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柏林事件:靠空运养活250万人近1年,美苏对峙究竟在争什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德国作为被占领国在重大问题上当然没有发言权。

不过,1946年在西方占领区成立了基督教民主党,其领导人就是后来第一任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另外,原来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也恢复了活动,其领导人是舒马赫。在向占领国力争德国人的权益上,二者一致。但是德国夹在东西方对峙之间,在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上,二者态度不同。

舒马赫倾向于中立,而阿登纳从一开始就表明:

在两大集团之间采取中立态度是不现实的,唯一的道路是一边倒向西方。

所以阿登纳在参加占领区咨询委员会的工作中,一直对美国的政策予以配合和支持。

美国从一开始就支持基民党。阿登纳成为著名的亲美派(英国开始支持社民党更多)。

阿登纳“毫不动摇地明确表示皈依西方国家”,以此来消除这些国家对德国的不信任,在这一基础上,尽量陈述德国人的要求,争取德国自主权。


当然,在鲁尔、萨尔以及赔偿等问题上,阿登纳不同意盟国的决定,但这是他无可奈何的。


1、苏联的政策和封锁柏林事件


在西方紧锣密鼓地扶植西德的同时,苏联实际上也在东占区积极行动。

1946年4月,在苏联推动下,苏占区的原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原德国共产党合并,称“德国统一社会党”,以后苏联占领当局就依靠这个党进行工作。

1947年6月,苏占区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

12月6日在东柏林召开了“第一次德国人民争取统一和正义和平代表大会”,选出了主要由统一杜会党成员组成的常务委员会。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对正在伦敦举行的外长会议施加压力。

苏联曾建议派大会代表威廉·皮克和格罗提渥到伦敦向四国外长表达意见,遭其他三国拒绝。

与1948年伦敦六国会议同时,苏联在莫斯科举行了苏、捷、波、南外长会议,对西方单方面讨论德国问题进行谴责。

2月,苏联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苏管区出席德国人的集会。

3月20日,苏联驻柏林盟军管制委员会首席代表,当时任委员会主席的索科洛夫斯基将军宣布,由于西方国家破坏了对德问题的四国协商的安排,盟国管制委员会已不是一个治理机构,决定无限期延期。

同时,苏方通知美国,自4月1日起,苏方将检查所有通过苏占区到西柏林的美国人的证件,并检查所有货运和除私人行李外的一切物品。


苏联开始对通往柏林的铁路和公路进行断断续续的限制,特别对军用运输一步步加紧限制。

6月18日,美、英、法以制止通货膨胀为由,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6月19日,苏联即发表声明:大柏林在苏占区内,经济上是苏占区一部分,为“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进行“交通管制”。

这实际上是封锁了通向柏林的全部水陆交通。

6月23日,苏联宣布在大柏林发行东德马克(即D记马克)。但是西柏林的西方占领当局指令东德马克只适用于东柏林。

当天柏林市议会经过激烈争论,通过决议:苏联军事长官的命令只适用于东柏林。

自6月24日起,西德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完全中断,长达11个月的封锁开始了。


2、美苏的外交战


英、美方面立即采取反措施,中断了运往苏占区的煤、钢,并拒绝了苏联向西柏林供应粮食等必需品的建议,开始对西柏林进行空运。西方认为苏联处心积虑地要把西方赶出西柏林。

早在4月30日,马歇尔就发表强硬声明,表示美国“打算在柏林呆下去,并将以武力对付武力”。

此时英、法也相继发表要留在柏林的声明。

美国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在内阁会议上提出过几种政策选择,其中包括撤出柏林以免正面冲突。

不过杜鲁门很快就在6月28日裁决,必须留在柏林,这点无须讨论。

根据这一基本方针,美国采取了几项措施:

(1)下决心调动运输机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空运,包括用飞机运大量的过冬燃料的空前创举,运输力量绝大部分靠美国,英国提供了少量飞机,法国则一架飞机也没有。


(2)经英国同意,除向德国派B-29轰炸机外,还将有两个大队共60架B-29作为赠予,派往英国,这也是美国在英国建立战略空军基地的开始。B-29就是用于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

实际上赠给英国的轰炸机未经改装,不能携带原子弹,但外界并不知道其中的区别,其威慑作用是可以想见的。这些飞机于7月17日、18日两天抵达英国。

(3)不放弃外交交涉,试探妥协的可能性。

英、法一直主张在西柏林流通货币问题上可以让步。美国勉强同意,曾对苏方提出过以此来换取取消封锁。

但是美国坚持要参与共同管制柏林的货币,为苏方所拒绝。苏联还提出要西方停止执行“伦敦协议”关于建立西德政府的计划。

8月3日,西方三国大使直接会见了斯大林;8月23日美国大使史密斯又单独会见斯大林。斯大林的态度很和解。

但是在四国外长和占领军事长官之间频繁的会晤中,在具体问题上始终达不成协议。事实是双方都不愿把谈判的大门封死,但在根本问题上立场无接近希望。

9月4日,索科洛夫斯基宣布苏联空军准备进行演习,其范围包括“空中走廊”。

这样,局势更为紧张。法国特别害怕卷入战争,在冒战争风险和放弃柏林之间,它宁愿选择后者。美国在安抚盟国的同时,坚持强硬立场。它仍然两手并用。

9月13日,国防部长福莱斯特在一次白宫会议上,向总统转述了前几天范登堡向马歇尔提出的问题:现在需要做出决定,一旦柏林发生战事,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可以用原子弹。

杜鲁门的回答是:

他祈祷上帝自己不必作出这样的决定,但是对他在必要时会这样做不要有任何怀疑。

由于福莱斯特对舆论反应如何仍无把握,第二天晚上,由《华盛顿邮报》社长菲利浦·格兰姆,出面邀请其他19家报纸社长和主编在家里聚会,听取马歇尔、福莱斯特、布莱德雷、罗维特和波伦介绍柏林危机。

在场者一致的看法是:

如果发生战争,美国人民将一致拥护使用原子弹,甚至认为当前对苏联的不耐烦情绪,美国公众已超过华盛顿决策者。


3、安理会的交锋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继续同苏联政府进行照会战,并说服了英、法,于10月4日将这个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10月22日安理会六个非常任理事国提出一项提案,要求立即撤消柏林通道的所有交通限制,由四国军事长官举行会晤,按照莫斯科协定解决柏林货币统一问题,最后举行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整个德国悬而未决的问题。

美国代表立即表示接受,苏联投票否决。另外,在联大主席和秘书长发起下,邀请了一些国家的财经专家在日内瓦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有关柏林货币和贸易问题,最后无结果,于1949年2月宣布解散。

在1948年8、9月间,在柏林苏占区和英占区都举行了市议会会议,都发生了由对方支持的群众示威和冲会场事件。

最后,东柏林的亲西方政党都退到西柏林。

11月30日东柏林举行“特别议会会议”,成立市政府,统一社会党人弗里茨·埃伯特被选为市长;12月5日,西柏林也举行选举,建立市议会和市政府,路透当选为市长。

双方都声称自己的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柏林市政府。苏联和西方国家各自承认一方。柏林正式分裂。


4、解除封锁,两个德国正式


成立在封锁柏林事件中,苏联事实上也一直留有余地,始终没有干扰空中走廊,西方的空运得以畅行无阻,经受了满足寒冬大量燃料需求的考验。

僵持到1949年1月,出现转机。


1月31日,莫斯科发表斯大林答美国国际新闻社分杜社长金斯伯利·史密斯问。

其中关于柏林问题,记者问,如果西方三国同意把单独建立西德推迟到关于德国问题的四国外长会议召开之时,苏联是否同意取消封锁?

斯大林的回答是,如果满足这个条件,“苏联政府不认为取消运输限制有什么障碍。但是,同时要取消三大国所实施的运输和贸易的限制”。

美国立即注意到,这是苏联第一次没有把这个问题同货币问题联在一起。

2月2日,刚上任的国务卿艾奇逊在记者招待会上婉转地表示:

苏联如有建议,最好是通过其他渠道,而不要用同新闻界谈话的方式。

接着他指示驻联合国代表杰塞普在私下闲聊中问苏联代表马立克:斯大林未提货币问题是否出于偶然,马立克答称不知道。

杰塞普请他查明这个问题。过了一个多月,于3月14日,马立克突然专门约见杰塞普,告诉他这一“省略”不是偶然,货币问题可以在外长会议上讨论。

3月21日,马立克从莫斯科回纽约,与杰塞普达成谅解;双方确定外长会议日期,苏联即可取消封锁,西方则推迟西德政府的筹建工作。

之后,双方又经过多次折中,终于在5月5日在四国首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自5月12日起取消东西德之间的一切交通和贸易限制;于5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

但是就在5月12日,西占区三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了“基本法”,公布了“占领法规”。

围绕柏林的封锁和反封锁斗争,实质上是美苏在中欧的一次力量和意志的较量。

在美国看来,苏联此举主要是企图把西方赶出柏林。


如果没有美国的坚持,英、法是无力也没有决心顶下去的。在此过程中双方都采取过边缘政策,但事实上都适可而止,避免了正面冲突。

美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共飞行19.5万余航次,空运了140余万吨物资,花费2.5亿美元。

美国凭借雄厚的物力、暂时的原子弹垄断,以及“杜鲁门主义”之后国内的反苏情绪,坚持了强硬政策,在这一回合中取得了胜利。

洛维特在一次同福莱斯特的谈话中说,苏联在三个方面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对“美国人的决心、空运能力和西欧人的脾气”都估计过低。

苏联方面虽然未能把西方赶出柏林,在此期间也基本上完成了建立东德政权的步骤。

1948年8月和12月举行了第三、四次苏占区德国人民代表大会,起草了宪法,定国号为“人民共和国”。

11月30日,东柏林成立了柏林政府。再加上已经发行“D记马克”,东德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已具备与其他东欧国家相同的体制。

苏联封锁柏林表面上赢得了西方同意重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和约,但无实际意义,会议是注定要失败的。

巴黎会议从5月23日开到6月20日。

双方相持不下,苏联坚持建立全德国务会议,作为全德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核心,四国联合提出对德和约草案;西方坚持建立“最高委员会”,东占区接受西占区的“基本法”与“占领法规”,在这基础上建立全德“联邦政府”。

实质是各方都要以自己这方来统一德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巴黎四国外长会议宣告彻底失败。


此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8月20日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0月7日宣告成立。

从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二,东西德各自纳入东西方两大阵营。柏林问题时起时伏,成为东西方紧张关系的一个根源。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东德   杜鲁门   斯大林   西柏林   苏联   德国   英国   外长   美国   事件   美苏   会议   柏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