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展览、博物馆......临近“亚运时间”温州变身龙舟主题城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陶韬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临近,其中龙舟项目比赛时间为10月4日至6日,在浙江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行,共产生6枚金牌。

龙舟比赛为何花落温州。温州人对龙舟又有怎样的感情?据中国龙舟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龙舟协会主席王成云介绍,龙舟竞渡在温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参与面广,活动影响力大。

如今,亚运会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龙舟,作为温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正“妆扮”整座城市。

龙舟“IP”迎亚运

图源:温州日报

从温州南站前往温州龙舟运动中心的路上,一座高12米、宽16.8米的巨型龙舟雕塑,吸引着过往来客的注意。浪花翻腾、龙舟竞渡的精巧造型,底部有亚克力发光字“中国龙舟文化之乡”和“杭州第19届亚运会”标识,以佛甲草、三色堇、满天星、硫华菊、孔雀草等花卉环形妆点,将亚运与龙舟两种元素巧妙融合。

“附近还有一个雕塑叫‘龙跃东瓯’,也是为了迎接亚运打造的,另外还有展览、工艺品,最近的温州可以说是一座龙舟主题城市。”一位温州市民这样向潮新闻记者介绍。

龙舟主题的雕塑,在温州瓯海区的龙舟公园门口也有一个。走进龙舟公园,一艘水上台阁蔚为壮观,描金溢彩,亭台楼阁置于舟上,上层穹顶上手绘了2000多条蛟龙,下层两舷开设窗景,陈列“道士”“货郎”“屠夫”等民间三十六行人物木偶。从龙头到龙尾,每个亭台楼阁里有吹拉弹唱、曲艺表演的民间艺人木偶,栩栩如生。

围绕龙舟“IP”,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这里不仅是亚运会龙舟赛事举办地,也是全亚洲最高标准的龙舟赛场。从俯视视角,整个场馆依河而建,形似蛟龙,从水中跃起。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场馆的观众席不同,龙舟观赛不设座席,观众可沿着河道或站或走,或者干脆席地而坐,尽情享受龙舟比赛的速度和激情。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民众参观“首饰龙”。图源:温州日报

今年6月正式开馆营业的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是展示温州龙舟文化特色的主题场馆和重要窗口,博物馆里展出300多件龙舟文化特色展品,向参观者细数温州千年龙舟文化。展馆内非遗作品陈列,板凳龙、虾蛄龙、拼字龙等一一排开,其中首饰龙展品3米高、7米长,榫卯结构相连,轻摇手柄,能够带动整个龙舟和数十个隔间内的人物动起来。工艺美术品外,展馆罗列了龙舟文化的实物,既有长达20米的古龙舟,鼓、锣、梢、桨配齐,也有带着龙纹的铜鼓摆件、铜笔架、耳铜瓶、双耳盘口铜瓶等。馆内还设有龙舟形制、制造技艺、龙舟习俗、龙舟竞渡等内容,以照片、证书、画报、影像等形式陈列展出。

龙舟文化向世界进发

龙舟主题城市,是非官方说法。在王成云看来,将温州打造成“中国龙舟名城”,倒是肯定了大家一直以来的努力。

“温州水系发达,自唐宋以来就有龙舟竞渡的传统。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在温州,龙舟不仅在端午节期间广受欢迎,可以说一年四季,从‘二月二,龙抬头’直到年底都有龙舟赛事。”王成云细数着温州的龙舟历史。

目前,龙舟已从传统的竞渡活动演变为多样性的体育赛事。据王成云介绍,温州如今有100多个龙舟俱乐部,他们大多常年参加龙舟大赛;全市每年下水参赛的龙舟数量高达2000多只。

作为一项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各类龙舟大赛的兴起,龙舟文化越来越普及,龙舟也开启“出海”之旅。据王成云介绍,现在海外近9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龙舟的身影,包括东南亚、阿根廷、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其中超过百分之七十是由温州华侨“输出”。

“亚运会是推广龙舟文化的绝佳机会。明年是龙年,我们的龙舟队伍又将频繁‘出海’,向国际友人展示龙舟的风采,让海外遍布为中华龙舟呐喊的声音。”王成云告诉潮新闻记者,希望通过龙舟这个载体,使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王成云向潮新闻记者透露,他还有一个藏在心里的“小目标”:“希望有一天,龙舟这个充满中国元素的比赛项目可以走入奥运会。”他说,“当然这需要很艰辛的努力,也需要我们长期的奋斗。”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龙舟   温州   亚运   主题   城市   新闻记者   场馆   亚运会   中国   雕塑   博物馆   时间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