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主宋哲宗,未能中兴大宋是历史的一大遗憾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是北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赵煦九岁登基,二十五岁就抱憾离世,一共做了十五年皇帝。由于赵煦实际亲政的时间只有七年左右,虽然是公认的一代铁血英主,却并不太为人所熟知。不过赵煦是整个大宋王朝中除了宋太祖之外最有希望平定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中兴大宋的一位有为之君。


北宋军队

赵煦是宋神宗赵顼第六子,在他九岁时,父亲宋神宗就因为深深陷入了宋夏永乐城之战失败的阴影中无法自我宽恕,最终忧郁离世。以至于赵煦在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刚被立为太子,仅一个月后就匆匆即位为帝,那年他不过个未满十岁的孩子。

宋神宗像

历史似乎给这个刚经历了丧父之痛,就要担负起承继父亲中兴大宋遗志的小皇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同样是未满十岁继位,同样从小就聪慧过人,同样是登基称帝后由祖母太皇太后摄政,宋哲宗赵煦却没有后来的清朝康熙皇帝那样有一个一心辅佐他长大的好祖母,这也是宋哲宗虽然俱有了成为一代圣主的资质,人生却以悲剧结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赵煦登基时年龄尚幼,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也就是宋神宗母亲临朝听政。要知道高滔滔是坚决反对宋神宗变法的,为此,她在宋神宗推行变法期间,她不但没给自己一心变法图强的好儿子一点点帮助和支持,反而逼的宋神宗不得不让最为倚重的王安石二辞宰相。更让人无语的是,高滔滔还想着联合朝臣们废了宋神宗的皇位。

宋神宗与王安石

所以在宋神宗驾崩,赵煦刚刚继位后,高滔滔就立即起用司马光等反对熙宁变法的大臣执政,全面废除新法,恢复旧法,将主张变法的官员全部逐出朝廷,史称“元祐更化”。可想而知,从小就崇拜父亲,一心想要成为父亲一样的哲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母,亲自废掉了父皇一辈子的心血,是何等的压抑和痛苦。

历史记载,幼小的赵煦在未亲政之前,一直被自己的亲祖母高太后严家看管,几乎是处于圈养的状态。可以说赵煦之所以在25岁就因病离世,完全是高太后一手造成的。赵煦作为皇帝,妥妥的万金之躯,按理说应当享受当时北宋最好的医疗待遇,可是哲宗不仅被自己的亲祖母圈养起来,就连他小时候病到咳血,高滔滔都不让御医给他看病,也不让他见外人。

高滔滔像

这些高滔滔都有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给赵煦看病,他认为小孩子咳血是小问题,养养就好,所以不需要特别医治。不让赵煦见外人的理由是因为他还小,世界很复杂,坏人很多,不能从小就和别人学坏了。这些理由纯属是荒唐至极,所以说有这样的母亲,神宗皇帝能够平安长大也是个奇迹。

总而言之,高滔滔不仅打压自己的亲儿子,更残害了自己的亲孙子,亲手毁掉了北宋后期最有作为的两位皇帝,堪称北宋最终灭亡的掘墓人。

宋哲宗像

赵煦之所以最终能够在皇帝位子上安稳过度到元祐八年(1093年),直到高滔滔去世,自己亲政掌权,完全是因为他的坚强和隐忍。

在高滔滔临朝听政时期,军国大事都由她与几位大臣处理,年少的赵煦对朝政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对于这一切,胸怀大志,一心要变法图强的赵煦虽然非常不满,但是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一旦暴露出自己的反感,随时可能会丢掉皇位,所以他选择了隐忍和沉默。

影视剧高滔滔

当时朝堂上,赵煦的御座与高滔滔座位相对,大臣们向来是向高太后奏事,背朝赵煦,并不转身向他禀报,就算是高滔滔有时问他有什么意见,他也是沉默不语。哪怕他当时天天只能看到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这种极度不把作为皇帝的他放在眼里的事,他也选择隐忍不发,而是直到自己亲政后,才同大臣谈及此事,表达了自己的愤慨。高滔滔和元祐大臣所做的一切,对于赵煦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过,赵煦也不是一味的屈从和忍耐,他毕竟也只是一个孩子,也有表示反抗的时候。因为赵煦对父亲神宗是非常怀念和崇拜的,所以当高滔滔让人拿走了神宗用过的一把椅子后,一向习惯于隐忍的他选择了反抗,他又让人把那把椅子拿了回来,放在了原处。当高滔滔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坚定的告诉自己的祖母,因为这把椅子是父亲神宗生前用过的。

一代文豪苏轼

所以当赵煦亲政之后,立即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在罢黜了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人的同时,马上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运用新党逐步恢复新法。在军事上,赵煦一改元祐弃地求和的政策,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打得西夏直接臣服,替父亲宋神宗一血永乐城之败的耻辱;重启河湟之役,收取了青唐地区。可谓是年纪轻轻,在文治武功上就取得了除了宋太祖之外,北宋诸帝都没有取得的伟大成就。让被高滔滔及司马光等元佑旧臣祸害的宋朝有了全面复兴的苗头。

北宋平西夏之战

让人叹息的是,这本该能够中兴宋朝的最好机会,却又都随着赵煦的早逝和他的善良,加上关键时刻不该出现的迟疑又白白丧失了。

北宋的两大劲敌辽与西夏

首先,说宋哲宗赵煦过于善良,是因为他对待虐待自己,无情毁掉父亲神宗皇帝一辈子心血的祖母高太后不够狠。赵煦亲政后,大力打击元祐大臣,追贬了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于岭南(今广西、广东、海南一带),甚至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 ,可是在追废祖母高滔滔的太后称号及待遇时,赵煦却犹豫了。

高滔滔像

赵煦觉得高滔滔是他的亲生祖母,虽然她对不起自己的父亲,又残害了自己,还几乎毁掉了大宋,但却和自己血脉相连,是他和父亲的至亲。因此在考虑了很久,赵煦最终还是没有对高滔滔进行应该非常有必要的彻底清算。就这样,旧党的旧臣们虽遭贬诋,但终究得以保留,没能斩草除根,这也为哲宗去世后,北宋朝堂愈演愈烈的党派之争埋下了祸端。

其次,宋哲宗赵煦在选立后世之君的关键时刻迟疑了,导致自己死后未竟的事业也彻底中断了。由于从小在极端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生病后又一直因为高滔滔的原因没有受到及时医治,幼年时的赵煦就有了咳血的毛病。在赵煦亲政后,虽然进行了调养,但是病根已经没法治愈,所以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不好。作为父亲的他身体不好,所生的子女也是刚出生没多久就幺折了。

赵煦在元符三年(1100年),年仅二十五岁,就在东京福宁殿遗憾病逝。虽然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可是赵煦有一个同母的亲兄弟赵似,而且赵似还是被当时他信任的宰相章惇认可的帝位继承人。赵煦在病逝前几天也定下决心让赵似继位,可是在他病逝前一天,一时的回光返照让他以为自己身体还行,就没有在关键的选立继承人会议上没有最后的纸质诏书。

宋徽宗像

然而等到后来第二天病重的赵煦再想下定继承人诏书时,却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当时的皇太后当着自己的面,说自己已经将继承人定为异母弟弟赵佶,我想此时处在弥留之际的赵煦肯定是悔断肝肠的。

这个皇太后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赵煦和赵似的亲生母亲不是她,是神宗的另一个妃子朱氏,并且她当时已经同赵煦有了矛盾。这个女人担心朱氏的两个儿子如果都做皇了帝,自己的权势必将不保。加上乖巧的赵佶向皇太后保证,虽然自己已经成年,但只要自己当了皇帝,就请她临朝听政。于是这位皇太后用一句“均是神宗子,何必然。”作为理由,定下了端王赵佶作为赵煦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宋钦宗像

不过后来的历史证明,喜欢蹴鞠、沉迷仙道,写的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的宋徽宗赵佶完全没有他父兄的志向和能力,亲手将北宋王朝推向了覆灭的终点。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破了北宋京城东京,掳走赵佶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昔日繁华的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历史上这个事件又被称为靖康之乱、靖康之难。

历史总是会有些遗憾,如果当年宋神宗能够放下永乐城之败的沉重包袱,就算他有生之年无法实现自己平生所愿,只要能把赵煦健康抚养长大,凭借赵煦的坚决果敢,雄才大略,是极有可能能实现他平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乃至中兴大宋的宏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靖康   神宗   皇太后   继承人   北宋   祖母   太后   大臣   皇帝   遗憾   父亲   历史   宋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