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凑70块供他创业,赚百亿后开飞机回村,给老人发千万红包

#文章首发挑战赛#

2019年春节刚过,仪陇县丁字桥镇天空就连续几天飞着直升飞机,飞机外边贴着“向家乡父老乡亲拜年”的标语,人人都体会了一把乘飞机的乐趣。此外一连几天大戏,席面,每家每户都被送冰箱、空调等家电,最关键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红包,少的有2000元,多的发5万现金红包

而发钱人就是郑大清,1985年,乡亲们凑了70块钱供他创业,多年后,郑大清成了百亿富豪,但他没有忘记乡亲们,修桥铺路捐学校。这不春节刚过,郑大清就带着数百万现金,冰箱、空调等家电回馈给上了年纪的老乡。而且天空还有许多人一辈子没见过的直升飞机,让乡亲们体验一把。这一次,郑大清给乡亲们发红包家电一共耗费了千万

郑大清究竟是如何通过70元白手起家成为百亿富豪的?他又是如何回馈家乡的?

经历造就坚韧品性


1959年,郑大清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的丁字桥镇,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家里已经有了几个孩子,郑大清的出生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所以郑大清小时候常常吃不饱饭,整个人也呆呆的,看起来不太聪明。

那时乡里乡亲和睦,联系密切,郑大清在村里人的关爱与接济下逐渐长大。1977年郑大清选择了参军入伍。成长的艰辛使得郑大清很是能吃苦耐劳,入伍后艰苦训练,成为第一个被全团嘉奖的新兵,1978年,郑大清就被提拔为了班长,同年带领全班获得集体三等功。


这些足以说明郑大清的能力,部队的生活虽然苦,但是却也磨炼了郑大清的意志。近10年年的军旅生活也塑造了他坚强刚毅的心性。

1986年,郑大清光荣退伍,又回到了家乡丁字桥村,回到家乡后的郑大清并没停下发展自己的脚步,他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正在席卷全国,这阵春风扫过的地方都焕然一新,于是他心中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他想要去新疆建设一番事业,可是那时家里的贫困状况没有得到缓解,家人虽然支持他的想法,但没有资金支持他闯出去,哪怕是七十块的路费都无能为力。于是郑大清的父亲带着他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借。

乡亲们在听说了郑大清想要出去闯荡一番的想法后,纷纷表示支持,那个年代村里人的家里也都没有多少积蓄,可都向郑大清伸出了援手,最终在村民的资助下,郑大清凑齐了七十元路费,就这样,郑大清走出了大山,踏上了新疆的土地。

创业之路的无数坎坷


初来新疆的郑大清几乎是身无分文的,七十元的路费所剩无几,所以他只能先干起最底层的工作,就是去建筑工地打工。


郑大清在部队当过兵,所以身体素质很好,干活也比其他人更卖力,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他给家人寄去打工的工资,自己也留了一部分生活。

虽然在工地打工赚得也足够给家人改善生活,但是郑大清不满足于这些,在闲暇之余他总会买来一些有关于建筑的书自己看自己学,少年时辍学和当兵的经历让他意识到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


在第一年他赚到了两千多元,这在80年代已经算是不小的一笔钱,他还交代父亲将当年他向村民借来的七十元一一还回去,在村里人都认为他会继续在工地打工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自己单干。


他召集了一批工友,还集结了家乡里的几个青壮年,结合自己自学的建筑知识,给人包工程,自己做了包工头,开始了他真正的创业。

很快,第一个项目便到手了,充满激情的一批人辛辛苦苦了一年时间将工程尽心尽力地完成,就在众人欢欢喜喜地等着项目款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个老板卷钱跑路了。


这对于郑大清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自己背上了债务是小事,可他连累父老乡亲和工友一同受苦,这让郑大清的良心难安,多重压力逼迫下的郑大清差点选择卧轨轻生。


但是他的父老乡亲和工友们都很信任他,还是决定跟着他干,而郑大清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再一次重振斗志,到处为了新的项目奔波。而团队里的众人抱团取暖,每日咸菜馒头清水,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郑大清和伙伴就这样慢慢熬过了那个寒冬,迎来了春天。

1987年,新疆一家工厂将十三万的工程交给郑大清,这也是他人生迎来转机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让郑大清和兄弟们第一次赚到了大钱,看见了前路的曙光。

回馈家乡发千万现金红包


自此之后,郑大清越干越顺,虽然这中途他也走了不少歪路,投资开办的一家商场和煤矿都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他也背上了巨额债务,但每一次他都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成功解决风波和问题,用他的勇敢和机智去应对各种挑战。


他身边跟着他从乡里出来干活的一帮乡亲也一直追随着他,从来没有因为郑大清面临困境就因此离开他,大家聚在一起度过难关,这也是郑大清对乡亲们一直怀有感恩的原因之一

直到1995年,郑大清正式成立了新疆天地集团,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他从当年那个穷小伙摇身一变成为著名企业家。1998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郑大清拿着所有积蓄,修建了“东方100大厦”,仅用9个月,就完工,一时间郑大清名声大噪。之后,郑大清的事业走上了快车道,天地集团成为当地著名民企,郑大清也多次登上富豪榜单。


功成名就的郑大清却并没有忘记家乡,因为他的心中永远怀着对当年丁字桥村帮助他的父老乡亲和他一路走来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之情。他一直做慈善以回馈乡里和社会。

2001年,郑大清向家乡仪陇县捐款700万,为全县修了75座慈母桥,捐献了5所希望小学,还投资3亿建设了纳米晶硅生产厂,到2006年,郑大清在教育慈善上,一共捐款了2070万,位列胡润慈善富豪榜第38位。


此外,当年帮助过的乡亲们,郑大清设立了养老基金,超过60岁的,每月领150到200养老金,一直到现在,已经发放了上千万。记者采访郑大清时,他说:

一个企业做大了,其实就是社会的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社会,所以理所当然也要回报给社会。比起其他慈善家我还差得远。我不过是尽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企业家找回缺失的道德与信仰,找回丢失的恻隐之心,找回陨落的慈善文化。

没错,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许正是这份信念,才让郑大清能够坚持不懈的做慈善和公益2019年春节,郑大清再次回馈家乡。

从正月初五开始一连数天,在镇上的广场唱大戏,摆大席,在丁字桥村大摆宴席,用上当地最高规格的宴席标准,这次回乡郑大清租借一架直升飞机回乡,还带来了价值三百多万的家电,给每一户村民都换上了最新的家电,看着新电视和新冰箱等等家用电器被搬进家里,乡亲们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他开回来的这架直升飞机并非是他用来炫耀的,而是开回来让自己的父老乡亲体验坐飞机的感觉。本来他打算包机让村里老人坐飞机去旅游,但考虑到有些老人不适合长途飞行,他就想着用直升机的方式让老人们在上空领略一下丁字桥村的美景。

村里很多老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坐上一次飞机,这一次,郑大清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即使是年过七旬也能借着这一次经历获得新奇体验。

在上飞机前他还安排了专门的医护人员为老人检查身体,防止老人在高空飞行时身体出现问题。不仅如此,在宴会上他还给每个赴宴的乡亲献上“大菜”——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现金红包!当年的欠款他早已还清,现在的红包是他依旧感恩和感谢帮助他的人的证明。

就连乡亲们都没想到,当年他们一元两元给郑大清凑路费,郑大清居然给他们发几万的红包,少则2000元,多的有五六万,这堪比一个成年男子的年收入了。这些年来,郑大清为家乡修桥铺路建学校,还建厂,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然而郑大清给乡亲们发红包的短视频被发布后,引起网络热议,不少人认为郑大清时为了炒作,说这话的人不知道抱着什么心理,做慈善做公益回馈家乡这算炒作吗?这应该是社会责任,这是正能量,应该大力宣传,大力弘扬。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支持郑大清,认为郑大清不忘本,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好样的。当年乡亲们帮助郑大清,如今郑大清回馈乡亲,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共同富裕,真正的企业家慈善家的责任所在

面对网络上的流言蜚语,郑大清很平淡表示: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自郑大清身价过亿后他甚至没有换过电话号码,因为他怕曾经的朋友有事拜托他帮忙找不到他,他从没因为有了钱就忘根忘本,而是永远在心中怀着感恩和慈悲的心意,为家乡和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郑大清,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小伙子,在功成名就后还能再回到山里,回到自己热爱的故乡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不忘根本,心怀人民与感恩,这种优秀品质是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也应该成为创业者们的标杆和模范,为社会创造更多优秀的企业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许多如同郑大清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红包   父老乡亲   家电   新疆   乡亲   村里   村民   慈善   企业家   家乡   飞机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