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学方剂系列之祛痰剂

凡以消除痰涎作用为主,用于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为祛痰剂。属于“八法”中“消法”的范畴。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留滞于脏腑、经络、肢体而致病。《医方集解》云:“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痰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饮食失节、七情内伤等致使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酿湿成痰,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肾为成痰之本”“肺为贮痰之器”。依据痰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等。

燥湿化痰剂

适用于湿痰证。代表方如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

二陈汤

茯苓丸

温胆汤

清热化痰剂

适用于热痰证。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滚痰丸

润燥化痰剂

适用于燥痰证。代表方如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散

温化寒痰剂

适用于寒痰病证。代表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治风化痰剂

适用于风痰证。代表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定痫丸

痰随气而升降流行,气滞则痰聚,气顺则痰消。诚如庞安常所言:“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祛痰剂中常配伍理气药。至于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者,又常结合软坚散结之品,随其虚实寒热而调之。应用祛痰剂时,首先应辨别痰证之性质,分清寒热燥湿之不同而选用相应的方剂;对于咳嗽痰黏难咯或有咳血倾向者,则不宜应用辛温燥烈之剂,以免引起咳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总的来说,中医方剂中的祛痰剂不仅注重祛除痰浊,更注重整体调理。在使用时,我们应遵循医嘱,并结合自身生活习惯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学方剂系列之祛暑剂

图学方剂系列之祛湿剂

腧穴常用的定位方法

—THE END —

更多医学知识分享,请点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方剂   燥湿   津液   贝母   半夏   白术   寒热   天麻   茯苓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