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代崛起原因:被西方隐藏的太深,难怪二战后会沦为二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柚郿

编辑|t


引言

1414年,欧洲天主教国家召集了一次全球会议,英国作为欧洲国家,自然也参加了。

会上,法国和德国公开贬损英国,认为英国只不过是一个小国,没有资格拥有表决权,更不能够同自己平起平坐。

英国不服气,同法国和德国的梁子也就此结下。

英国代表回国后,把法国和德国的藐视告诉了国王和英国民众,立即激发了英国人奋发图强的斗志。

(英国)

他们立即推进了一系列崛起的举措,不仅让法国和德国惊讶得目瞪口呆,还迅速成为了全球霸主。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英国人做梦都不会想到,二战之后,英国瞬间被美国赶下宝座。

西方学者在解读英国的崛起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宪章、工业革命等等。但是,这些说法都无法说明英国为什么会突然没落,他们究竟隐藏了什么?

(英国地图)

一、疯狂扩张殖民地

你法国和德国瞧不起我英国,我就做给你看看,他们首先把目光瞄向了彼时殖民者的带头大哥西班牙。

1652年5月,英国攻击了荷兰的商船,并把北海和给封锁了。打到第二年8月时,荷兰海军撑不住了,英军一举拿下英吉利海峡。

荷兰咽下这口恶气后,准备等待下一次报复的机会。

(英荷战争开打)

英国还没有因为胜利高兴多久,法国就找上门来了。1756年5月,在梅诺卡岛把英国打得满地找牙。

第二年,英国一举把法国的据点金德纳哥尔和孟加拉抢到了手里,与此同时,英国在1758年把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和加拿大也抢到了手里。

而印度这边的战斗,法国吃了后勤补给的亏,在1760年全面溃败。

(英法殖民地)

战争打到1763年,法国在非洲、北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几乎悉数落入了英国的怀抱,只在印度剩下了5个没有军事力量的贸易点苟延残喘。

七年英法战争以英国大获全胜结束。英国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再次虎视眈眈地盯着荷兰的殖民地。

第一次英荷战争停战协议签订后,英国开始对荷兰得寸进尺,不仅出台了更加苛刻的航海法,还直接把新阿姆斯特丹给抢了。

就这样英荷两个国家从1665年打到1667年,而这时法国却再次乘虚而入,这让英国、荷兰和瑞典背脊发凉。

(英国荷兰海战)

大家立即放弃新仇旧恨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法国。法国可是来者不善,直接把西班牙胖揍一顿,算是给三个国家来了个下马威。

而英国反水,收了法国四十万英镑后,调头就出兵荷兰。四次海战打下来,英国又打输了。

英国失败了后,开始隔三差五找荷兰的岔子,但荷兰一直没有被英国抓住什么把柄。

直到1780年,英国无中生有地说荷兰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从而发动第四次英荷战争,胜利家的姿态抢夺荷兰殖民地。通过英法战争和英荷战争,英国获得了全球最多的殖民地。

(大乱战)

巨大的殖民地市场需求,迫使英国不得不在国内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圈地运动。英国在十五世纪之前也是一个农业国,对外出口以羊毛为主。

欧洲一带在冬天十分寒冷,英国的羊毛越来越畅销,利润庞大。

于是十五世纪70年代,新资本家、新贵族联合旧地主,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圈地运动,

以及用暴力手段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圈地运动,简单来说直接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了事。。

(土地交易)

1688年,詹姆斯二世喜得贵子,原本应该传位给他的女儿玛丽的王位,变成了传位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信仰天主教,女儿信仰国教安立甘宗,这彻底激怒了新贵和资本家。

面对自己的利益被侵害,代表新贵和资本家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决定揭竿而起,推翻詹姆斯二世。

经过保王派、威廉派、辉格党和托利党四大派系的一系列大混战,最终决定建立双王制度和君主立宪制,这样一来,英国腾飞的政治基础也由此奠定。

(詹姆斯二世)

随着英国的资本累积,工业发展之下,对人口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英国的人口实在太少了。因此英国再次遇到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贩卖黑奴赚昧心钱和增加劳动力

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英国继续把贩卖黑奴的老本行发扬光大。

英国的黑奴贩卖活动始于1562年,由霍金斯首先启动,他是一名航海家,后来还专门组建了几内亚公司进行专门运作。

(黑奴)

早期的黑奴贩卖赚不了几个钱,直到英国在加勒比海占领大片殖民地后,利润才开始丰厚起来。

正因为利润诱人,查理一世助力黑奴贸易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建立了起来。

英国爆发内战后,黑奴贸易遭受重创。

战争结束后,黑奴贸易公司再次卷土重来。

(霍金斯)

黑奴贸易的利润太诱人了,这一次,包括爵士、伯爵,甚至公爵在内的王室成员和贵族都加入到了黑奴贸易公司,英国政府为这些公司大开绿灯。

英国的黑奴贸易也达到了整个欧洲的四分之一以上,先后把三百万黑奴贩卖到了美洲等各地的英国殖民地,赚取了数额巨大的暴利。

1698年,英国为了争夺更多的黑奴资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黑奴贸易向全民放开。但是得向政府控制的“皇家非洲冒险者”交保护费。

(在农场没日没夜干活的黑奴)

大量的英国商人涌入,形成了空前繁忙的欧洲、非洲、美洲,再到欧洲的金三角黑奴贸易。

4年后,皇家非洲冒险者已经无法控制大量的黑奴贸易商人,更多的英国人涌入。

在整个黑奴贸易行业,每三个贸易站就有一个是英国的,每卖出三个黑奴,就有两个是英国人卖出的。

英国在大赚特赚黑奴贸易的黑钱时,殖民地印度还为其发掘了另一条暴利行业。

(贩奴船、奴隶贩子和黑人奴隶)

三、贩卖鸦片获取暴利不惜同中国开战

18世纪初,印度的一些瑜伽修习者,在吸食鸦片后,发现能够更好地进入冥想状态。

印度的瑜伽修炼者非常多,对鸦片的需求开始暴增,为了能够满足这个暴增的需求,印度开始大面积种植罂粟。

结果种植得太多了,葡萄牙商人就把印度鸦片贩卖到中国,葡萄牙商人只是赚点小钱,每年也就贩卖个一两百箱。

英国商人在1727年发现了这个商机,也向中国运送贩卖鸦片,最初一年也只有一两百箱。

(大清老百姓吸食鸦片)

1767年,在鸦片发展史上是一个转折点,之前是吞食,每天食用量只有一克左右,不会成瘾。

但是这一年发明了吸食新方式,每天的吸食量开始成倍成倍增长,而且吸食者开始上瘾,对鸦片的需求也成倍成倍地增加。

面对这个利润上百倍的商品,英国可不像葡萄牙那样仅仅满足于只赚点小钱,而是计划把整个产业链都控制起来。

比纳莱斯、比哈尔和麻洼等这些鸦片主产区,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英国就先付款给这里的农户,让他们种植鸦片,收获后,英国公司回收。

(大清子弟整天沉迷于吸食鸦片)

控制住源头后,英国商人前往加尔各答,兴建了一个又一个加工厂。

这些加工厂还特别设立研发部门,对大清子弟喜欢的鸦片口感、浓度等进行研究开发,为他们量身定做产品。

事实上,清廷早在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第三年,就颁布了禁止进口鸦片的政令,英国商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要么暗中走私,要么勾结清廷官员共同倒卖。

到18世纪末,英国向我国贩卖的鸦片,每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千箱左右。

(林则徐销烟)

国人吸收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竟然把原本的贸易顺差,活生生变成了逆差,清廷不得不出手了。

1839年,清廷派遣林则徐到广州清理鸦片,3月份,林则徐开始带入收缴英国商贩的鸦片。6月份,在虎门把收缴上来的20000多箱鸦片当众销毁。

这个把英国政府急坏了,第二年,派出军队同清军打了起来,清军战败,清廷不得不割地赔款。

更为严重的是,英国在中国的鸦片销量暴增,第二年便上升到每年三万多箱,到1855年,竟然达到了六万多箱。

(英国工厂转型生产军用物资)

英国对此仍然不满足,在1856年,联合法国悍然入侵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军队从广州打到南京,再打到北京。

这一次,大清输得太惨了,英法联军不仅烧了圆明园,沙俄还趁火打劫,抢了中国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我们现在国土的整整17%啊!

(旧中国)

四、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轰然倒塌

一个人丧心病狂的时候,离死就不远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通过殖民地扩张、圈地运动、政治改革和工业革命,仅仅24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英国,竟然控制了全球四亿多人和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德国看着肥肠大耳的英国十分不爽。英国竟然利用强大的海上实力,封锁德国。一战在1914年正式开打。战争一开始,英国就把大量民用工业停了下来,集中全国资源生产军用物资。

四年后战争停止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也停止了,而之前围绕军用物资开足马力的钢铁行业更是一命呜呼。

(一战中的英军)

工业的没落直接导致英国的出口腰斩,美国趁此机会把英国赶下了第一贸易大国的宝座。

间接的损失比直接损失更加可怕,英国七成的船只在战争中被打瘫痪。

战后工业成了三脚猫,无法再快速建造补充船只,美日趁机崛起,英国从此失去了海上霸权。

英国在一战中,国内和殖民地地区的英国人,一个有95万多人丧生,这为后来英国内乱埋下了伏笔。

而一战唤醒了很多国家的民族意识,大家纷纷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对英国殖民者地位步步紧逼。

(战争)

英国为了维持战争开销,对内发行了80亿英镑的外债,还借了20亿英镑的外债,而在战前,英国没有一分钱的外债,内债也不过区区6亿多。

当然,毕竟英国控制的殖民地体量在那里摆着,英国战后大势收割殖民地,最终恢复了元气,勉强保住了霸主地位。

只是英国彼时没有想到,小跟班美国不久会把自己的根基连根拔起,让自己轰然倒塌

一战结束时,英法美三国用暴力对付暴力,让德国失去了一成左右的人口和土地。作为战败国,德国不得不咽下这口恶气,但是他们内心却在寻找机会一雪前耻。

(二战三巨头)

1929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德国逮住这个机会,拉拢日本联手老搭档意大利,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期间,英国向美国借了314亿美元。战争结束后,英国希望继续维持殖民地,以此偿还美国的债务。

美国人心里门清,继续维持殖民地,自己还得当英国的跟班。如果废除殖民地,英国将丢失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土地和资源,自己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带头大哥。

(罗斯福)

在美国的号召下,原本在一战时就开始民族觉醒的国家自然纷纷响应,英国就只好乖乖地回到老家。从此,全球霸主易位,英国轰然倒塌,沦为了二流国家。

英国崛起和没落,殖民地的扩张和失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掠夺殖民地,这多少有些原罪,因此,西方国家在描述英国的崛起原因时,只是一味地强调农业革命、政治改革和工业革命的作用。

而把殖民地掠夺这个原因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英国)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圈地运动”为什么没有引起大规模社会动荡?.[OL].2014.09.13.

正确把握早期殖民扩张的几个关键点.人民教育网.2011-07-08 [引用日期2012-12-15]

澎湃新闻.曾经辉煌的英国为何衰退?.[OL].2014.09.13.

观察者网.英国还清19亿英镑一战债务 包含丘吉尔当年所借.[OL].2014.09.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英国   英法   黑奴   荷兰   印度   法国   德国   殖民地   鸦片   战后   近代   原因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