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时,章邯的部队以骊山囚徒为主,为何能连战连胜,险些翻盘?

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七月起兵,仅仅两个月后,到九月时,大秦帝国在函谷关以东的统治基本上全部瓦解!

而秦二世受到蒙蔽,一直没有任何准备,直到周文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打到距离咸阳仅百里的戏时,秦二世才大吃一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此时,大秦帝国的主力或在北部地区防备匈奴(约三十万,蒙恬被杀后由王离统领),或远在南越之地(约五十万,由任嚣、赵佗统领,根本来不及回援,内地仅有的主力兵团随李斯的儿子李由驻于荥阳,已被吴广所围,自身难保。

而由于起义军已经近在咫尺,就算是紧急在关中征兵也已经来不及了!

因此,独揽大权的赵高、有名相之称的李斯,皆束手无策!

只有少府章邯提出对策:敌人打到眼前了,现在就算在附近征兵也来不及了。不过骊山囚徒很多,赦免他们,反击敌人!

于是,一支以骊山囚徒为主的军队建立起来,成为大秦帝国最后的救命稻草!

骊山囚徒,与起义军一样都是苦命人,战斗力并不比起义军强,而且也都是饱受帝国剥削的苦难群众,替帝国卖命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精神加持”。

然而,这支军队,却在章邯的率领下,先后击破周文、吴广、陈胜,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又击破项梁,压制起义军,一度重新掌握主动。

从巨鹿之战的情况看,如果不是遇到项羽这种猛人的话,搞不好大秦帝国还真就被章邯给救过来了。

章邯的军队,是怎么做到的呢?

建军之初:囚徒为主,但战斗力远胜起义军

秦二世采纳章邯的建议后,做出三个部署:1、征发骊山和阿房宫服劳役的数十万人,以章邯为统帅,立即反击起义军;2、征发关中、巴蜀地区的部队,由长史司马欣、董翳指挥,准备增援、补充章邯部队;3、抽调北部边区防守匈奴的部队,由王离指挥,准备增援和协助章邯作战。

显然,此时,唯一能立刻投入作战的,只有以骊山囚徒为主的军队了,如果这支军队扛不住,那后面两股军队“远水难解近渴”!

实际上,直到章邯解荥阳之围,歼灭陈胜起义军主力后,司马欣、董翳所率关中秦军才加入;而王离的长城兵团更是在章邯与项梁所部作战时才加入!可以说,陈胜起义军,基本就是这支骊山囚徒军单独歼灭的!

然而,靠囚徒仓促集结起来的部队,真的能打吗?

如果您有这个疑问,那就太看不起大秦帝国了:你以为帝国就没有“压箱底”的宝贝吗?

1、精锐骨干。

是的,帝国的主力都在外面,咸阳附近兵力不足。

但是,兵力不足,不代表没有精锐!

(1)、精锐部队:五万材士。

大秦的主力,多已调离,但咸阳依然保留了数量不多但精锐的力量。

比如,当年四月,秦二世“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襄阳,令教射狗马禽兽”,这就是屯驻咸阳的机动部队。这支部队全部由郡县精选来的材官组成。

可以说,如果秦二世早些反应,在起义军突入关中之前就让其驻屯函谷关,大秦依靠这支部队就足以拒敌于关外了。

当起义军突破函谷关,已经进入关中的情况下,这支军队兵力过少,已不能独当,但是,有一支精锐作为骨干的新建之军,与全部是仓促组建的部队是截然不同的!

(2)、指挥骨干:千名郎官。

此外,在咸阳,长期有郎官,多由高级官僚子弟充任,多以军功拜除。各种郎“皆无员,多至千人”。

他们既是皇帝的警卫,也是皇帝的参谋,并随时可升任部队指挥官和政府官吏,算是一个“干部团”。

显然,在这个时候,这个“干部团”的成员,能够成为军队的指挥骨干。

所以,尽管仓促组建起来的秦军,以骊山囚徒为主,但是,有精锐部队压阵,有指挥骨干加强,其战斗力自然是胜过起义军的。

2、碾压级的精良装备。

大秦的武库,储存了大量的标准兵器。

可以说,尽管是新建之军,也能武装到牙齿,在装备上直接与当年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一致。

而当时的起义军,“揭竿而起”,所用的都是“白梃”之类的武器。

好了,知道双方的装备情况,剩下的画面,我们不难自己想象了···

3、充足后勤。

大秦在关中地区,有咸阳仓、霸上仓、栎阳仓,储藏了大量粮食物资。

而且,这些仓库中储备,是战略储备,非军国急需不得动用。

因此,此时,这些丰厚储备,既可做秦军征战的保障,又可成秦军建功立业的激励。

相比之下,当时的起义军,自然基本没有什么后勤体系,“望屋而食”,几十万大军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吃了上顿没上顿。

可以说,章邯所率的秦军,虽然多为骊山囚徒,但是,有精锐部队压阵,有指挥骨干加强,有标准化的装备体系、后勤体系,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支新兵居多的正规武装!

而他们的对手,则是真正“揭竿而起”,但缺乏一切基础的起义群众。


何况,在加上了号称八十万(史书中没有号称二字,但个人以为是号称的)的骊山囚徒后,秦军在兵力上也占据了优势。

这个情况下作战,还有什么悬念呢?

戏下一战,周文军大败,被迫撤出函谷关。

如此,帝国赢得了时间,可以进一步组织力量,进行反扑!

短暂调整,形势大变

周文退出函谷关后,驻于曹阳。

然而,章邯并没有急于发起追击,而是停了下来,开始整训部队。

毕竟:绝大部分战士都是骊山囚徒,都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而新加强的指挥骨干,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与队伍进行磨合。

这次整训,进行了两个多月。

今天,咱们的新兵训练就是三个月。

在战时紧急情况下,章邯尚且抽出两个多月进行整训,这是十分宝贵的。

当然,章邯之所以能够从容整训,主要还在对手不太行,不但没有进行调整,反而进一步分裂。

吴广所率的起义军精锐继续围攻荥阳,没有加强周文军;宋留所率的部队在南阳逗留,既不按计划趋武关策应周文,也不北上增援。而另一方面,旧贵族恢复的赵、魏、齐则继续伺机发展势力,进一步与张楚政权分裂。

如此,一方是经过整训后战斗力迅速增强的秦军,一方是分裂、疲惫的起义军。

形势大变!

横扫而胜

十一月,章邯出关。

首先是攻击周文军。

秦军整训前周文就打不过秦军,现在哪里还是对手呢?

没有悬念,十多天的时间里,周文军连败,兵败自杀,全军溃散。

接下来,是进攻围攻荥阳的吴广军。

当时,吴广军一直在围攻荥阳,长期顿于坚城之下,兵疲意沮。

更严重的是,周文兵败后,吴广军发生了严重内讧!

将军田臧认为章邯随时会杀到,而吴广这个家伙居然还是一门心思围攻荥阳!吴广实在是不行,只有杀了吴广,调整部署,才可能抵挡章邯!

于是,田藏假传陈胜的王命,诛杀了吴广,并接管了兵权。

陈胜知道此事后,居然追加认可了田藏的行为,正式以田藏为将。

要知道,吴广虽然在军事上存在严重问题,但是,陈胜吴广、陈胜吴广,吴广也是起义军的精神支柱呀!吴广死,起义军进一步分裂!

这个情况下,章邯扑了过来!

虽然田藏已经调整了部署,将主要力量用于对付章邯,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情况下,起义军根本不是章邯的对手呀!

田藏死,部队溃散。

随即,章邯进军荥阳,里外合应,毫无悬念,击败了围攻荥阳的起义军。

如此,陈胜军主力和精锐,几乎全部被歼!

到这个时候,司马欣、董翳率领的关中、巴蜀新集部队抵达!

剩下的事情,就没有悬念了。

陈胜败亡,起义失败!

遭遇强敌,以指挥取胜

在平定陈胜、吴广起义后,章邯开始对复国的五国(旧六国,韩国当时尚未复国)势力作战。

与陈胜、吴广起义军相比,旧六国贵族多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政治经验,相对难对付一些。

然而,一般的旧贵族,可不是章邯的对手。

临济之战,章邯一战灭掉了魏国。

随即,章邯开始进攻齐国。

齐王田儋战死,田荣被围于东阿,指日可破。

此时,章邯遇到了真正的对手:项梁!

项梁是楚国最后一位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氏“世世为楚将”,因此,项梁也继承了优秀的将略,而且,项梁所部的士兵,则以在会稽收的八千精兵为基础,其校尉等军官皆是吴中豪杰,战斗力较强。

项梁在东阿、城阳、雍丘、定陶、濮阳东等地作战中接连击败项梁山,切断了章邯军与洛阳的联系,又恢复了魏国,逐渐形成对章邯军的战略包围态势,形势十分有利!

这时,秦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并让王离的长城兵团也归章邯指挥,秦军力量迅速壮大。

此时,章邯发现战机:齐国在田荣的带领下拒绝配合项梁作战,而项羽、刘邦部则被派去陈留、外黄一带,项梁以孤军围困定陶。

于是,章邯抓住战机,集中主力,以突袭手段,自濮阳“夜衔枚击项梁定陶”,与定陶秦军内外夹攻,大破楚军!

项梁死,楚军主力损失大半!

如此,秦军重新夺回主动权,大秦帝国依稀见到重振的曙光!

毁灭:不可思议的强敌与不可理喻的朝廷,一同埋葬秦军

然而,章邯和大秦帝国的运气,已经用完了。

首先是,章邯遇到了比项梁更可怕的对手,战神级的项羽。

巨鹿之战,项羽以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级表现,击败秦军,全歼王离部,王离被俘,苏角被杀,涉间自焚而死。(个人以为,巨鹿之战,章邯的最大失误似乎是高估了王离部,后来,章邯等降将皆被项羽所用,唯被俘的王离默默无闻,可见王离似乎并非了不起的将才。)

更可怕的是,项羽的战胜之威,使诸侯威服,项羽被公认为各路诸侯的统帅,绝大部分诸侯军都追随项羽,指挥更加统一,配合更加密切,士气更加高昂!

王离部被歼了,章邯又只有依靠“骊山囚徒”和司马欣、董翳的关中巴蜀兵了。

但是,即便如此,章邯与项羽战于漳南,章邯虽然连遭失利,但依然能稳住形势,与义军相持半年之久!

如果这样耗下去,义军缺粮,必不能持久,章邯或许能帮大秦扛过这一劫。

然而,此时,秦二世、赵高,却屡屡责备章邯作战不力,使章邯十分恐惧。

章邯让司马欣去咸阳汇报情况,加强沟通,但赵高不肯相见。司马欣听说赵高要搞自己,遂急忙绕道逃回军中国,赵高果然派人捉拿,只是没有捉拿成功。

如此,章邯秦军更加恐惧,上下动摇。

无奈之下,章邯向项羽求和,但未谈拢。

项羽抓住章邯军动摇的机会,迅速出击,击破章邯,使章邯陷入绝境。

最终,章邯只得乞降,二十余万秦军投降了!

然而,悲剧并未结束。

由于缺粮,项羽只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外,其余秦军,全部坑杀!

如此,大秦帝国最后的支柱,就此彻底被摧毁!


在镇压反秦起义的作战中,尽管关中巴蜀秦军、部分长城兵团都有参战,但是,战斗时间最长、所占比重最大、战功最多的秦军,就是以“骊山囚徒”为主的兵团。

尽管这是一支仓促间新建起来的部队,但是,依托大秦帝国的底子,他们拥有最精良的装备,最完善的后勤,最完备的指挥骨干,以及少而精的精锐后盾,其战力基础是强悍的,绝不能以一般的“乌合之众”相看。

在章邯的强力整训和有力指挥下,这支秦军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重创了各诸侯军,一度掌握了主动权。

可以说,如果不是项羽史诗级的崛起,章邯还真可能力挽狂澜,使大秦再次一统。

即便遇到项羽,如果大秦帝国运转正常,章邯不被怀疑并得到补充,胜负仍未可知!

遗憾的是,帝国烂到底,章邯纵有才略,纵然骊山囚徒为主的秦军再坚持,也终究不能力挽狂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囚徒   定陶   荥阳   关中   项羽   连战   部队   起义军   帝国   作战   精锐   连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