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热,养阴易生湿,燥湿易伤阴,一方甘露饮,养阴祛湿清热!

今天要跟大家讲是阴虚湿热证。多见于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疾病等。

具体有什么症状呢?

阴液亏虚的症状有:口干口苦、燥热盗汗、小便灼痛。

湿热的症状有:头脑昏沉、脸上爱出油、大便不成型、舌苔黄腻,

那两种症状都有,阴虚湿热结合了,为什么特别难治?

因为致病过程复杂

湿热日久不除,热盛伤阴,则阴虚的问题更严重。

阴虚易生内热,本就有湿热,加上阴虚生内热,湿热的问题更严重。

用方也比较困难

阴虚要滋阴补虚,但如果过于滋腻,又容易生湿

湿热要祛湿清热,但如果太过温燥,又容易伤阴

正如张锡纯说的: “欲滋其阴而脾胃易泥,欲健其脾而真阴愈耗,治疗颇为棘手。”


那么这种阴虚湿热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张景岳认为“真水既行,则湿邪自无所容。”

应大胆壮水养阴,真水补足,湿邪就会退散。

也就是说脾虚湿热是标。养阴治本才是关键。

临床上,一般会用甘露饮来调理,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利湿而不伤阴,祛邪邪而不伤正。

有,天冬,麦冬、熟地,生地等十味药组成。

麦冬甘寒可养阴,苦寒可清热,熟地养肾阴肾精,生地清热凉血、

主要针对“阴虚与热”的根本病机

黄芩

若单纯湿热之证,用苦寒的黄连、黄柏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阴虚湿热,药性就太强了,反而会伤阴。

这里只用一味黄芩清热燥湿,一味茵陈将湿热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枇杷叶

枇杷叶清降肺胃之气,枳壳理气宽中,宣畅肺胃气机,气化湿亦化

甘草调和诸药,解除湿热之毒,滋养脾胃之虚等。。。。

全方滋阴、清热、行气、利湿,利湿而不伤阴,祛邪邪而不伤正。

把握好阴虚与湿热之间的平衡关系,才是治疗阴虚湿热证的关键。

甘露饮这个方子,是治疗湿热阴虚的基础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加减运用,不可盲目套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湿热   燥湿   熟地   黄芩   麦冬   生地   内热   苦寒   滋阴   脾胃   甘露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