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被父亲逼迫,在雪地中裸跑的4岁小男孩,现在他有何成就?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作者:七娱社
编辑:七娱社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捧在手里怕掉了。

但是对于何宜德来说,从小的时候开始,他似乎一直没有感受到过来自父亲的宠爱。

更多的时候,父亲一直在身边严厉的“呵斥”自己,甚至是“责怪”自己。

在他的记忆里,寒冷的冬天,父亲不让自己进家门,也不让自己穿衣服,甚至还要在雪地里走。

那么何宜德的父亲到底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

现在的何宜德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为了儿子父亲辞职

2008年,何宜德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不住了,距离预产期还有3个月时候,就来到了这个世界。

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早产,他只有3斤8两,所以何宜德立即被送往重症监护室。

何烈胜

医生的话让他的父亲何烈胜深感绝望:

孩子的身体状况非常不佳,甚至检查出了左脑室出血和较小的脑容量,这增加了患脑癌的风险。

这个消息对何烈胜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考虑到他和妻子为迎接这个孩子所经历的艰辛。

但是事已至此,发愁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何烈胜下定了决心,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孩子克服这个困难。

他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多多,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孩子带来好运,也表达了他们对孩子深深的关爱。

为了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治疗,何烈胜放弃了工作,甚至把家都搬到了美国的纽约。

何烈胜就这样成了一个全职爸爸,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孩子的康复过程中。

医生们都告诉他,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先天性疾病,但何烈胜并没有放弃。

他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寻找增强孩子体质的方法。

在研究中,何烈胜了解到游泳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于是他决定让孩子学习游泳。

在家里准备了一个小浴缸,小多多被轻轻地放到温水里。

初次接触水的多多显得非常害怕,他的小手小脚本能地蹬动,试图抓住任何可能的支撑。

他的脸上写满了困惑和恐惧,小小的身体在水中颤抖,非常害怕,甚至在水中挣扎,哭泣不止。

家人看到这一幕非常心疼,劝说何烈胜,孩子还小,等到大一点再训练也不迟。

长辈们都担心,这孩子本就体弱,过度的锻炼可能会伤害他的健康。

但何烈胜坚信,只有经历艰难的挑战和训练,孩子才能变得更强壮。

2岁登上山顶,刷新记录

在何烈胜日复一日的严格要求下,慢慢的,何宜德很快就学会了走路,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好。

再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也惊讶地发现,何宜德患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何烈胜就要求何宜德每天至少走三公里。

每天吃过饭以后,何烈胜就会带着何宜德出去走路,不论酷暑还是寒冬,何烈胜始终陪在儿子的身边。

一走就是一年。

在何宜德两岁时,他已经能够在父亲的带领下徒步攀登海拔五百多米的紫金山。

但是何烈胜并不满意,在何宜德4岁的那一年的冬天,纽约下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气温骤降。

路上行人匆匆而过,而就在寒冷的马路上,一个只穿了一条内裤的小男孩正在奔跑。

而在一边盯着他的,正是何烈胜,而这个哭喊着让爸爸抱一抱的小男孩正是何宜德。

何烈胜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不怕把儿子冻坏了?

其实这是因为何烈胜觉得自己儿子体质不好,冬天天气冷,正好可以锻炼何宜德的抗寒能力,提升他的身体素质。

除了类似这样的户外锻炼之外,何宜德还被要求学习了各种强身健体的技能,包括武术、跆拳道和摔跤。

这些训练不仅提高了他的体质,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也为他日后的学习提前铺平了道路。

何宜德的学习能力非常出众,三岁时就已经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

而这也离不开父亲何烈胜的付出,何烈胜对儿子何宜德的教育可谓是严格到了极点。

他给何宜德安排了非常紧凑的日程,从早上六点多开始,直到晚上八点多,安排得满满当当。

除了学校的常规功课,还得上棋艺、奥数这些需要头脑风暴的课,还有实验课、跆拳道、武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

上下学的路上,何烈胜连讲故事的时间都安排上了。

不仅如此,何宜德还得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比如出去旅游,参加社区的活动,甚至还得在商场里学习商业知识,真是“业务繁忙”。

在这种全方位的教育下,何宜德的个人履历真的很厉害。

才五岁,就去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小学旁听四年级的课;

八岁的时候,就自考进了南京大学。

九岁的时候,还在北京的一个世界机器人大赛上连续拿了三次冠军。

在别人还在学习初中知识的时候,何宜德已经通过了二十门自学考试课程。

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同时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了。

不仅学习好,何宜德的兴趣活动也是十分的丰富。四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国际帆船比赛,五岁时还会开飞机绕北京野生动物园飞一圈。

六岁时,他还根据自己在雪地裸跑的经历写了本书叫《我是裸跑弟》。

到了十二岁,还上了《最强大脑》这个节目。何烈胜真是把何宜德教育得全面得很,一度还被一众网友成称为“鹰爸”。

何宜德在13岁时就已经完成了硕士级别的学习内容,一年后,他已经收到了来自菲律宾圣保罗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何烈胜的教育方法虽然受到了很多质疑,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儿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神童的代价

何烈胜极端的教育方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很多网友更是直言,这绝对不是亲生父亲能做出来的,简直就是虐待。

也有人认为何宜德的成就证明了这种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他的成功,似乎为“鹰式教育”提供了支持。

而在把儿子培养出来以后,何烈胜更是借着“鹰爸”这个名头开了个“鹰爸公学”,而且让才八岁的何宜德当最大股东,可真让人感慨。

这个课程一出来,很多家长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小天才。

但老实说,这种想复制何烈胜教育方法的想法真的靠谱吗?

不得不说,现在的很多家长确实挺着急,就想着孩子的成绩怎么能更好,但有时候方法和过程也挺重要。

何烈胜的教育方式可能对他儿子有效,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节奏,不是说复制了方法就能出同样的结果。

教育这事,不能光看成绩,过程和方法也很关键。

要考虑孩子的兴趣、性格、心理健康,这些都挺重要的。

而且过度的压力和期望有时候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虽然何宜德连续跳级,看起来学识挺丰富的,但是对于他来说真的好吗?

小小年纪的他,要跟大人讨论深奥的问题,学业负担也重得很,对于何宜德来说,他自己是不是也很困扰。

其实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所以不要只一味想着,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何宜德,也不能所有人都是何烈胜。

结语

教育这事儿,关键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

何宜德能成为“神童”,至少说明他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而抗压能力对应到不同的人,有强有弱,需要具体对待。

教育没有绝对的对错,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何烈胜的教育方法很成功,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还是得因人而异。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

#看见人间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父亲   纽约   神童   雪地   体质   冬天   年前   成就   儿子   身体   能力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