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寻宝游戏火爆,年轻人新“玩法”遭质疑

你的通勤路上有“宝藏”吗

特种兵旅行、Citywalk、共享位置躲猫猫……年轻人户外玩乐的花样越来越多。最近在大都市里,许多年轻人在忙碌地寻找宝藏。近日,新快报记者探秘发现,他们玩的是一种最近火爆起来的户外游戏——城市寻宝。在这种游戏中,藏宝者会将一些小礼品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可能在你的通勤路上,寻宝者根据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布的提示,动动脑筋将“宝藏”找出来,给自己带来一份惊喜。城市寻宝让城市增添一抹温暖的亮色,但也有商家将其变为“用钱换时间”的营销行为。

“城市寻宝”的前身是“地铁寻宝”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城市寻宝游戏最初是由一名手工博主在网上发起的。去年8月,手工博主“遗失的 Airpods”自制了一批 Airpods(苹果无线蓝牙耳机)彩陶制品,将烧制的耳机彩陶“遗失”至地铁站内,等待“有缘人”寻找。这一游戏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引发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多地网友效仿,他们将这种在地铁站内投放小礼物并让陌生人去寻找的活动称为“地铁寻宝”。

“地铁寻宝”游戏走红之后遭遇到质疑,部分网友担心大量网友涌入公共区域“藏宝”和“寻宝”,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秩序,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去年8月15日,广州地铁方面就“地铁寻宝”一事在微博向网友喊话:地铁站是公共场所,人员密集,且地铁站内设备设施较多,很多设备不是带电的就是控制车站、列车安全运营的,随处乱放物品让人“寻宝”,既漠视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是对自己安全不负责任。渐渐地,城市中的旅游景点、公园、商场、书店等成为新的城市寻宝地点,有的组织者还结合近期热门的“城市漫步”,打造“城市漫步+寻宝”活动。

■网友发布的到东山口寻宝的帖子。

■网友发布的到大剧院寻宝的帖子。

藏宝人寻宝人在现实生活中无交集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所谓“城市寻宝”,就是某些网友将玩具、饰品,甚至是几十元上百元的现金等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然后在网上发布视频或图片,公布“藏宝点”的线索,引导其他市民前去寻宝。这些线索包含藏宝的时间、周围的标志信息、“宝藏”所在的具体地点、“宝藏”内容等信息。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索“广州城市寻宝”等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很多相关的帖子。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城市寻宝游戏中,藏宝人和寻宝人本来在现实生活中无交集,全靠社交平台的“寻宝帖”将他们联系起来。寻宝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藏宝人在城市里随机散落“宝藏”,有缘人前来捡到,去评论区留下照片晒寻宝成果,这局游戏就结束;另一种是寻宝人找到“宝藏”后,拿走“宝藏”的同时要再放上一个“宝藏”,玩家既是寻宝人又是藏宝人,让游戏如此循环下去。

“宝藏”一般不会太贵重,常见的有拍立得照片、彩绘、手工制品、闲置物……有时只是写着一段笑话的纸条。当然,也有少数人会藏红包。

藏宝者多为“分享” 寻宝者多为“快乐”

藏宝者为何愿意自掏腰包藏宝,寻宝者又是抱着什么想法参与的呢?

新快报记者采访了一名藏宝者冰女士。“我制作的每一件饰品都有‘性格特征’,每当我做出一条小鱼时,就希望有有缘人与它相遇。”冰女士说,她是手工饰品爱好者,最近手工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款式多样的鱼状串珠饰品,自己感觉到很自豪,想通过带图指路的户外寻宝方式进行分享。

冰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她最初是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后来了解到“城市寻宝”这种互动方式,于是成了藏宝人。她藏起来的饰品并不贵重,希望参与者既能享受寻宝的快乐,“也能让我的饰品得到别人的喜欢”。

另一名藏宝者小千则表示:“我组织‘城市寻宝’的初衷是为了体验一种与众不同的户外游戏,希望与陌生人分享藏宝与寻宝的乐趣。”她说,她的“宝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制作的印章小卡片,另一种是自费购买的手串、钥匙环等精美小物件。她会把“宝藏”悄悄地放在公园的长椅、商场的广告牌、路边树底下等不起眼的地方。同时,她会提醒找到“宝藏”的网友在评论区打卡,避免其他网友跑空。

此外,一些专业领域的博主也参与到城市寻宝游戏中。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付娆以博主“RAO克力速写”身份在小红书发起“藏小画”活动,她前往各大热门景点、特色地标“打卡”,绘制出色彩明丽、小巧精致的速写,然后悄悄将画作藏匿于隐蔽的街边角落、草丛花坛,等待画迷朋友们发掘“宝藏”。付娆表示,她希望用这种活泼新颖的方式传递艺术和自然之美、传递生活中的小确幸:“有些画藏起后不到15分钟就被找到了。”她甚至还开放投票,让网友决定下一个藏画地点。

如果说,藏宝者多以“分享”为目的,寻宝者则多数为了“快乐”。

寻宝者梁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我喜欢参与各种户外游戏,之前偶然在社交平台刷到了相关帖子,后来发现有的藏宝点就在自己的通勤路上,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寻找,结果真的找到了‘宝藏’,觉得挺惊喜的。”

城市寻宝也分“业余队”和“专业队”

不过,新快报记者发现,城市寻宝游戏看似简单,但真要拿到“宝藏”并不容易。

近日,新快报记者尝试根据博主小千的相关图示,来到地铁东晓南站附近的藏宝点寻找,结果没有在隐秘角落找到“宝藏”。次日,博主小千的寻宝帖标题更新为“已无”,帖子底下有比记者手快的网友打卡表示“已找到”。

事实上,城市寻宝还有专业版。如果感兴趣,你可以上世界上最大的成体系寻宝活动网站——Geocaching(地理寻宝)网站试试。

Geocaching网站上的寻宝者不会像普通网友自发组织的游戏那样,具体到“如图所示”,而是提供一些谜语式的线索,寻宝者需要结合经纬度信息和相关的场景提示来确定“藏宝”的大致范围。比如提示“系一下鞋带”,表示寻宝者要弯下腰来寻找;提示“坐下来休息一下”,表示“宝藏”就在椅子附近。

寻宝者周女士会定期组织玩家在市内进行专业的寻宝活动,一般由6人至8人组成一个小队,要求玩家带笔和穿平底鞋参加。周女士表示:“最开心的不是拆出了什么盲盒,而是这份‘幸运’(小礼品)被你凭着聪明才智和眼疾手快抢到,平淡的一天又多了一份惊喜。”

■这是“带图指路”的玩法。

为快乐而玩的游戏也遭遇质疑

新快报记者翻阅网上信息发现,不少年轻人认为,城市寻宝游戏以独特方式给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它能满足人们户外活动锻炼、休闲与娱乐的需求。同时,它也是一个关于分享喜悦和社区互动的社交游戏,参与者把城市想象成游乐场,所有陌生人都是玩伴,看起来温暖又不失边界感。

不过,新快报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许多品牌商家也逐渐参与城市寻宝,将其作为社群活动来运营,其本质是一种“用钱换时间”的营销行为。有的藏宝者通过发布藏宝视频吸引感兴趣的同城市民转发参与,账号可以在短时间内积攒一定的同城粉丝量,在影响力提高后摇身一变,成为本地生活相关领域的营销账号。

此外,在此游戏中,虽然藏宝者事先发布了指引图片或视频,但“宝藏”仍有可能在中途被不知情的路人发现而产生误解或将其替换成危险品,也有可能被当作废弃品增加了清洁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如果寻宝者因寻宝出现意外,藏宝者是否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寻宝参与者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 梁贤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城市   游戏   饰品   玩法   宝藏   社交   新快报   火爆   地铁   年轻人   记者   发现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