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千里,凶手竟是我自己?

思考家庭教育的壹读君|敏敏 冰清

“两个家庭里凑不出半个正常人。”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的豆瓣页面,这条短评获得了1万个赞。电影中的年轻女孩金丽娜和男孩李苗苗,被网友评价为“一个作,一个疯”。最终,金丽娜(下文简称“娜娜”)失去了青春美好的生命,李苗苗(下文简称“苗苗”)背负数条人命,迎接他的是法律的惩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年轻人都被“杀死”了。

那么,究竟谁,才是“凶手”?

“边缘型”遇上“反社会”

电影导演曹保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将娜娜和苗苗分别设定为边缘型人格障碍(BPD)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

这两种人格障碍患者本身就有各自的问题,如果相遇,问题则会被放大。

先说边缘型人格障碍。首先要强调的是,这一疾病并不罕见。美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BPD 终生患病率约5.9%。在我国,大约1%~2%的人患有BPD。BPD在女性中更常见,75%的确诊案例都为女性。

具体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和不稳定的关系行为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BPD患者有这四个特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

尤其严重的是,自我毁灭是BPD患者的一大核心特征,具体包括自残、饮食失调、滥用药物、自杀等行为。60%~70%的BPD患者曾尝试自杀,成功比率大约为8%~10%。而自杀身亡,也是影片中娜娜的结局。

感情方面,患有BPD的人害怕被抛弃,他们过分依赖亲近的人,渴望安慰和认可。

为了得到这种“爱的确认”,BPD患者可能会要求对方做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证明对方是爱自己的。比如电影中,娜娜要求苗苗把她的鞋子扔掉,因为鞋子会把她从心爱的人身边带走,有一次苗苗不肯扔,娜娜直接情绪崩溃,大哭大闹,觉得苗苗不爱她了。

对此,心理学专家、北京大学幸福心理学特邀讲师罗清军指出:“很多观众可能觉得这是作,其实这只是表象,背后是她的这种人格带来的影响。”

曹保平导演也曾表示:“如果你是一个最缺爱的边障人,你根本的出发点是建立和所有人的依附感......情感上的依附感是他们的核心,是他抓住这个世界的一根稻草。”实际上,如果BPD患者和正常人建立亲密关系,往往并不一定陷入绝望。

但很巧合,也很不幸,娜娜的情感依附对象是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李苗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患者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爱和感情、没有责任感,无法适应社会。根据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发布的调查数据,反社会人格在普通人群中的检出率为0.2%~3.3%,在我国的罪犯中检出率为32.8%。其中,男性罪犯的反社会人格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

影片中,儿时的李苗苗俨然是个“小恶魔”:6岁时,父母为照顾奶奶不能带他出门旅游,他拔掉了奶奶的呼吸机管;7岁,他炸死池塘里的青蛙;玩蹦床时,他用力蹦跳、把妹妹弹出去,导致3岁的妹妹受伤,不得不截肢。成年后,他变本加厉:伤害陌生人,虐待女友,甚至把朋友烧成大火球。

而ASPD患者的爱,也可能是令人难以承受的。

ASPD患者虽然会和他人建立恋爱关系、有表面上的交往,但不会真正地关心和理解对方。由于他们的控制欲和嫉妒心,会导致恋人之间经常产生矛盾和冲突。ASPD患者剧烈波动的情绪和过激行为,也可能使得他们的恋爱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暂性。

在电影中,苗苗也确实有不少过激行为。和娜娜的感情中,一旦感情凉了,他就变脸,能把娜娜按在窗台上,用暴力来“教育”她,让她知道谁才是老大。

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娜娜被苗苗疏远后,选择和苗苗的同学交往来激起苗苗的嫉妒,苗苗愤怒地殴打同学,后来同学来算账,苗苗对着娜娜徒手敲掉了自己的门牙。

面对这看起来令人担忧甚至害怕的场景,娜娜的反应却是,“在那一刻,她又疯狂爱上了苗苗”。苗苗的情感表达太猛烈了,而彼时的娜娜对爱极度匮乏,也分不清什么是爱,苗苗的热烈让娜娜看到了爱的模样,但实际上,苗苗表达的并不是爱,而是控制和发泄。

罗清军解释道:“苗苗对娜娜的爱有毒,在苗苗变态的情感压榨中,娜娜舍不得放手,像小动物一样被消耗……人的相遇和相爱,有时候不一定是真的爱情,而是一种缺失的匹配,娜娜和苗苗的感情就是一种彼此缺失的匹配,恰好匹配上了。

说的不好听一点,“两个病人的相爱”看上去总是短暂美好的。

当父母“以爱为名”

虽然说娜娜的死,与她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苗苗脱不了干系,但其实,这两个孩子的悲惨命运双方父母都有责任。

首先,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会受先天因素影响,也和后天经历有关。

就后天经历来说,在家庭养育方面,双方父母都不是很“合格”。

娜娜的爸爸老金,身上有自恋型人格的特征。此类人格障碍的患者对自我价值感过度夸大,缺乏对他人的共情。

老金的生活看似围着女儿打转:在外人面前提起女儿时十分骄傲,辛苦打鱼是为了送女儿留学,抓捕凶手是为给女儿报仇雪恨。为抓住凶手,他留前妻一人在日本料理后事;为弄清真相,他在女儿的葬礼上头也不回地离开。

但实际上,他对娜娜真的有这么好吗?或者说,他是因为爱才对娜娜好的吗?

不见得。

罗清军认为,老金对孩子的爱,核心是满足自己,他一直在维系自己“好父亲”的形象。“老金的父爱,就是爱自己。别人恭维他,他自己内心也很认可自己,至于孩子快乐不快乐,喜欢什么不重要,老金也从来不知道。”

就比如电影中,娜娜高烧,用降温的湿毛巾盖住口鼻,她几乎窒息也不敢跟老金说;知道娜娜被害后,他十分愤怒,因为居然有人“敢动我老金的女儿”,他愤怒的更是自己的某样东西被侵犯、伤害了;娜娜被群奸的视频,他拿给娜娜的同学和苗苗妈妈看,看女儿被折磨的有多惨,但诚如苗苗妈妈所言:“你根本不爱你女儿,你要是真爱就不会给别人看这个视频。”

电影里还有个镜头是,老金在寻找女儿时候,还在与路过的景点拍照,一张没拍好,还要再拍。但其实,这种情况下还要拍照,是很不合常理的。

老金出海打鱼,她独自在家了十一天,又害怕又孤单,偷偷躲进衣柜里画太阳

日语课老师曾教娜娜:单方面的情感只能用“喜欢”形容,“爱”要双方都认可才行。老师请娜娜用“爱”造句时,她落寞地说:“爱,没有……”

但很遗憾,直到故事的结尾,老金发现衣柜上画满太阳,才意识到,女儿的死,自己也有很大责任。

“整部电影展现的,是自恋的老金一步步寻找‘父亲形象’和‘父爱到底是什么’答案的过程。”罗清军说,“娜娜死于失败的家庭教育,她缺乏获得爱的健康方式和爱自己的能力,永远疯狂地求爱,陷入求而不得的迷失,最后自杀。”

再看李苗苗,他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养成,同样和原生家庭分不开。

在影响ASPD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力最大。国内研究者对比了ASPD劳教人员和正常对照组成员,父母的基本情况和养育方式。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的话,孩子容易成为ASPD的高危人群。若父母采用经常否认、惩罚严厉、缺乏理解的拒绝型养育模式,子女会表现出冲动、残暴等反社会人格倾向。

苗苗的母亲景岚看似优雅、明理、知性,实际上却是个控制狂。

控制欲强的人会试图掌控周围,让一切井井有条,他们会过度干涉他人的生活,试图控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样的父母会剥夺孩子的自由,孩子难以自我发展,心理变得压抑扭曲,对父母又爱又恨。

影片中对苗苗的生活展现不多,但是在苗苗被认为惹祸后,景岚几乎一手“控制”了苗苗的生活,她和暴怒的老金交涉,精心计划,想把苗苗安全送出国,从这也可以窥见些许景岚的“控制狂属性”。

在罗清军看来,苗苗的人格形成和景岚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虽然苗苗的家庭条件不错,但是妈妈太过强势,他是空心的,成长无人过问。”

面对最终酿成的惨剧,可以说,电影里的年轻人,是被他们的家庭、整个社会、身边亲密的人,以及他们自己合伙“杀死”的。

[1]钟沁玥,黄满霞 吴和鸣.(2023).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身份紊乱与创伤后同一性建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3),588-592.

[2]郭剑楠,张芹 王艳郁.(2017).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机制:素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医学与哲学(A)(12),29-32.

[3]茆正洪,谭钊安,曾彦英,张建平.(2005).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06),22-24.doi:10.13342/j.cnki.cjhp.2005.06.008.

[4]亓圣华.(2009).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问题.西北人口(01),51-56.

[5]正面连接:《涉过愤怒的海》与三种人格障碍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微博@电影涉过愤怒的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凶手   人格   患者   障碍   边缘   愤怒   父母   女儿   情感   社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