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百名外国人逃难到中国,今成为我国一民族,称中国为祖国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明明长着一副外国人的面容,却流利地讲着中国话。

他们自远方而来,却认定中国才是他们唯一的祖国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

那么,这个民族究竟是哪个?他们又为何融入中国?

清末动荡,白俄难民逃亡新疆

100多年前的清末,正值晚清国势日薄,列强觊觎,中国社会动荡不堪。与此同时,北方沙俄也经历着改朝换代的动荡时期。

1917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国发动了武装革命,推翻了统治了几百年的沙皇专制体制。

在随后的混战中,大量效忠沙皇的旧贵族和军官成为了革命的牺牲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为了保住性命,只能出逃海外。

其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翻山越岭进入我国新疆,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当时正值新疆也处在军阀混战的动荡局面,统治新疆的回部族领袖金树仁看准了时局,决定利用这批外来人士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这些逃亡来疆的俄国人后来被称为“白俄”。

根据史料记载,光是在1917-1922年的几年时间里,就有数千名白俄难民通过各种途径(有些甚至步行)逃入新疆地区,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金树仁的“归化军”

金树仁是晚清末期统治新疆最后一任回部台吉。他出生汉族穆斯林家庭,后被送入经学院学习,成为一名穆拉。

金树仁有过人的政治手腕,又得到清廷重用,曾长期管理喀什等地区事务。

晚清时期,金树仁目睹中央政权日益衰微,打算效仿张作霖在东北建立地方割据政权的做法。

于是他积极谋划在新疆建立一个类似“奉系”本地实力派的势力范围,摆脱清朝统治,实现区域自治。

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后,金树仁敏锐地意识到国际国内形势将发生变化。

于是当第一批白俄难民进入新疆后,他没有将他们全数遣返,而是设法争取收编这批军事实力雄厚的俄国老兵,用以充实自己的地方武装。

于是,金树仁将这些白俄老兵统一组建成一个先进的步兵旅,取名为“归化军”,就是希望能够归化俄国人,成为自己效忠的武装力量。

这批归化军不但装备精良,还沿用了俄式的训练方式,在战斗力上要强过其他地方团练许多。

可以说,组建归化军是金树仁谋求地方割据的重要一步。

通过掌控这支外来武装力量,大大增强了金树仁的军事实力,为他日后脱离中央、自立门户打下了基础。

军心渐渐消散,归化军加入农民起义

起初,金树仁指望他收编的这批俄国将领们会对自己绝对忠诚,甘愿沦为他谋取地方势力的工具。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批白俄军官的内心同样憎恶专制独裁的统治,也对金树仁这个新的暴君愈加厌恶。

金树仁得到归化军的支持后,为了获得军费开支,开始在全疆范围内疯狂加重赋税,采取残酷手段镇压各地的反抗活动。

这激起了全疆各族人民的普遍不满,也让归化军内部渐渐产生离心倾向。

到1919年底,新疆各地农民起义活动此起彼伏。起义领导人与归化军高层也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了联系。

终于在1920年初,归化军主要将领做出决定,正式宣布反叛金树仁集团,并很快与各地起义军会师,组建联合指挥部,共同反对金树仁的统治。

有了归化军的叛变和加入,新疆各地起义力量一下子壮大。

在内忧外患下,金树仁终于在同年春天宣布下野,其势力也迅速土崩瓦解。

新疆各族人民也从此对曾经英勇背叛金树仁的俄国将士们刮目相看,接纳他们真诚投靠起义军一方。

民国时期:正式接纳俄罗斯族为中华民族一员

金树仁失败下台后,新疆局势并未因此平息。接下来的十多年内,各地还是军阀混战的状态。

最终到了1930年代初,随着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逐步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区域,新疆也逐渐交到南京政府的直接管制之下。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曾经参与支持农民起义、推翻金树仁统治的那批白俄老兵,以及他们的家人后代,一直处在新疆政局的核心圈内。

作为新疆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南京政府也对他们虎视眈眈,想方设法收买人心,获得归化军老兵们的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1934年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上,国民政府正式宣布接纳归化军后裔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并赋予他们一个正式的称呼——俄罗斯族。

自此,生活在新疆等地的俄罗斯族人便名正言顺成为我国公民,过上了较为稳定的生活。

抗战爆发,俄罗斯族勇士立功东北战场

就在俄罗斯族老兵们刚刚安顿下来之际,1937年全面的中日战争随之而来。这场祖国存亡之战,再次激起了他们汹涌的爱国热情。

从1937-1945这八年抗战期间,不少原归化军老兵自发重整战友,在东北和新疆两个主战场分头活动,从事情报侦察和交通运输破袭任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其中以在东北一线作战的俄罗斯族团队最为突出。

这批东北俄罗斯族战士,利用对日军武器装备的熟悉,配合东北抗联主力,成功打击了大量日军车队,为我军夺取了不少先进轻武器。

也有的深入敌后活动,收集侦察情报,再及时传送给东北军区司令部。

可以说,在东北的战场上,俄罗斯族勇士们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我军赢得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5年8月,中国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而在战后的几年里,许多参加东北地下抗联的俄罗斯族老兵也陆续回到了苏联定居。但更多人还是选择留在中国,重新在东北和新疆扎根,过上平静的生活。

结语

时过境迁,生活在中国各地的俄罗斯族人口只有1万多人,但他们已经完全融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这些异域而来的移民后裔不仅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更视中国为自己唯一的故乡。


在我国民族认同的大环境下,俄罗斯族群众也乐于将自己视为中国人,为我国的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他们参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可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特别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俄罗斯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引用日期2017-07-30]

【2】《俄罗斯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引用日期2022-04-19]

【3】《俄罗斯族人物》中国民族网 [引用日期2014-05-16]

#文章首发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俄罗斯族   中国   俄国   农民起义   晚清   新疆   难民   日军   动荡   外国人   祖国   年前   民族   我国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