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血性王朝,国内分崩离析,仍用余力打的三个世界强国灭国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分享,为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丨闲娱fashion

编辑丨闲娱fashion

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强盛的王朝,它们在鼎盛时期国力强大,让万国来朝。

可这些朝代的末期苟延残喘、奄奄一息,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而这些王朝中有一个王朝,即便到了国家无法拯救的地步,也依然在亡国前用尽余力灭掉了周边的三个强国,堪称最有血性的王朝之一。

那么,这个朝代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做到的?

【▶>大唐的覆灭<◀】

大唐王朝开国之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边疆安宁、文化昌盛,成为古代中国历史上极盛的朝代之一。

然而,这个曾经如日中天的王朝,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国力达到鼎盛,但玄宗晚年沉迷于杨贵妃,放纵声色,政事懈怠,太子李亨和武昭仪常因争宠而矛盾激化,形成了唐室的内忧。

此时突厥汗国频繁侵扰边境,玄宗屡次派大将郭子仪征讨,国库金银流失严重。

而藩镇也日渐强大,许多藩镇节度使权力渐渐不受朝廷约束,成为外患。

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唐朝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大将安禄山在边境经营已久,私养禁军,并结交多名藩镇节度使。

755年,安禄山趁边境饥荒之机起兵谋反,很快占领河北大部分地区。

此后三年间,安禄山联合其他叛军节度使,屡次攻占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

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肃宗与安禄山残酷厮杀7年后,终于镇压叛乱,但国力元气大伤。

安史之乱后,全国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失业无业,政府赋税依旧如故,导致民变不断。

公元874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全国范围内爆发了持续10年的农民大起义。

黄巢起义军一度占领长安,活捉唐僖宗,建立农民政权。

起义最后失败,但朝廷已无力镇压其他民变。

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朱温这个人物逐渐崭露头角,朱温原本是黄巢的手下,但在关键时刻背叛了黄巢,投向了唐朝的怀抱。

朱温的背叛使得黄巢的军队陷入了困境,最终导致了黄巢的失败。

朱温的背叛行为,不仅使得唐朝得以喘息,也为他自己在唐朝的统治中赢得了重要的地位。

不过在907年,朱温占领长安城,控制唐昭宗,杀害宦官与皇子,最终灭了唐朝,建立后梁。

300年的唐王朝统一就此结束,中原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大唐王朝的灭亡历时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覆灭。

玄宗晚年的懈政怠政,安史之乱的战乱破坏和黄巢起义的冲击,让国势日益衰微,民不聊生。

朱温趁虚而入,轻易占领京城,可见大唐统治已名存实亡。

而在大唐衰弱之时,不仅随处爆发着农民起义,甚至还在周边形成了堪比于世界级强国的三个小国,它们是哪里呢?

【▶>唐衰弱之时,兴起三个世界级强国<◀】

唐朝从盛世步入衰弱,这为三个勃兴的民族国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漠北的回纥人以及云南的南诏人,他们或强大、或狡诈、或阴险,都在唐朝边陲不断蚕食着这块衰老帝国的疆土。

吐蕃王国驻扎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上,他们是历史悠久的游牧部落,也是唐朝北边最难对付的敌人。

这些高原上的战士们骑术出众,能够驰骋于茫茫雪原之间,他们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万物。

当草原上的风吹拂而过,吐蕃人就会感受到他们的神灵在低语。

安史之乱令关中诸镇兵力空虚,吐蕃王知道这是一个上天赐予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了对长城以西广袤土地的征服。

吐蕃大军如飓风般席卷河西、陇右等地,所到之处鲜血淋漓,哀鸿遍野。

他们还不满足于此,甚至一度直指长安,差点让唐都陷入火海,当时的吐蕃王曾站在城头高声宣称,这些汉人的土地将永远属于吐蕃。

在极盛时期,吐蕃王国的疆域达到惊人的800万平方公里,还统治着数百万汉人。

他们西击阿拉伯帝国,东侵唐朝,南逼印度诸国,称雄一方。

当时的唐廷对他们又恨又惧,甚至有大臣建议迁都避其锋芒。

与吐蕃不同,回纥人却最善于欺诈,他们屡屡出兵帮助唐军平定叛乱,这让回纥人深入了解了唐朝的虚实。

回纥人性格狡猾,善于钻营,每每出征归来,他们就散布谣言使唐廷对他们卑躬屈膝。

而一旦唐军转身离去,这些来自北方草原的骑兵就会立刻变得嚣张跋扈起来。

他们时常无故骚扰唐朝边境,掳掠人口财富,还在长安肆无忌惮地擅自杀人越货、贩卖奴隶。

而这时的唐朝国势衰微,已经无力管教,只能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不仅如此,回纥人还大肆敲诈勒索唐朝,强迫唐朝用丝绸等物品换取自己劣质的战马,使国库濒临枯竭。

相比之下,南诏国王世隆则最为阴险狡诈,起初,南诏曾接受唐朝册封,得到唐军的扶持,但世隆这个骄奢淫逸的君主,早已怀有独立建国的野心。

当唐朝发兵征讨时,南诏王竟然与吐蕃暗通款曲,导致20万唐军覆没于此,世隆的阴谋得逞后,他竟高兴得当场喝醉,和他的美女们跳起了艳舞。

安史之乱过后,南诏趁火打劫,联合吐蕃蚕食唐朝西南边境,世隆表面上归顺吐蕃,暗中却厌恶被吐蕃控制。

因此,数年后他命人用毒箭暗杀了吐蕃王,然后率军偷袭吐蕃大军,一举获得胜利,如此反复无常的作为让南诏王国日益强大。

829年,南诏军突袭成都外城,掳掠数万人而去,其残忍手段令人发指。

唐朝在鼎盛时期曾经统治着广袤的土地,但在它衰落之时,这些土地就成了三大强国的凿齿之地。

它们或突袭、或蚕食、或欺诈,终于将这个古老帝国逼上了滔天巨浪之间摇摇欲坠的孤舟。

而这三国之间又厮杀不断,犹如云端上盘旋的秃鹰,争抢着这具濒死帝国的遗骸。

不过即便晚唐已经羸弱不堪,但它依旧给了这三个王国致命一击……

【▶>亡国前的奋力一击,灭掉三国<◀】

864年,唐廷启用名将高骈率五千人马出征,高骈为幽州世家,曾立下赫赫战功。

此次南诏方面却丝毫不放在眼里,谁知高骈用兵如神,居然以寡击众,仅用两年便收复失地,单在攻占交趾一战,斩杀敌军三万有余。

高骈还在安南大力兴修:在河内建立大罗城,极为坚固,修筑天威径,连接河内与广州,使安南成为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

大罗城后为李朝皇城,其地势“得虎踞龙蟠之势”,至今还有高骈庙供奉其功绩。

在山西、河北一带,唐廷也展开了针对回纥的反击。

842年,回纥国内爆发内讧,回纥本是唐朝盟友,曾在安史之乱中出兵相助,然而一败涂地的唐军已无力阻止其蚕食河朔。

此次内乱却为唐廷提供了绝佳机会,张仲武率军深入回纥腹地,将乌介可汗的大军击得片甲不留。

回纥余部后来被迁徙到江淮一带,永远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在西北地区,唐朝还开展了对抗吐蕃的战争,吐蕃强盛一时,曾长期与唐抗衡。

895年,沙陀首领李克用出手相助,终于击溃了吐蕃军。

这场胜利结束了两国间的长期对抗,也让吐蕃日渐衰微,半个世纪后,风雨飘摇的唐朝亦告终结。

倾巢而出的三次反扑,无疑耗费了大唐残存的国力,面对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这却是唐廷心中的最后选择。

一方面,维护疆域,保有战略缓冲,另一方面,也向敌对势力昭示,即便已到强弩之末,大唐也绝不容他们有丝毫侵犯之举。

正如高骈那句“豺狼坑尽却朝天”,哪怕只剩一息尚存,也要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大唐无愧于最有血性的王朝之称!

回首往昔,曾经的大唐盛世着实令人唏嘘……

【▶>曾经的大唐盛世令人唏嘘<◀】

唐朝的存在仿佛是一个奇迹,让人们无法忘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学习和借鉴。

虽然唐朝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它留给人们的印象仍然鲜明深刻。

唐朝的历史长达290年之久,期间历经了二十一位皇帝。

在这个时间段里,唐朝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尤其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阶段,更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唐朝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吸引了众多国家的使团前来朝拜和贸易。

人们惊叹于唐朝的强大实力和繁荣景象,同时也对其充满敬仰之情。

然而,在这份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唐朝前期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地发动战争,并且实行了一系列严厉的政策。

这些措施导致了大量的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长期战乱的影响,唐朝的社会秩序一度陷入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维持社会稳定。

尽管如此,唐朝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在文化艺术领域,唐代诗词、绘画和雕塑等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唐朝也是一个商业发达的时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易。

随着唐朝后期的腐败和权力争夺加剧,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最终,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持续多年的叛乱给唐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此之后,唐朝的实力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了严重挑战。

各地的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所谓的“藩镇割据”。

唐朝的衰败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引起的,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唐朝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

盛唐的辉煌从一开始就潜藏危机,其兴衰可谓集大成于一身。

大唐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荣耀,也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当我们从岁月长河中回望大唐盛世之时,不禁扼腕叹息,唏嘘中又不免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王朝   强国   大唐   扼腕叹息   分崩离析   亡国   血性   朝代   统治者   唐朝   中国   盛世   国内   历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