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吃紧愈演愈烈,这两个现象却全国普遍,花钱大手大脚

近年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地方财政吃紧已经变成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愈演愈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纵观地方发展模式,不难发现,这两个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成为了地方财政面临严重压力的主要原因。

一、两大现象导致地方财政吃紧

过度依赖土地政策、忽视财政结构的合理性,是地方财政存在的第一个普遍现象。

据国家国土资源部数据统计,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占比,普遍超过40%,有些年份甚至占比达到70%。

从整个财政结构得构成来看,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有着很多弊端。

很多地方没有完善的土地使用规划和资金预算,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首要说明的就是房产业。有些城市土地资源比较稀缺,这就让土地在交易中疯狂溢价,溢价的直接后果就是房价高昂。

大量的资本看到了这其中的利益,资金过度转向房产,这样无疑就会削弱对其他实体经济的投资份额,导致整个经济结构的失衡。

尤其是目前不少城市,在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依旧没有尝试摆脱土地政策的依赖。

从商品房开发转向盲目建设代表城市形象的各种建筑物、游玩娱乐场所开展旅游业等等。

有的因为后续资金不足,导致项目无疾而终,亏损连连;有的因为发行地方债,项目停滞导致债务累累。

因为没有走出房产的“圈圈”,也就难以将眼光放到其他产业项目上。地方寄希望于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吸引其他产业及项目的投资。

对大环境缺乏敏锐和判断,以及思想上的懈怠,或者说是安于现状,无法激发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对财政结构的缺乏规划,也让很多城市在建设与发展上,产生过度投资的现象。直白点说“就是只知道花钱,不知道生钱”。

地方财政普遍存在的第二个现象,要属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这些年在网络上曝光了不少“面子工程”。某某单位大楼建造的金碧辉煌、某某行政大楼建设耗资多少亿等等...

大手大脚花钱诞生的所谓的“面子工程”,造成财政资金的过度浪费。一幢过分高大上的办公大楼,并不能为地方经济带来益处,反而会引起百姓的逆反心理。

还有的城市为了平衡财政收支,抱着“懈怠”的态度,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抹杀了,经济发展的本该有的活力。

前面说的扩大财政支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扩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大规模借债,用于财政支出的同时,同样也是以此来填补财政缺口。

发行地方债虽说是正常的行为,但是如果超出财政可控的范围,那往往就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这个问题对于城市发展和地方百姓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旦失衡过度,给地方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难以想象的风险。人们生活和工作也会受此牵连,影响工资发放、物价水平等等。

地方财政没钱了,会对我们普通民众,造成哪些实质性影响呢?

二、地方财政吃紧的不利影响

最直接的便是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一些依赖政府补贴的企业,一旦失去了财政补贴,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营。而这些企业大多关系到民生,他们的停滞,人们的日常生活必然受到牵连。

除了影响到百姓生活,对百姓的心理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地方把资金用到了“面子工程”,或是制定一些超出百姓承受范围的“财政政策”,让百姓承受了额外的经济压力,这些都会大大加深社会矛盾,隐患之大不言而言。

再往长远的看,过度依赖土地政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只会让经济的发展陷入“死胡同”。经济发展真正的动力是各产业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短期的快速增长和提前透支。

地方经济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摆脱急功近利的思维,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是能获得长远进步的关键。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出牢笼

我们国家的经济腾飞,必须要坚定地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在这个大方针的指导下,地方政府需要抓紧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将目光放得更远。在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多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多样化,带动就业,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环境。

只有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同样,只有让百姓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刺激带动经济的发展。

加强对土地政策的监管,挖掘并支持新兴产业,给地方经济丰富多样化的增长点,刺激市场内在活力,带动老百姓的消费热情,都是未来地方财政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吃紧   地方财政   现象   大手大脚   愈演愈烈   地方政府   财政   土地   百姓   地方   城市   经济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