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收复新疆的战后之战: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30年的安定

幅员辽阔的新疆现如今安定平和,是流了鲜血才换来的,清朝时期清政府无能,外忧内患,新疆当时也各地四起纷争,也有自立为王分封的情况。

但后来新疆战乱平叛,有了后来三十年的安定,全靠当时带领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的一句话:不留生俘,降了也杀。俘虏本该优待,为何要尽数斩首,左宗棠究竟有何用意呢?

新疆叛乱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为了保住清廷的统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国力渐弱的清政府不得不从边疆地区,调清兵来到天京周边,对太平军发起总攻。

但战乱四起,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政府带来了巨大麻烦,边疆的兵力调来确实能解燃眉之急,可远在天边的新疆,却又成为了滋生纷乱的地方。

要知道,自准噶尔叛乱平定之后,新疆地区一直维持着稳定。但孱弱的清政府,根本无法再保证内部的安稳和平衡。眼见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新疆部分地区有人坐不住了,纷纷竖起了反清的大旗。

爆发了反清的起义之后,清政府由于镇守的兵力不足,被起义军打得连连败退,没有当地人熟悉地形地貌,也没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只能退居哈密等地固守。

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也逐渐被各地的伯克瓜分,形成了割据的局面,新疆的平稳彻底被打破。

又由于新疆地处腹地,连接国外,当时西方国家妄图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个战乱的新疆,比起一个安定的归属清政府的新疆,对他们更有利。

南疆地区的伯克阿古柏崛起,逐步蚕食新疆其他地区。

彼时,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根本无暇顾及新疆,也给了阿古柏壮大势力的机会。他甚至妄想在新疆地区独立,建立了专属的政权,起名叫做“洪福汗国”。

而英国、沙俄等一直对我国有着觊觎心的国家,看着阿古柏反清起义成功,并顺利吞并新疆其他地区,更是有了自信,认为其能够在以后,通过兵力镇压,对新疆地区进行殖民统治。


1868年,英国专门派遣了使者见了阿古柏,明里暗里向他提供军事上的帮助,希望他能够不要停下,继续向北疆发动进攻。

外国人此举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倒是阿古柏拿下新疆,他们也能够在新疆扶持傀儡政权,彻底对新疆地区进行殖民统治。

不过阿古柏和英国的美梦,终究还是破碎了,在危急之下,清政府中有人坚决不肯轻易放弃新疆地区,他就是左宗棠。

为了收复新疆,他遇上了哪些阻碍,又是怎样突破阻碍,收复新疆的呢?

抬棺出征

在阿古柏正为自己取得的功绩沾沾自喜,打算在外国势力的资助下更进一步的时候,清政府解决了太平天国运动。

当下,终于有了时间注意到了新疆,这一块被暂时忽略,却生事端的地方。

可当时的清政府,不只有内忧,更面临着外患,日本倭寇趁此机会,攻打台湾地区,威胁了我国的海防安全。

当时清政府能用的兵力并不多,朝堂之上,关于到底是先去台湾抵抗倭寇,还是先去收复新疆,两方各执一词,产生了争吵。

李鸿章认为“建设海防需要大量的资金,新疆距离中原较远,且每年上贡的资金有限,这种情况下应该先守住海防。”

而左宗棠却与李鸿章的意见不同,在应对新疆这件事情上,他十分的强硬,“新疆安定才能保住蒙古,蒙古安定,京师才能安稳”。

新疆地处腹地,若是放任,无论是阿古柏还是国外势力,都能够从新疆打入中原地区,牵一发动全身,最后会直接危及政权。

他还分析,“如果此时停兵、断粮、撤壁垒,我们退一寸,侵略者进。”如此便是在涨敌方的气焰,到时候新疆之后的诸多地方难免受到波及。

虽然他的言论得到了认可,但当时清政府也不可能真的弃海防于不顾,一定会着重海防的建设,那么收复新疆所需要的钱财就明显不够了。

1875年,朝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前往新疆平定叛乱,那时候的左宗棠已经是六十三岁了,还要领兵出征,可见当时的清政府确实是无人可用的状态。

有了朝廷的任命,并不代表此行就能够顺遂,朝廷除了给他派了任务之外,什么都没给他。粮草兵马什么都没有,可打仗不能没有这些东西。

左宗棠只能去民间征集粮草,他向百姓诉说此行的目的,当时清廷虽孱弱,但百姓还是有爱国之心的,左宗棠的兵马粮草,基本上都是从民间筹集来的。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派遣士兵在新疆边境提前种植粮草,避免打着仗出现后方粮草不足的情况,延误战时,拖累战况。

此次前往新疆,左宗棠抱着必定收复新疆的心情而去,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已经六十三岁的他,专门派自己的亲信,去为他打造了一口棺材。

“不收复新疆,我便死也要死在新疆。”一口棺材,被士兵们抬着往走出城门,足以证明当时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决心。

为了收复新疆,他也确实付出良多,从征集粮草开始,到后来抬棺出征,种种作为感染了出征的将士们,军心鼓舞,此行所跟随的将士们,也都抱着必定收复新疆的决心出征的。

不留余地

为了这场仗能够顺利获胜,左宗棠与部下做了十足且完全的准备,分析过后,左宗棠认为,要想收复新疆,必须要先从北疆开始攻打,然后再逐步向南方进近。

新疆毕竟是陌生的地方,为了能够适应当地的局势和环境,左宗棠专门用了一年的时间,专门来对士兵进行训练。

训练过后,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开始对战之前,左宗棠思虑良多,考虑到比起新疆本地军队来说,他们的后勤补给战线过于长,作战之时必定要快一些。

将一切都部署好之后,清兵进军北疆,向乌鲁木齐发动了进攻,经过训练后的清兵,颇有几分势不可挡的气势,虽然乌鲁木齐这座城池十分坚固,但清兵还是顺利地攻下了城池。

这显然是出乎阿古柏预料的,他手下的这些将士们,面对如此气势的清兵,也出现了畏惧心理,四散而逃,接下来的几场作战,也都十分顺利,不断收复城池。

几个月的时间,清兵将北疆所有的叛军尽数歼灭,收复失地,在原地进行休整,打算按照计划向南疆三座城池发起总攻。

此时的阿古柏心里已经打怵了,左宗棠在进攻之前,曾经对手下刘锦棠说过,“阿古柏是割据国土的恶贼,他们就算是投降也不接受,要斩草除根。”

从左宗棠的这句话里不难看出,对于割据新疆的这些反叛之人,左宗棠是十分反感厌恶,当然除了对贼人的厌恶之外,他下达这样不留情面的命令,也是为了新疆的安稳着想。

如果叛军余党在战后贼心不死,再次起兵危害新疆的安稳,所以左宗棠对阿古柏没有任何的容忍之心。

1887年4月,清兵顺利攻下吐鲁番,此次大战,清兵损失两万,却换了阿古柏五万的兵马,阿古柏知晓自己大势已去,再挣扎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阿古柏不想被清兵俘虏,所以选择了自尽,“左宗棠必杀我,此生亡矣。”他对局势的发展也有分析,看明白了左宗棠不可能留他性命,便先一步饮下毒酒自杀了。

阿古柏死了,但他的叛军却并未就此解散,他的两个儿子经过争斗后,大儿子继承了阿古柏留下的兵马,但他根本没有能力应对清兵的进攻。

为了活命,他只能仓皇向沙俄逃去,左宗棠仍然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发布命令,追逐那些逃亡的叛贼,尽数斩杀不留后患。

他这种不留情面斩杀俘虏的行为,虽然听上去有些血腥,但正是这种铁手腕,换得了新疆余后三十年的安稳。

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后,国外也十分震惊,在他们看来当时的清廷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却被他这样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拿下了,自然觉得不可思议。

只可惜当时的沙俄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力保出逃沙俄的贼人,不仅对左宗棠出兵,更是对清政府的海防发动了进攻,两相夹击,清政府立即要求左宗棠回京。

纵使他心有不甘,也只能听从命令回到了京城。清政府虽软弱,但不是没有铁骨铮铮的汉子,老朽又如何,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足以支撑他不顾一切收复新疆。

回京之后左宗棠便病倒了,他最后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新疆完全被收复,但他对新疆的功绩,足以流芳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新疆   沙俄   太平天国   古柏   清兵   北疆   海防   粮草   战后   安定   清政府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