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啥意思?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常言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句古老的谚语传承了几千年,深刻地反映了人体养生的重要原则。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按照四时阴阳五行的变化调养身体,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不过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照中医理论,冬季是阳气内收的时候,是人体养生的关键季节。

如果在冬季不注意养生,耗散精气,到了春季阳气升发、温暖回升的时候,人体容易因为失去了足够的养分而出现虚弱、抵抗力下降,从而易患各种疾病。

而了解如何在寒冷季节有效养生是确保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关键。

一、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在中医传统观念中,冬季养生,一般都强调“防寒保暖”、“养阴润燥”为基本原则,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

1)保暖防寒

穿衣保温是中医冬季养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中医角度看,冬季寒冷的气候容易导致体表的毛孔关闭,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使人体阳气受损。因此,合理选择穿着保暖的衣物,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日常大家特别需要关注的部位包括腰腹、背部和颈部,因为这些区域被认为是人体寒邪容易侵袭的要害部位。在中医理论中,腰腹被视为人体的命门之地,背部和颈部是阳气外泄的地方,因此保持这些区域的温暖对于抵御寒邪具有特殊的意义。

而选择贴身的保暖内衣,可以有效阻隔寒气,保护腰腹部位;外出时选择合适的外套,保持背部的温暖;佩戴围巾或领巾,能够有效地保护颈部,减少寒风对于这一脆弱部位的刺激。

再者,冷热调适也是穿衣保温的重要方面。中医强调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因为寒冷环境容易导致阳气收敛,血液循环减缓,从而增加了身体感受寒冷的敏感度。因此,尽量减少对寒冷刺激的暴露,避免在低温环境中长时间逗留,在寒冷的天气里,室内温度宜保持在适宜的范围,避免过度暖气或空调的使用,以免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影响身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2)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在中医养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抗寒能力。

在寒冷的季节里,适量增加温热食物对于促进体内阳气的生成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姜、蒜、羊肉等食材具有温热性质,有助于激发人体的阳气流动,提升对寒冷的抵抗力。姜和蒜具备温暖和祛寒的特性,而羊肉则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有助于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此外,中医强调多食温性食物,以温暖身体,补充能量。红枣、桂圆、核桃等被视为温性食物,具有滋养脾胃、温养阳气的特性。

不过,中医忌讳在冬季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冬季本身就是阴寒之时,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容易伤害脾胃,影响阳气的运行。生冷食物具有寒凉性质,可能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阳气的生成。因此,中医建议在冬季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保护脾胃功能,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3)情志调养

情志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冬季尤其需要关注心情的平静与活动的适度,以维护身体的阴阳平衡。

冬季气候干燥,容易伤害人体的津液。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过度地焦虑和紧张会导致心火旺盛,伤害心脏的阴液。因此,保持心情宁静成为冬季养生的一项重要建议,宁静的心境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维护阴阳平衡。

建议大家通过冥想、深呼吸、音乐欣赏等方式,放松紧张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再者,冬季由于寒冷的气温,人体容易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激活体内的阳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瑜伽等,以促使气血的流通,然而,冬天寒冷的环境中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人体阳气过度消耗,因此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活动过度

4)药膳调理

药膳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用具有特定药性的食材,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食疗调理注重个体体质的差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药膳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冬季寒冷干燥,一些温补、滋阴的药膳尤为受欢迎,例如,冬虫夏草炖鸡汤药膳具有温补作用,冬虫夏草被中医视为滋阴壮阳的珍贵草药,而鸡肉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身体的能量。

此外,枸杞红枣茶则结合了枸杞的滋阴补肾功效和红枣的益血养颜作用,可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群,既具有调理阴虚的效果,又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除此之外,在这个冬季,大家还需要了解一些养生的注意事项,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二、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需要更加慎重的关照,所以冬季养生不仅仅是简单的保暖,更涉及到全面的身心健康,在这个背景下,大家还要掌握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便在寒冷的季节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其一,注意开窗透风

在冬天,为了保暖很多人都会选择紧闭门框,但中医认为冬季阳气内聚,不过阳气需要得到适度激发。适当的通风被认为是一种调动室内外阳气的方式,它不仅有助于排除室内陈旧的空气和湿气,还能引入新鲜的气息,促进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力,还有助于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通过适度的通风,室内外的阳气能够相互交流,帮助阳气在体内得以畅通,这样的流动有助于活跃体内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从而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免疫力。

建议大家可以选择白天气温较高、风力较小的时候进行通风,避免在清晨和晚上的低温时段开窗,这有助于减少寒冷空气的进入,保持室内相对温暖;每次通风时间不要过长,通风10-1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有效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同时减少室内温度的下降;在通风时要选择适当的窗户,避免直接将寒风吹向人体,最好是选择靠近室内暖气设备的窗户,以减少温度流失。

其二,避免频繁洗澡

在中医理论中,湿邪被视为一种外邪,容易侵袭人体,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湿邪的侵袭更为常见,因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阳气相对内收,皮肤的毛孔相对闭合,而湿邪正是通过毛孔渗透进入体内的,过于频繁的洗澡可能使体表潮湿,为湿邪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湿邪侵入体内后,可能导致气血不畅、关节疼痛、肌肤沉滞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感冒、风湿等疾病。湿邪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表浅的皮肤,还可能渗透到深层组织,损害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建议每周洗三次左右即可,使用温水而非过热的水,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洗浴用品,以及洗澡后要及时擦干身体,保持皮肤的清爽和适度的湿润。

其三,注意不要戴口罩御寒

在冬天,通常不提倡戴口罩御寒的做法。这是因为口罩主要设计用于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呼吸道,而不是为了提供保暖,冬季主要的寒冷源是空气中的低温,而不是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因此,戴口罩虽然可以阻挡一些空气流动,但对于防止寒冷的侵袭并没有显著的帮助。

另外,戴口罩可能导致一些不利的影响。口罩会影响正常的呼吸,限制空气的流通,导致呼吸不畅,可能引起不适感。

而且长时间佩戴口罩还可能造成口腔和鼻腔的湿度增加,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一些口鼻部位的不适或感染。

结尾

冬季养生至关重要,是预防春季疾病、强身健体的关键一环,大家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保暖、调理情志等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寒冷的气候,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个寒冷季节,保持良好的养生习惯,预防疾病,成为了关乎每个人健康的重要课题,希望大家能够在冬季充分关注自身健康,迎接春天的到来。

参考资料:

1、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知网.段梅红

2、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谈谈冬季养生[J]. 刘培民.家庭医学,2019

3、保养元气 抗衰延年[J]. 解兆鼎;郝丽.中老年保健,2017

4、再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岳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立冬养生[J]. 冯理达.小康生活,200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冬季   阳气   保暖   阴阳   体内   寒冷   中医   食物   身体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