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战士从报纸上认出父亲,指导员:别闹了!人家是兵团司令

1949年10月,在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与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的强势配合下,仅用了12天的时间便解放了广州,10月15日清晨,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了广州的上空。

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了此消息,当全国人民都在为广州的解放而欢欣鼓舞时,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46军的一名小战士,却拿着报纸抱头痛哭了起来。

他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指导员的注意,他走到小战士的身边调侃道:“别人都在笑,你怎么还哭起来了?是看到广州解放太高兴了么?”

(广州解放)

听到指导员的声音,小战士抬起布满泪痕的脸,指着报纸上的一张照片回答道:“指导员,我找到父亲了!”

指导员听到小战士找到父亲,心里也为他感到高兴,然而当他看清楚小战士指的那张照片时却愣住了,随后笑着说:“别闹了!人家是兵团司令!”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小战士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泛黄的旧照片递给了指导员,指导员拿起照片仔细端详后,发现上面的人确实是兵团司令。

詹才芳

难道小战士真的是司令的儿子?为何两人会失散多年,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父子相认

1949年10月中旬,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46军司令部门口,军长詹才芳和几名下属严阵以待,不一会,一辆军用吉普车便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待车停稳后,詹才芳连忙走上前拉开车门,只见里面走下来一位身着军装,威风凛凛的男人,他就是解放广州的功臣之一,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的司令邓华,他焦急地问道:“人在哪里?”

“在我的办公室!”詹才芳回答道。两人快步来到办公室门口,邓华颤抖着双手推开了门,屋内的人听见声音后抬起头向外看来,那是一张和邓华极其相似的脸庞。

邓华

“父亲,是你吗?”屋内的年轻人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眼,惊讶地开口问道。邓华连忙走上前,拉起年轻人的手激动地说道:“贤诗,好孩子,我就是你的父亲,你受苦了!”

詹才芳悄悄从屋里退了出来,轻轻将房门关上,给这对已经22年未曾见面的父子,留下了独处的空间。邓华看着面前的儿子,一时间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邓贤诗出生时的情形,那是1927年5月,当时的他刚刚入党两个月,被组织派往了湖南省党校进行军事训练。

然而他刚到长沙,国民党军官许克祥便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四处捕杀共产党员,一时间长沙城内人人自危。邓华被迫踏上了回老家郴县的路,本以为回到家能够与父母妻子大团聚,然而等他回到家才发现,偌大的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个人。

许克祥

他的父亲邓养源由于为农民协会提供办公地方,公然支持革命活动而被关进了监狱,而她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为了安全着想,母亲派人将她送回了娘家安胎。

邓华了解情况后便带上钱去疏通关系,在他的上下打点下,最终将父亲保释出狱,当地的挨户团听闻共产党邓华回来的消息后,便派人上门抓捕他。

在朋友的帮助下,邓华避开了挨户团的人,前往桂阳县华塘铺岳父家中避难,恰巧此时他的妻子邱青娥即将临盆,在全家的期待中,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诞生了。

(挨户团抓人)

看着可爱的儿子,邓华高兴极了,为了给儿子取个好名字,他将家中所有的书籍翻了一遍,最终从成千上万的汉字中选取了“贤诗”这两个字。

“贤”寓意为有才能、德行好,“诗”寓意为文雅、成就不凡,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最深的期许,希望他将来可以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邓贤诗的出生为邓华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他每天都要陪在小家伙的身边逗他玩,直到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发动了湘南起义,在郴县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7师。

(湘南起义)

邓华得知消息后对妻子邱青娥说:“我已经在这里躲了好几个月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想参加工农革命军,你觉得怎么样?”

邱青娥心里虽然万般不舍,但她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她深知邓华有报国之志,不是她能强留的,因此说道:“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情你不必担忧,我会照顾好儿子和父母的,战场凶险,子弹无眼,你要保重自己,我和儿子在家等你凯旋而归!“

邓华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自己的照片交给邱青娥,让她留个念想,然后深情地看了她一眼便转身离开了家,本以为夫妻两人很快就可以团聚,却不想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邓华一家)

妻子离世,儿子失踪

邓华参军后,被安排在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二团工作,后来七师党代表蔡协民发现他不但文化素质高,且做事稳重,非常适合做政治工作,因此将他调往师政治部担任组织干事。

1928年4月,邓华随工农革命军第7师一起前往了井冈山根据地,正式开启了他的戎马一生,他先后参加了反围剿作战与长征,逐渐从一名基层政治干部,成长为能带兵作战的军事干部。

1937年秋,在平型关战役中,时任115师685团政委的邓华与团长杨得志指挥部队,打败了日军板垣师团,歼敌1000余人。

(平型关战役)

战役结束后,邓华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他迫不及待地要将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告诉妻子邱青娥,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家里的回信几经辗转到达邓华手里时,已经是1938年了。

当邓华满心欢喜地打开信后,看到的竟然是妻子去世的消息,他不敢相信那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已经离开了人世。邱青娥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与出身书香门第的邓华可谓是门当户对,因此双方父母便自作主张为两人订了亲。

对于这门亲事,邓华原本是非常抗拒的,他深受当时思想潮流的影响,内心极其反感包办婚姻,况且他当时在长沙岳云中学读书,参加了大量的爱国运动,一心想要革命报国,根本无心考虑娶妻之事,但是在父母的威压下,他还是妥协了。

(长沙岳云中学)

1925年,年仅15岁的邓华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邱青娥,对于这位素未谋面,毫无感情的妻子,他非但没有为难她,反而一直对她关爱有加,只因他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他知道妻子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因此不忍心苛责她。

然而感情之事常常出人意料,在与邱青娥的相处中,邓华逐渐发现她与自己想象中的女人大相径庭,她不仅饱读诗书、知书达理,更有着先进的思想,对于丈夫冒着危险,参加革命活动的行为,她不仅不劝阻,反而大力支持。

对于这样与众不同的女子,邓华很难不动心,在不知不觉中他,也爱上了这个贤惠的女人,而邱青娥自从知道丈夫一心报国后,她便将他视作心中的英雄,将一颗芳心许给了他。

(南华法政学校)

就这样,这对小夫妻在婚后开始互相爱慕,过起了先婚后爱的甜蜜日子,在这期间,邓华也没有放弃学业,在邱青娥的支持下,他在1927年顺利考入了南华法政学校。

犹记得离家时妻子的殷殷嘱托,然而如今他尚未完成报国之志,妻子却先他而去,这让邓华怎能不伤心,他本想回家去祭奠一下,奈何当时战况紧急,况且侵略者还未被打跑,他也无颜回去见家人。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邓华才重返家乡,回到家后他才发现家里父母早已亡故,儿子也不知所踪,他只能派人四处打听,奈何始终杳无音信。

(邓华)

1949年10月广东解放后,12兵团46军军长詹才芳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看着手上的信,邓华心生怀疑,他与詹才芳虽然是老战友,但是两人属于不同的兵团,他此时派人送信过来,难道是有什么军事机密要向他传达。

邓华一边猜想信的内容,一边快速打开了信纸,等看到信纸上的第一句话时,这位身经百战、荣宠不惊的将军,竟然激动地站了起来,仔细看不难发现,那双捏着信的手竟然在微微颤抖。

只见信的开头写道:“邓华司令您好!我是12兵团46军的一名小战士,我叫邓贤诗。”

“邓贤诗!这是儿子给我写的信?”邓华不敢置信地喃喃自语道。

(邓贤诗)

为了确认心中所想,他目光快速扫过纸上一行行的文字,当看到“邱青娥”这三个字时,邓华终于确认写信之人正是他失散已久的儿子邓贤诗。

时隔多年终于知道了儿子的消息,邓华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驱车赶往了12兵团46军司令部,在这里他见到了儿子邓贤诗,在交谈中,他了解到邓贤诗是靠着报纸上的照片才找到了他。

从报纸上认出父亲

邓贤诗从记事起就从未见过父亲,每当看到别的孩子有父亲陪着玩时,他都会跑回家问母亲父亲去了哪里,邱青娥每次都慈爱地看着儿子说:“你的父亲在打坏人,等坏人被赶跑了,父亲就能回家陪你玩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邓贤诗一直等到了十岁,都没有等到父亲回家,有一天,他放学回到家中发现母亲竟然独自坐在床头哭泣,他连忙询问发生了何事,母亲却告诉他父亲牺牲了。

(邓华)

年幼的邓贤诗还不知道牺牲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从那以后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脸色也越来越憔悴,直到后来一病不起,医生说他母亲得的是心病,药石难医。

其实这都是一场误会,是村子里的人传错了消息,邓华并未牺牲,然而邱青娥却信了这个假消息,最终郁郁而终。

在她去世之前,她将邓华留给她的那张照片,塞在了儿子的手里说道:“长大后要像你的父亲一样保家卫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邓贤诗长大后按照母亲的遗愿选择了参军报国,在部队里他一有时间就将父亲的照片拿出来反复地看,直到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他居然在报纸上看到了父亲的照片。

(广州解放消息报道)

报纸上写到父亲是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的司令,是解放广州的功臣,邓贤诗一时之间难以置信,他的父亲早已牺牲,怎么可能成了司令。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的父亲还活着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想到自己从小崇拜的父亲并没有死,邓贤诗激动地痛哭了起来。

他的哭声引来众人侧目,指导员更是调侃他,别人看到广州解放的消息都是笑的,他怎么反而哭了,却不想邓贤诗竟然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指导员,我找到父亲了!”

指导员凑过去看了一眼邓贤诗指的那张照片,照片上的人竟然是第15兵团的司令邓华,他忍不住拍了下邓贤诗的脑袋说道:“别闹了!人家是兵团司令,你是想家想糊涂了吧!”

(邓华)

见指导员不相信,邓贤诗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照片递了过去,照片上的男人和报纸上的男人分明就是同一个人。这么重要的情况,指导员第一时间上报给了46军军长詹才芳,恰好詹才芳和邓华是老战友,他早就听说邓华有一个儿子下落不明,不想竟然在他的部队里。

他让指导员将邓贤诗带到了他的办公室内,见到邓贤诗的那一刻,詹才芳就确认这是邓华的儿子无疑了,只因他的长相和刚入伍那会的邓华简直如出一辙。

为了给老战友制造一个惊喜,詹才芳并没有直接将儿子给邓华送过去,而是拿来了纸和笔让邓贤诗自己给父亲写信。邓贤诗思索一番后,提笔写下了给父亲的第一封信,詹才芳立刻派人将信送到了邓华的手里,通过这封信,父子两人终于团聚。

(邓华)

为了亲自培养儿子,邓华向詹才芳提出要将邓贤诗调往15兵团,然而此举却遭到了邓贤诗的拒绝,他不想依靠父亲的关系,他想靠自己去做出一番事业。儿子能有如此志气,作为父亲的邓华感到十分骄傲,他选择尊重了儿子的意愿,新中国成立后,邓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邓贤诗从部队退伍后在地方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没有利用父亲的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更没有公开声称自己是邓华的儿子,一直低调地生活工作,对他而言能找回父亲已是最大的幸事。

参考资料

郑州日报《文武邓华军职简历》

人民网《开国上将邓华》


阅读此文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指导员   兵团   司令   父亲   野战军   广州   战士   妻子   儿子   消息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