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咖说|王微:中国品牌如何把握亚运经济的红利?

中新经纬9月21日电 题:中国品牌如何把握亚运经济的红利?

作者 王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办。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运会。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刺激经济发展?如何利用亚运红利扩大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影响力?

王微

亚运会如何刺激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组织、承办了许多国际体育赛事活动,无论是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大运会等,都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成为展示国家形象、城市品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机会。

首先,体育赛事活动是展现国家发展、人民精神面貌、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契机,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也是一座城市展示自己的窗口,是城市品牌树立的一个过程。国际赛事不仅有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体育官员的参与,还会有他们的亲人、朋友以及大量观众,以及各国新闻媒体及众多记者前来,可以让赛场内外人民更多了解一座城市的风貌、服务水平及体育设施建设,还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美食、风景等。

其次,对经济发展而言,大型的体育赛事需要具备非常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这将拉动投资和促进相关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将对包括体育在内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一方面,将带动体育装备、赛事服务、运动健身等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国家体育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另一方面,还将间接带动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及相关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促进体育消费的快速发展。这种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将延续至赛事结束后,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比如北京举行冬奥会过后,人们普遍对冰雪运动有了更多了解,也更愿意去参与到冰雪运动之中,在北京及许多城市出现了冰雪运动热潮。

第三,亚运会等体育赛事活动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是体育相关消费方面。亚运会是综合性的运动会,许多亚洲运动员本身在全球就很有竞争力的项目,比如排球等,就广受欢迎,进而可能带动相关体育消费的增长。2015年9月杭州申办亚运会成功,当年在“跑步经济”等带动下,在众多上市公司中,安踏、李宁、特步等中国运动上市公司都实现了业绩普遍上升。二是旅游、住宿、餐饮等消费方面。赛事活动期间,除运动员外,还有官员、裁判、教练、医生等服务人员及全球各地的体育爱好者来到中国,在赛事结束后可能会在本地或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旅游,这对于疫情后中国消费恢复,特别是促进国际消费及国内相关服务业的恢复与扩大,极为重要。这种趋势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已有所体现。截至7月23日,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携程平台涉及成都的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34%。三是文化、娱乐等消费。中国自身有很强的文化传统,每个城市又有各自的特色,一些城市还有重要的新经济模式,比如杭州电商平台的创新消费,外国人也愿意体验,并可能通过口碑传播、新闻报道等吸引更多的国际消费者。这些也将激发文化、娱乐、创新消费等方面的潜力。

中国品牌如何把握亚运红利?

在亚运经济红利的释放时期,我们应抓住机会塑造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从城市品牌角度看,体育赛事活动是城市塑造品牌、擦亮品牌的机会。比如,大运会在成都举办,让成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让国际社会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风景,如休闲文化、熊猫文化等。

从企业品牌角度看,围绕着体育赛事及相关消费、服务行业的中国企业,将更有机会树立品牌形象并走向国际市场。亚运会期间国外消费者在杭州及国内各地游览,将为体育装备品牌及航空、高铁、酒店、旅游等服务品牌提供展示和服务的机会;同时,杭州作为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创新服务发达的城市,也将让国外消费者有全新的体验,从而为企业及其品牌提供前所未有的宣传、展示的机遇,以及进入新的国内外潜在市场的机遇。

如何抓住亚运经济红利塑造品牌,笔者有几点建议。一是要有国际化思考。目前,许多中国企业长期深耕国内市场,习惯从中国人的角度宣传品牌或进行品牌解读。而对于外国人的思维习惯、文化、语言可能了解不深,对于在亚运会这样的国际化环境宣传推广品牌,还缺乏有效手段。其中最应注意的是要有好的英文包装,用生动、准确、易懂的英文和标识,让外国人发现品牌、认识品牌。

二是从品牌自身特点出发,找到适合品牌展示和提供服务的场景,让国外运动员、官员、体育爱好者们对品牌有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消费体验,这是打造品牌的重要方面。

三是对接消费者服务平台。许多重要的体育赛事活动都有自身服务、投诉、语言支持平台,文旅、共享单车、语言服务等服务企业可以提供对接平台,在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介绍品牌,更利于树立品牌影响。

四是将城市品牌打造与企业品牌打造结合。这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城市品牌形象的提升需要有企业品牌支持,借助众多企业品牌的市场力量,共同打造城市品牌;同时城市品牌也可为企业提供增信和支持,助力企业做强品牌和走出去。(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红利   亚运   中国   品牌   亚运会   经纬   体育赛事   城市   体育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