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本科化,风口在何方?

外卖本科化,风口在何方?



广州美团已经满员,本科率也接近30%,更是有人戏谑道:“外卖已经是知识密集型行业。”

评论里一部分人说这就是“人才浪费”,但是另一部分人也说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不啃老,不躺平,还有个工作能挣钱,这就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

虽然无奈,但是选择接受,也只能是唯一的现实了。

这样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广东外卖员,江苏电子厂,天津机械厂,北京保安?

难道一切在此刻形成了闭环?

咸鱼再也翻不了身?

下一个风口到底在哪里?



一 风口是等来的

马云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在商界封神的只有马云一个人。

因为马云拿到的才是普通人的剧本,其他同时代大佬的剧本,随便拿出一个都是网文小说一般的存在。

其他大佬的剧本:高学历,家里有钱或者有权,老婆家也有钱或者有权,最穷的时候也是以万为单位计量金钱的。

马云的剧本:普通学历,父母都是搞艺术的,老爸虽说也有一官半职,但是跟其他大佬相比根本不够看。毕业之后当了英语老师,最穷的时候摆地摊儿。

可能马云的剧本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但是这已经是最贴近普通人的剧本了,其他大佬的剧本更是天方夜谭。

那么为啥马云被封神,仅仅是因为马云比别的大佬出身更低吗?

这里就要提到熵增定律了。

熵增定律简单来讲就是混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增加,直到这个载体无法承受这些混乱。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逆熵增,熵可以简单理解为混乱,为了应对熵增,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方法尽可能的做逆熵增。

举个例子,高中生三年最大的任务就是考上大学,能考多好考多好,假设高中生必须要考上清华北大,那么就需要寻找方法来应对这个任务。

应对这个任务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除了氪金方面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一型的学生,一种是综合型的学生。

综合型的学生走高考路线考上清华北大,专一型的学生走竞赛直接保送清华北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成功,那么这两种方式都是逆熵增。



大佬们无非就是这两者二选一,拼多多就是综合型选手,四面出击,积极内卷,网易就是专一型选手,专注游戏,等待时机。(虽然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前天股价大跌,但是长期来看网易的游戏业务还是很牛的。)

马云就是专一型选手,他没有成功之前专在了英语,可以说没有英语就不会认识那对澳洲的夫妇,自然也没有了后面的故事。

创业期间遇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他就去摆地摊,后来有人发现摆地摊比创业挣钱,但是马云依旧选择用摆地摊赚的钱创业。

在逆熵增上,马云选择了专攻一门,于是马云才能成功,所谓风口无非就是别人成功了,其他人眼看着别人成功自己却错过了,这就是风口,而马云的起点相较于其他大佬来说确实是低,所以他就被推上了神坛。

不过退一步说,假如当年澳洲的那对夫妇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主动上去搭话吗?先不说会不会去搭话,那个时候又有谁会认真的对待英语呢?

风口在哪里?

风口就在这里。

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业务只做一门,风口自然会来。

可能有人会觉得就因为马云不是综合型人才,所以专一型人才一定能成功了?

那马云为啥不是综合型人才呢?

因为他实力不够,简单来说就是起点低,没有太多钱,折腾不起。






二 咸鱼不翻身的背后

大家都知道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但是大家也可以想一想,社会的有效供给是否足够呢?

答案同样是不足。

本科毕业为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啥不是进厂就是送外卖?

一方面是没有需求,另一方面是供给质量太差。

目前普遍的现象就是普通大学不教真东西,学生也不学,觉得上了大学了就行了,周围的人玩我也玩。

好一点的大学倒是教真东西,但是普通人学不会,没有基础,也没有希望,很多人其实都是在迷茫中度过的,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对于未来也没想那么多。

看着周围的人谈对象,那我也就谈一个,看着别人考研我也就跟着考,看着别人考公我也就考,最后兜兜转转一圈下来,自己也不知道干了点啥。

为啥现在的供给质量如此低下?

本质来说是教育出问题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提升并不挂钩,应试教育看似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其实冥冥中早已标好了价码,在物质层面上升的同时,思想层面却是下降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会觉得今天的局面是因为内卷化太严重,那么是什么导致内卷严重呢?

无非就是蛋糕小,分蛋糕的人多。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蛋糕小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70后80后传下来的。

那么70后80后为啥会有这个概念?

用经济术语来讲是对未来预期看好。

70后80后为啥会看好未来?



因为他们连续吃了两个红利,一个是上学带来的红利,一个是房地产的红利。

上了学,出来就分配工作,虽说后来不包分配了,但是即便是大专学历找一个有编制的工作还是绰绰有余的,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可能觉得卖茶叶蛋的都比自己挣得多,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买房子,有编制的人可以贷好多钱,买房子也不是只买一套,大部分是两套以上,经济学中称之为加杠杆,而平时卖茶叶蛋的人,看着挣得多,但是根本不敢贷款。

随着时间推移,房地产市场火热,眼看着自己的投入就有了回报,即便是房价有小幅下跌,但是自己当年买的更便宜,总算下来还是赢麻了。

于是70后80后对于未来预期总体还是看好的,在这批人的观念中,房子可以一直买,房产不但保值,而且涨的还比黄金快,杠杆也就可以无限的加。

可是殊不知,这批人并不是因为上学和投资房产所以就混了一个相对差不多的人生,而是他们选择上学,选择投资房产,才造就了他们现在的生活。

换句话来说,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上学,选择房地产,恰好这两个是红利,而同时期也有人炒股,有人开矿,但是大多数人都赔了,成就70后80后的不是上学和投资房产本身,而是选择去上学,选择投资房产。

但是长期在体制内的人,不到社会上谋生活,仅靠网络了解世界,终归是不切实际的,落后的。基于错误的认知,70后80后给下一代灌输的思想就是蛋糕越来越小了,今后竞争的人会越来越多,要是不努力,以后你将一无所有。

于是在这样的思潮下,许许多多的人加入内卷大军,内卷化前期还可以承受,但是越是到后期内卷越发严重,每个人都被教育要向前跑,不许停,跌倒了,腿断了,这也不碍事儿,哪怕是爬也要爬过去,爬过去就好了。

可是当大家真的过去之后,狂热的情绪褪去,却又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教育的影响和圈子的影响相互交织,从而让一个人的思想变得畸形,以至于最后意外发生时,很多人没有丝毫的抵御能力,因为在大家的意识中,一切就应该是考大学,上班,买房子,等着房子涨价,自己变成成功人士。

直到今年多家房地产公司爆雷,70后80后懵了,很多人来不及找接盘侠就已经被套牢了,可以说房地产爆雷直接推翻了很多70后80后固有的思想信仰,但是更多的是恐慌,因为时代变了,而自己的下一代依旧接受的是自己失败过的思想。

历史上东北下岗潮就是一次警示,但是在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又有谁还记得呢?

上一辈长期以来的利好心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在下一代,而下一代一直都是被安排好了的,突然有天把拐杖给拿走了,下一代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大多数人会摔倒,只有少数人能爬起来继续向前奔跑。



三 一切都闭环了吗?

目前还没有,不过很快了,虽说一个事物消失的时候还会带来很多新的东西,俗称“鲸落万物生”,但是整个社会的容纳度是有限的。

下一个风口是人工智能,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但是绝对不是让你去买科技股,尤其是算力算法这块的股票,目前最好别碰。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下岗潮只会进一步加速,在人工智能来临之前,应该想好还有哪些方面,人工智能并不能暂时取代,可以利用浪潮来临之前的时间差,专攻一门,或赚取足够的财富,或在浪潮来临时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能力来进行一个缓冲。

科技的发展绝对不是取代马车夫的工作,他只是把马儿取代了,马儿可以变成内燃机,而马车夫也可以变成司机。

打破闭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推翻过去的思想,建立新的思想,从而能够更快融入新世界的圈子。

如果父母不是很成功的人,那么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听他们的话,尤其是在人生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他们所能给你的只有失败的教训,没有成功的经验,而成功需要的不是教训而是经验。

这里指的成功,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方面是地位,另一方面是金钱,上了这么多年学,又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成功不成功,大家其实也明白。

同样自己的下一代只要不犯原则上的错误,其实也不需要灌输过多主观性的思想,现在终将成为过去,未来才有可能成功。

很多人觉得也可以通过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其实在无法有效来提升自己的时候,也可以尽最大可能去积累财富,拥有足够的财富,即便是世界末日来临,依旧可以保持生活富足。

只不过生意分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看的见的生意赚的是辛苦钱,而看不见的生意只是交换钱,从来不赚钱。

看得见的生意都是一点一点从看不见的生意变化而来的,不过很多人一开始就做看得见的生意,最后也没挣什么钱,其实大部分人更适合看不见的生意,没有风险哪有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风口   外卖   大佬   闭环   人工智能   红利   剧本   本科   生意   思想   工作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