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王族“礼亲王族”,荣耀京城278年,与大清有始有终

明朝对辽东地区的女真族采取“抑强扶弱”的策略,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与海西女真,而这三大部落又分为若干个小部落。若是哪个部落实力变强,明廷便会派兵前去压制,但若是哪个部落变弱,明廷便会去扶持。

正是在这样的策略下,辽东地区的女真各部一直没有对明廷造成什么威胁。

也正是在这样的策略下,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死在了古勒城的战火之中。这一年努尔哈赤25岁,得知祖、父的死非常悲痛,便直接靠着十三副甲胄起义,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先是将整个建州女真统一,之后又吞并了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统一整个女真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自称为大汗。

在努尔哈赤建功立业过程中,他的嫡次子代善是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开国功臣。

1607年,代善在接来归部众的时候,大败乌拉部被封为“古英巴图鲁”(勇士之最);在整个大清,古英巴图鲁称号只出现过这一次,可见太祖对代善有多重视。

之后跟随父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而且代善有勇有谋,靠谋略取胜。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代善封和硕贝勒,位居“四大贝勒”之后,人称大贝勒。其实代善之上还有嫡长子褚英,只是褚英狭隘自私,虽战功赫赫,但是与五大臣、四大贝勒不和,所以被废,三年后处死。没有了褚英,代善便是名副其实的大贝勒(相当于亲王)。

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亲自率领两万人前往抚顺,代善跟随父汗一起出征。但是在路上突降大雨,努尔哈赤便想要放弃,但代善不赞同,对父汗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明朝的边境,明廷必然已经知道我们出征的事情,若此时因为下雨就返回,后患无穷。士兵们都带着雨具,我们可以继续前行;更何况下大雨敌军必然会放松,正好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

努尔哈赤听从代善的建议突将抚顺,明军被打的措手不及,明将李永芳投降。后金军首战告捷,紧接着代善奋勇杀敌又立下了一大功。

1619年努尔哈赤带兵攻打海西女真最后一个存在的部落叶赫部,代善奉父汗之命驻守夹哈关。正是因为努尔哈赤听取代善的建议,后金军取得了萨尔浒之战大捷。

之后代善又跟随父汗攻打开原,攻打叶赫,都取得了战功。

本来在嫡长子褚英被废后,代善被封为太子帮助努尔哈赤处理朝政;但是因为代善与父汗的第四位大妃之间有些暧昧不清,再加上代善听信继妃的话虐待自己的长子与次子(非继妃所生),努尔哈赤便直接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之后代善便与皇太极一样位居“四大贝勒”。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其实很有希望争夺汗位;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此时的后金内忧外患代善并没有信心能应对这些残局,更何况自己的儿子萨哈廉与岳托都劝说自己支持皇太极,代善便转而支持皇太极登上大汗之位。

有了代善的支持,皇太极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后金大汗。

并且代善帮助皇太极加强汗权,南面独尊。正是因为代善功不可没,所以在皇太极称帝后将其封为和硕礼亲王,大清的第一位亲王。

而代善的功劳不仅限于此,皇太极突然病逝,皇位由谁来继承又成了一个谜。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谁也不肯让谁,最终不得不将年仅6岁的福临扶上皇位。为了让顺治帝能顺利继位,代善不惜处死了儿子硕托与孙儿阿达礼。在多尔衮摄政期间,也正是因为代善的存在,多尔衮才不敢那么肆无忌惮。

顺治五年代善去世后,多尔衮才敢再进一步,将自己的称呼改为“皇父摄政王”。虽然晚年的代善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备受冷落;但只要代善存在一天,多尔衮便多一个忌惮。

对于大清而言,代善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更是识时务的朝廷重臣。对太宗、顺治两朝皇帝有恩,也正因为如此康熙在病逝前特地嘱托雍正:一定要善待礼亲王后代。

代善是大清第一位礼亲王,死后追谥为“礼烈亲王”。

在代善之后,“礼亲王”爵位又传了9代,一共14人承袭王爵。让“礼亲王王族”成为大清第一王族,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看代善之后都有哪些人承袭王爵,让礼亲王王族与大清有始有终呢?

01第二位礼亲王满达海

满达海是代善的第七个儿子,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所生。可能有人会问:代善共八个儿子,都是嫡福晋所生,为何不让其他的儿子承袭王爵呢?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清朝初期的代善家族非常厉害,不仅代善本人战功赫赫被封和硕亲王,成清朝初期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他的长子岳托靠自己的战功得到了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多罗勤郡王;

第三子萨哈廉是皇太极最喜欢的一个侄儿,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战功赫赫,只可惜去世的太早;若他能多活几年的话,按照皇太极对他的宠爱与重视必定能得到一个铁帽子王爵位,萨哈廉在皇太极称帝时病逝,死后被追封为和硕颖毅亲王。

第四子瓦克达被封多罗郡王爵位,第五子巴喇玛没有爵位,第六子玛占被封辅国公爵位,代善的这三个儿子比较普通,自然没有承袭亲王爵位的资格。

而第二子硕托在顺治帝登基后,想要支持多尔衮争夺皇位,被父亲代善直接处死。

如此一来,满达海便成为最合适的人选继承王爵。而且满达海确实也担得起亲王爵位

1622年满达海出生,1640年满达海年仅19岁的时候便跟随叔叔皇太极围攻锦州;次年满达海凭借战功被封为辅国公。紧接着便跟随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一起攻打松山,满达海与豪格配合地非常好,大破吴三桂所部的明军,吴三桂当天晚上便逃走了。

1641年,满达海又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攻打塔山。

在皇太极病逝前,满达海已经位居督察院从政一职。

顺治帝登基后,满达海跟随一起入关,接连立下战功:

1644年跟随叔叔多尔衮大败李自成的农民军,晋封为贝子

1645年满达海击溃李自成在陕西的兵力部署;

1646年满达海跟随豪格大败张献忠,稳定四川;

1649年,在父亲代善去世的次年,满达海承袭父亲的亲王爵位。

多尔衮去世以后,顺治帝将满达海的礼亲王封号改为巽亲王,让满达海掌管六部之一的吏部

1652年满达海去世,顺治帝赐予其谥号“简”。只不过在满达海去世七年后被顺治帝追责(多尔衮削爵后满达海抢夺其财物),降为贝勒。

正因为满达海被追责,他的儿子也失去了铁帽子王的爵位。

02第三位常阿岱

常阿岱是满达海的长子,是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所生,自然最有资格承袭父亲的亲王爵位。

1652年也就是顺治六年在满达海去世后,顺治帝便下旨准许常阿岱承袭巽亲王爵位。不过在1659年也就是顺治十六年的时候,其父满达海被降为贝勒爵位时,常阿岱自然要跟随一起降成贝勒爵位。更何况常阿岱之所以能承袭亲王爵位,不过是因为他是代善的孙子,并不是因为他建功立业。

而且常阿岱与父亲满达海在摄政王多尔衮在时,并没有坚决拥护顺治帝,所以在顺治帝亲政以后清算了满达海父子二人。

就这样,亲王爵位便转而常阿岱的叔叔祜塞的儿子杰书来承袭。

03第四位杰书

杰书在承袭王爵之前已经是康郡王,所以此时的礼亲王爵位已经改为康亲王爵位。

杰书在康熙一朝立下了不世之功,也是名副其实战功赫赫的亲王:

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除了让安亲王岳乐带兵平定叛乱,还让年仅29岁的康亲王杰书挂帅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耿精忠投降以后,杰书率兵将郑经的部队击败,退回了台湾。就这样杰书将东南沿海的厦门、金门等地收回。

立下赫赫战功的杰书回京城时,康熙亲自前往卢沟桥迎接,此时的杰书已经到达了人生的顶点。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第二次亲政准噶尔的时候,杰书也跟随前往。

康熙三十六年,杰书病逝。

04第五位椿泰

杰书病逝后由其第五子椿泰承袭,椿泰是结束的继福晋董鄂氏所生的嫡子,自然最有资格承袭王爵。椿泰为人非常火大,对待下属很是宽厚。他非常喜欢舞刀弄枪,身手敏捷,能够以一敌十。如此好的身手确实非常适合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只可惜椿泰年仅27岁便病逝了,仅在康亲王爵位上12年的时间。

正是因为椿泰豁达大方的性格,在朝中的人缘很不错,再加上椿泰从不参与九王夺嫡之争,康熙对其非常信任赏识。大学士马齐因为联合朝臣保举皇八子为皇太子,惹得康熙大怒,康熙听从椿泰的建议将马齐革职。

在椿泰正要建功立业的年纪,却突然病逝,实在是可惜。

05第六位崇安

椿泰去世的早,只留下一个儿子。而且在椿泰去世的时候,崇安只有5岁,是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所生。虽然崇安年纪小,但毕竟是椿泰唯一的儿子,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王爵承袭人。康熙四十八年椿泰刚病逝,康熙便下旨让年仅5岁的崇安承袭康亲王爵位。

在康熙朝崇安还未长大成人自然不会建功立业、为朝廷效力;等到雍正朝时崇安也已经到了建功立业的年纪:

雍正四年,21岁的崇安开始掌管汉军镶红旗;

次年监管汉军正红旗以及汉军正蓝旗,一共三旗的事务,可见雍正还是比较信任崇安的。毕竟崇安在康熙晚年因为年龄的缘故从未参与夺嫡之争,雍正可以大胆放心地重用崇安。

也是在这一年,雍正让崇安掌管宗人府的事务。

雍正六年,崇安已经位列议政大臣之列。

但是后来雍正削弱各位旗主王爷的权力,崇安便成了一个闲散的宗室。仅仅闲置了四年,年仅28岁便病逝了。

崇安病逝的时候一共生有三个儿子:

长子年仅2岁夭折

次子雍正五年出生,崇安病逝的时候次子才7岁;

第三子是雍正七年出生,崇安病逝的时候年仅5岁。

雍正对待崇安,并没有康熙对待椿泰那般宠信喜欢,自然不会跟自己的父皇康熙一样让年仅几岁的孩子承袭王爵。便将亲王爵位改由其崇安的四哥、侧福晋萨克达氏所生的巴尔图承袭

06第七位巴尔图

巴尔图在康熙三十二年的时候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算是一位等级比较低的宗室子弟。到了雍正三年,雍正让巴尔图担任宗学副管一职,在弟弟崇安去世后,承袭康亲王爵位。

此时的旗主王爷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权力跟地位,大多时候只是带着家里人参加一些礼仪性的活动。所以巴尔图从雍正晚年到乾隆朝初期,一直都没有参与朝政事务的处理。

乾隆十八年病逝,终年80岁。

巴尔图去世的时候,弟弟崇安的次子与第三子已经长大成人,乾隆便让崇安的次子、侧福晋西林觉罗氏所生的永恩承袭王爵。

07第八位永恩

永恩父亲崇安病逝的时候,永恩因为年纪小并没有直接承袭康亲王爵位,但是雍正给了永恩一个恩典,将年仅7岁的永恩直接册封为贝勒。乾隆十八年,伯父巴尔图去世后,永恩已经27岁,直接承袭康亲王爵位。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正式确定“铁帽子王”的称号,恢复满清初期的铁帽子王称号。乾隆感念礼烈亲王的赫赫战功,将康亲王爵位称呼改回礼亲王,永恩也改为了礼亲王。

永恩一开始也参与朝政的处理,但是因为受到某件事情的牵连后,便不再过问朝政,一心只读圣贤书,沉浸在文学艺术中。

嘉庆十年,永恩病逝,终年79岁。

08第九位昭梿

在父亲永恩病逝后,昭梿便承袭了礼亲王爵位。昭梿受父亲永恩的影响,也一心沉浸在圣贤书中,昭梿所著的《啸亭杂录》流于后世。不过在嘉庆十二年,礼亲王府的一场大火直接烧毁了昭梿的藏书与著作,嘉庆帝赏赐昭梿一万两银子重修王府,而且还赏赐昭梿很多的衣帛。但王府可以重修,那些藏书与著作都付之一炬,实在是可惜。

而且即便是有嘉庆帝给的一万两银子,昭梿的礼亲王府还是穷了下来。

祸不单行,嘉庆十八年,天理教首领林清在嘉庆帝离开京城的时候,趁机攻打紫禁城;昭梿跟其他的王公大臣一起组织兵力进行压制,最终天理教失败,林清被活捉。

按理说昭梿等人立下了大功,理应被嘉奖,但是嘉庆帝刚回到宫里便对王公大臣们一顿训斥:“因循怠玩,以致有此大变”,昭梿等人自然不满,其他的大臣虽然心中有不满但什么都没说,唯独昭梿发了几句牢骚,被有心之人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嘉庆帝。

嘉庆帝虽然生气,但是并没有为难昭梿。

紧接着不久,已经变穷的昭梿为了能够增加王府的收入便想要增加田租。但是朝廷的规定是“永不加赋”,昭梿此举无疑是直接抗旨不尊。管家程幅并不想这样做,昭梿不仅将程幅的家给抄了,而且还对程幅的家人私下里动刑。

昭梿还是觉得不够解气,竟然直接将一瓷瓶砸坏,用瓷瓶的碎片在庄头的脊背上划了一百多道。但昭梿的罪行还不止这些,景安是朝中的尚书,官居一品,但是昭梿竟然将景安直接称为王府的奴才,直接呵斥。如此不尊重朝廷重臣,景安又如何能忍呢?

嘉庆二十年嘉庆帝得知后,新账旧账一起算,将昭梿直接交宗人府圈禁,革除王爵。

一年后昭梿重获自由,虽然在此得到嘉庆帝的启用,但此时的昭梿已经对朝政彻底失去了兴趣,一心沉迷研究文史。

道光九年昭梿病逝,终年53岁。

09第十位麟趾

嘉庆二十年昭梿被革除王爵后,礼亲王爵位便空了出来。嘉庆帝自然不可能让昭梿的儿子承袭爵位,左思右想后在嘉庆二十一年,嘉庆帝选了昭梿的从弟麟趾来承袭王爵,道光元年病逝。麟趾跟祖父永恩、叔叔昭梿一样,喜欢文学,所以并不在朝中为官,在家中专心创作。

10第十一位全龄

按理说麟趾病逝时,礼亲王爵位应当由其子承袭,但是麟趾唯一的儿子锡春在麟趾病逝前便已经去世了,所以只能由其孙全龄承袭礼亲王爵位。

其实全龄承袭王爵的时候,只有5岁。

自然在长大成人之前不可能有所作为,其实在整个道光一朝,全龄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

道光三十年,全龄病逝,年仅35岁。

11第十二位世铎

在世铎之前的五位亲王几乎都没有在朝中有什么作为,到了世铎重新活跃在朝堂之上。而世铎之所以会得到重用,全是因为醇亲王奕譞的缘故。

奕譞是咸丰帝的七弟,道光帝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慈禧的亲妹夫,因为奕譞的嫡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而光绪帝载湉,便是奕譞与婉贞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从同治朝慈禧垂帘听政开始,奕譞成为慈禧的心腹大臣。

而此时的世铎恰好承袭了礼亲王爵位,同治登基后,世铎先后做到了内大臣、宗令等位置上;到了光绪十年,慈禧与恭亲王奕䜣(咸丰帝的六弟,道光帝第六子,有鬼子六之称)之间矛盾突出,慈禧不仅罢免了奕䜣的首席军机大臣之位,而且将所有的军机大臣全部罢免。

但军机处不能空缺,慈禧便让醇亲王奕譞在朝中寻找可用之人。

在奕譞的推荐下,世铎成功入职军机处。

入值军机处的次年,世铎成为首席军机大臣,朝中有什么要紧事都是世铎找奕譞来商议。

光绪十五年18岁的光绪帝大婚,大婚后便开始亲政。世铎便主动向慈禧请辞,但是慈禧并没有答应。六年后慈禧六十大寿时,给世铎亲王双禄。

世铎在慈禧当权时,是所有亲贵中最没有“王爷架子”的一个,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见到礼亲王世铎自然要行礼,没想到世铎也跪下给李莲英行礼,一时间成为朝中大臣们都知道的笑话。而且世铎极为迂腐,世铎的子侄们前往欧洲游历,回来的时候世铎问他们:那些国家也下雪吗?

世铎的子侄听后哈哈大笑:大清跟欧洲都是一个天,自然是一样的。世铎听后沉默不语,可见位高权重的世铎不过是井底之蛙而已。

民国三年病逝,终年72岁。

12帝第十三位、十四位

世铎去世后,尤其长子诚厚承袭王爵;但是诚厚在民国六年便病逝了,因为诚厚喜欢玩刺猬、猫头鹰等生物,所以在当时人们在背后称呼诚厚为“疯王爷”。

诚厚病逝以后,由其堂弟诚堃承袭王爵;民国十八年诚堃病逝。

结语

在满清前期,最起码在雍正六年之前,铁帽子王不仅仅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还拥有实权,参与朝政的处理;所以前几位礼亲王(包括康亲王)不仅建功立业而且战功赫赫,但是自雍正六年开始,旗主王爷的权力大不如前,大多时候只是闲散的宗室王爷。

虽然世铎曾位极人臣,也不过是巴结醇亲王奕譞的缘故。

随着大清王朝的结束,曾经辉煌的清朝第一王族“礼亲王王族”也消失。

在大清铁帽子王的存在并不能单纯地评价好坏,毕竟是历史的产物。在满清初期铁帽子王的存在确实能加强皇权,但这样世袭罔替的爵位继承不过是为了保证满洲贵族的利益,自然是有落后性的;所以辛亥革命爆发后,铁帽子王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自然礼亲王王族,也宣告结束。

#文章首发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贝勒   努尔哈赤   女真   雍正   王爵   荣耀   太极   京城   王族   爵位   有始有终   战功   亲王   清朝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