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拿出弘历的生辰八字,相士看后:是女必为娼,是男必为皇

前言

我们是否曾在历史长河中,遇见过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顺遂,祖父疼爱备至,父亲器重有加,继承了一个鼎盛帝国的江山;他聪慧过人,学识渊博,治国有方,带领这个王朝走向极盛;可他也在晚年沉溺享乐,自恋优越,终致国运日渐衰败。

这样的人,是否真的存在过?他又是何许人也?

一马当先过木兰围场

1712年冬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猎游正在皇家猎苑中上演。康熙帝带着心爱的孙子弘历外出打猎,一人一马浩浩荡荡行进在积雪皑皑的树林间。

“爷爷,前面就是著名的木兰围场了!”六岁的弘历骑在矮马上,双目放光,望向前方一片开阔的围场。

“好!我们就在这里停下歇马,然后继续打猎!”康熙帝心情大好,抚摸着弘历的头顶。以往打猎,他都是和几位皇子同行的,今日特意带上这个聪慧过人的孙儿,正想好好检验一下他的本事。

一行人进入木兰围场后,很快便发现一头体型巨大的黑熊在前方游荡。

“它身手矫健,看起来体力惊人,定是一个老辣的猎手。我们必须小心对付!”康熙帝举起火枪,语气严肃而兴奋。

只听“砰”的一声,康熙帝准确无误地击中黑熊要害,巨兽应声倒地。“好枪法!它应该已经毙命了。弘历,你去前面检查一下。”康熙帝嘉奖自己后,吩咐弘历前去。

然而让康熙帝大吃一惊的是,黑熊居然在弘历走到跟前时突然从地上爬起,扑向了弘历!

“小心!”康熙帝惊呼,再次举枪瞄准,发出致命一击。黑熊这次终于栽倒在地,横尸当场。

走近一看,弘历的表情十分平静,丝毫没有被黑熊扑击吓到的迹象。他定定地望着地上巨兽的尸体,眼中透着一种超乎年龄的稳重与冷静。

“好样的!弘历面对危险时果决勇敢,定力惊人,真不像个孩子!”康熙帝由衷赞叹,决定当晚就与皇宫诸妃分享这个孙儿的表现。

一卦定乾坤成龙凤

当晚,康熙帝正在御花园中与几位妃嫔闲话家常,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今日弘历的表现上。

“我亲眼所见,弘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竟丝毫不慌不忙,真是稚龄之躯,老成之心啊!”康熙帝不禁再次赞叹。

几位妃嫔也跟着称赞这个出类拔萃的皇孙实在可爱,定会大有作为。

康熙帝沉吟了一会,说:“我今日深刻感触,弘历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他那睿智稳重的气度,实在令我心动。我想请宫中的相士给他研究一下八字,看看他未来的命运如何,是否也和我猜想的一样。”

众人听后都表示赞同。次日一早,康熙帝即传旨请本朝数一数二的相士潘某进宫,研究弘历的八字。

康熙帝亲自与潘相士坐在御书房中。“弘历的生辰八字是‘辛卯年丁酉庚午丙子’,请相士解析一下这本命论。”

相士潘某拜读完八字后,面露为难之色。因为这本命论的性别解释截然不同——若为女,则多舛命运;若为男,则必成帝王。他难以直接说明。

康熙帝察觉相士的踌躇,追问道:“请直言相士,男命女命有何差异?”

潘某斟酌后答曰:“回圣上,女子若此命,易受感情困扰,多艰辛命运。男子若此命,必定富贵无量,江山社稷尽在掌握之中。臣不敢妄言,只是命理上如此解释。”

听了这话,康熙帝喜形于色。“好,好!天意自有定数,我本就看好弘历,现在更是印证了我的判断。来日我会亲自栽培他,使他成为一代明君!”

自此,康熙帝更加宠爱这个聪慧过人的孙儿,将他接进宫中,亲自教他读书识字,传授他射箭骑马的本领,悉心培养他未来掌管大清江山。

父命皇子仰慕子贤

雍正元年,康熙帝驾崩,次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许多人不理解康熙帝为何将帝位传给了四皇子,而不是几位年长皇子。其实康熙非常看重二皇子允禵,只因他久病在身,才不得不另立嫡长。允禵育有一子弘皙,康熙也十分喜爱,甚至有意让他再度成为太子。

雍正登基后,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弘历和弘昼也极为疼爱。有一次,他在皇宫的一场盛大祭祀仪式上,亲手将祭祀用的肴肉赐给年仅八岁的弘历。此举昭示了雍正对弘历未来作为储君的期许与宠信。

雍正对弘历的信任与重视,也与康熙帝对他的看重分不开。雍正听闻过康熙如何称赞弘历的睿智与勇气,这样的皇孙实在令他引以为傲。正因如此,他不仅体恤疼爱弘历,也十分重视他的才学发展,安排多位大学士为他授课,传授他治国理政之道。

十三年训政,储君异冑

雍正十三年冬,雍正帝驾崩,弘历以二十八岁的年龄继承大统,是为乾隆帝。按照雍正的遗命,乾隆帝即位后,开始了为期十三年的“训政”期,由四位辅政大臣与他共同处理政事,以积累治国经验。

这十三年是乾隆整个统治时期最辉煌的阶段。在四位大臣的辅佐下,年轻的乾隆帝励精图治,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措施,极大增强了国家实力。

乾隆十分重视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他鼓励民间丝绸、纺织业的繁荣,发展民生工商业,使得国库收入大量增加,人民生活日益富足。这些成就使他在位期间的前三十年被称为“乾隆盛世”。

三十年巅峰成就辉煌

在乾隆三十年这一历史分水岭之后,大清帝国的发展趋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乾隆帝因为在位时间过长,渐渐产生了一定的自负与傲慢。他靠着一身深厚的学识文化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朝中大臣们也因为他久居帝位,不敢轻易违背他的想法,导致他逐渐行事专断,鲜少采纳下属的意见。

另一方面,乾隆对权倾朝野的大臣和珅过分信任,容许他专权极盛,从中渔利。和珅贪赃枉法,导致朝政日渐黑暗,人心涣散。这也成为日后国家衰败的重要导火索。

乾隆晚年政治日衰

进入乾隆中后期,由于他的傲慢与专断日益严重,朝政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在民间酝酿。可乾隆本人却毫无察觉,仍沉浸在自己万民爱戴、国泰民安的美好想象中。

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的贪污腐化现象开始蔓延。和珅等奸佞当权,为非作歹,向朝廷要求更多权力与金钱。而乾隆则对他们视而不见,任由他们为所欲为。这使得朝政日渐黑暗,民怨沸腾。

六十年引以为傲的盛世,就这样在乾隆晚期快速走向衰败和危机。直到乾隆老去,也没有察觉到自己晚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高高在上、我行我素。

放下身段让贤退位

1796年秋,乾隆八十五岁高龄,终于宣布让位于年仅二十五岁的十五子颙琰(后来的嘉庆帝)。

这一决定的原因,乾隆在其《退位诏书》中解释得很清楚。他认为,皇帝需要及时传位给年轻有为的子嗣,否则权力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动荡,不利于朝政稳定。而且等待皇位的皇子,也不应等得太久。

所以,尽管他仍然精力充沛,但还是决定主动让贤,亲手扶持能臣颙琰继承大统,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这份雅量让许多大臣对他又爱又恨——爱他这份明君风度,恨他未能及时制衡朝中奸佞,使国势日衰。

次年正月,乾隆正式传位。两月后,他带着几分遗憾,几分骄傲与豁达,在养心殿驾鹤西游,终老吉庆。

结语

天命轮转,江山易主。乾隆这位传奇皇帝,一生传遍了太多故事和传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正如小时候相士给他算的那样,他确实在这场皇室风云际会中脱颖而出,成就了一个盛世太平的伟大帝国;可他也在晚年沉溺于权力与荣耀,最终这江山还是在他手中渐行渐远了。

历史和子民,又会如何评价这个毕生多舛的龙马精神?时间之流是最公正的评判者,定会给出答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相士   围场   雍正   木兰   乾隆   江山   黑熊   朝政   皇子   大臣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