,辽东尽失,战局彻底由攻转守。

几年后,孙承宗督师辽东,开始了屯边固守策略,他为首建立关宁锦防线,说白了就是沿着重要关口建立关隘城堡,互相策应。

而发挥堡垒坚壁的作用还有个一个利器,就是红夷大炮,这个跟袁崇焕和弗朗基人关系都很大。先说第一个,袁崇焕倚靠宁锦防线升的巡抚,大战情况是这样(细节来自《清史稿》):

1626年,多次大战之下,努尔哈赤再度直攻明军的宁锦防线。后金大军到右屯,明军守将逃走,努尔哈赤缴获城中粮草,后金再行军到锦州,明军守将再度弃城。

《清史稿·太祖本纪》:宁前道袁崇焕偕总兵满桂、副将祖大寿婴城固守。天寒地冻,凿城不隳,城上放西洋炮,破伤士卒,乃罢攻。

等到努尔哈赤到宁远城,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写下血书,誓死率众坚守。当时天寒地冻,后金强攻,此时城楼上出现西洋炮,炮声炸裂、血肉横飞,后金军顿时死伤惨重、尸积如山,努尔哈赤被迫撤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远大捷”,袁崇焕也因此成为了后金的大敌。宁远大捷后不久,努尔哈赤去世,甚至有学者认为努尔哈赤也被大炮所伤,最终因此病死

但好景不长,将关宁锦防线彻底废掉的是皇太极。

皇太极继位后,1629年,他一改辽东作战的策略,转而绕道避开了袁崇焕的宁锦防线,进攻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没有火炮),纵身穿跃后、直接围攻京师,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

网图:己巳之变的路线

这次,皇太极还用反间计成功除掉了督师袁崇焕,宁锦防线也彻底失效。

四、弗朗基人与现代武器的出现

剧中还出现了怪异的弗朗基人安杰丽卡船长。弗朗基人就是对葡萄牙人的称呼。真实的历史上明朝与弗朗基人互动很重要!

其实,明朝高层很早就开始跟弗朗机人沟通,目的是购入红夷大炮。主导引入红夷火炮的人是徐光启,他在万历年中进士,长期跟随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法、火器。

天启帝继位后,徐光启得到重用,明朝开始了购炮、铸炮战略,徐光启的这个战略让明朝在天启帝部分时期取得优势,最终徐光启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徐光启)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

未几,熹宗继位.....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

红夷大炮的引入过程是这样的。

17世纪是航海革命的世纪,西方列强正是在这个时候快速掠夺与崛起。葡萄牙(弗朗基人)在那时已然占据澳门岛,为了守住澳门岛,葡萄牙人在岛上就布置了火炮,并在当地建造了铸炮厂--卜加牢铸炮厂。

天启三年,徐光启主导与弗朗基人沟通,买入火炮。弗朗基人还挺乐意,将第一批买入30门红夷火炮运送到京城。

当时葡萄牙人还委派了技术人员一同前往,在京城试射,结果第一炮炸膛了,一个葡萄牙人被当场炸死。其余试验后没问题,威力也震惊了当场的官员。这29门火炮中11门被送到辽东,剩余布置在京城镇守。当11门火炮送到辽东时,全部布置到了前线宁远城,也是袁崇焕镇守之地。

其后就发生了著名的袁崇焕“宁远大捷”。

火炮的威力发出后,明朝与后金都力争买炮铸炮,这里不详细说,可见笔者前文: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明朝与后金关于红衣大炮的主导战略

五、明末Yi病

《天启异闻录》目前剧情都在找怪病的源头,实际上明朝真的有瘟Yi出现吗?

有!

根据《中国灾害通史》一书记载,明朝有119个年份发生了瘟Yi,在历史中算顶峰,而且在明末达到了顶点,给晚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口灭失,加剧了明朝的衰亡。

这发生瘟Yi的种类的很多,有鼠疫、天花、霍乱、伤寒、疟疾等。

网图:黑死病

根据《明代YI灾时空分布及环境机理研究》表述,明后期爆发最高的地区是在北直隶,其次是河南和南直隶。

另一个影视剧《大明劫》就是说明末这个情况,《大明劫》还重点讲了吴有性,他亲历了现场,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然后潜心研究,撰写《温疫论》一书,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所以,剧中朝廷委派锦衣卫去辽东重镇调查,还是有事实背景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宁远   辽东   天启   明末   努尔哈赤   女真   防线   瘟病   明朝   总兵   火炮   战局   史实   背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