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时光机 - 回望广州亚运:难忘“小蛮腰”

编者按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亚运会三次来到中国,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的亚运故事让人寻味和追忆。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33年前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亚洲雄风》直至今日,依然能够唤起中国人最浓烈的亚运记忆。

13年前广州亚运会,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乘坐花船沿珠江巡游进入开幕式会场的场景,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红网体育从亲历者角度回顾过往两届亚运会,也期待新的征程与旅途。

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向群)杭州第19届亚运会9月23日即将开幕,钱塘江畔的古城杭州,已经整装待发,将向亚洲、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

资料图:2010年,向群(右)在广州参与亚运会报道。这是向群与其他体育记者在广州塔前合影。供图/向群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目睹了33年前的北京亚运会,从头到尾参与采访了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虽然现在距离广州亚运会已经过去13年,但第16届亚运会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

小蛮腰,灯光秀

因为工作需要,在此之前,我曾多次前往广州进行各种赛事的采访,特别是2001年广州全运会,我更是在广州城住了小半个月,即使过了好几年,但记忆中的“脏和乱”,依然是广州留给我比较深刻的印象。然而,一届亚运会,就让广州从此迈进现代化。

2010广州亚运会,京广高铁还没有开通,因此从长沙到广州,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还只能是坐飞机或者火车,而每次坐火车到广州火车站,就总会让人想起过春节成千上万人拥入广州火车站的那种情景……可这次抵达广州,羊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资料图:不容于以往亚运会在体育场举行开幕式,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是在海心沙的岛上举行。图/新华网

走在大街上,各种颜色充斥眼球,就连过街人行天桥,也栽种有各式各样的绿色藤蔓植物。大街小巷的各种店铺,也换上了新的招牌,吸引着来自全亚洲各地的宾客。与此同时,过去在我听来不蛮顺耳的粤语,这个时候也变得特别动人。

记得有一天我跟当时体坛周报的知名记者李响,还有几位山东、重庆、云南和四川的同行一起去采访,结果回来的路上钱包掉了。那个时候,微信支付还没开始,没有钱包应该是寸步难行。不过凭借当时我挂在脖子上的亚运会采访证,我还是乘坐媒体车,先完成了采访,等到写完稿件后才开始寻找我的钱包。没想到,等我在新闻中心准备提问时,一条“拾物招领”就来到了我眼前。原来,我在钱包里夹放了我的一张名片,还有我的记者证,结果拾到钱包的恰好是一位志愿者,就送到了新闻中心。

资料图:广州亚运会开幕当天,日出时的广州塔。图/新华网

当然,广州亚运会让人神往的,还是位于开幕式现场的“小蛮腰”。

“小蛮腰”,其实是竣工于2009年9月的广州新电视塔,因其外形独特而被人们称为“小蛮腰”。2010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便是一改之前在体育场内举办的传统,放在与“小蛮腰”隔珠江相望的海心沙举行。

资料图: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图/新华网

而刚刚竣工一年的“小蛮腰”,每逢夜晚,特别是节日,都会呈现令人眩目的灯光秀,因此也在亚运会举办前,就开始成为广州新的坐标地。

“我记得广州亚运会开幕当晚,我跟来自湖南的媒体记者一道在小蛮腰前拍照留念。那一晚,珠江两岸流光溢彩,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乘坐花船沿珠江巡游进入开幕式会场的场景……那一刻,我为广州骄傲,更为中国骄傲。”作为当时湖南亚运会观光团成员的尹家志,在回忆13年前的这一幕时,仍然非常开心。

中国速度,闪耀羊城

如果说2001年广州全运会成就了天河体育中心,那么广州亚运会则开始告诉全亚洲、全世界的人们一个词——中国速度。

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前,中国已经承办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以说,中国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已经不是问题。而作为多次采访过奥运会、全运会和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我,应该说对承办赛事的城市,特别是对赛事运转的情况,都特别在意。但这次在广州,让我感叹的是,广州亚运会,中国速度真的让我惊叹。

资料图:广州亚运会期间,一位广州市民在吉祥物“乐羊羊”面前合影。图/新华网

由于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是放在海心沙上举行的,因此来自全亚洲的所有体育记者,都把天河体育中心作为主会场。前往亚运会各个赛场,也都是从天河体育中心乘坐交通车前往。与往届其他大型赛事不同,这次在广州,你无论什么时候想要前往任何一个比赛场馆,都能在第一时间坐上交通车,并且有志愿者带领。我记得有一天要从天河去皮划艇比赛场地看湖南运动员周玉(皮划艇世界冠军)的比赛,然后马上又要回到天河体育中心羽毛球馆采访田卿(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冠军),可当我把乘车需求告诉志愿者后,几乎不到一分钟,就为我安排了专车接送。

此外,比赛场地各种成绩的公布与获悉,也开始创造世界之举。

据现场采访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湖南较早一位体育记者介绍:北京第11届亚运会,每场比赛结束后,从整理成绩到亚组委专用的小型印刷厂印出成绩公报并在亚运会新闻中心发布,这个过程需要15分钟。但到了广州亚运会,各个场馆的比赛结果从经总裁判认定到上传亚运会官网然后向全世界发布,只需要不到10秒钟。这可是90倍的提速,也是中国承接两届亚运会之间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广州后,强国起

如果说北京在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是舒缓了中国人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渴望,也浓缩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奋勇前行的身影;那么广州第16届亚运会,则凸显了一个在亚洲、在全世界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东方大国新形象。

1974年伊朗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33枚金牌,可以说,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体育大国即将崛起的强烈信号。

资料图:广州亚运火炬传递期间,广州的学生们在马路边挥舞中国国旗和广州亚运会旗。图/新华网

1978年曼谷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总数上升到51枚。中国体育,开始了她“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征程。

而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才几年的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在金牌榜上超过霸榜多年的日本队,开始坐上亚运会金牌榜的头把交椅。尽管随后的1986年汉城亚运会,作为东道主的亚洲另外一个体育大国韩国队,一直在金牌榜上与中国队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在最后一天,随着中国田径队在男子4×100米比赛中斩获金牌(最终中韩金牌榜定格在94:93),中国从此在亚运会金牌榜上再无悬念。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军团最终夺得了308枚全部金牌中的183块,而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队更是斩获了476枚全部金牌中的199块。如果说北京亚运会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亚运夺金成为一种“全民狂热”,但广州亚运会,对于已经举办过奥运会、并且已经连续六届稳坐亚运金牌榜首位的中国人来说,运动员们摘金夺银已经不是大家唯一追求,亚运会,就更像一场轻松的节日盛会,是一场大众娱乐和大众文化的盛会。

资料图:曾举办足球项目的广州天河体育场,时至今日仍是广州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选择地之一,也见证了广州足球两次登顶亚洲之巅。图/新华网

广州亚运会期间,我曾采访过这届比赛开闭幕式的导演组,一位主要成员曾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展开一幅画轴,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广州第16届亚运会在珠江上扬起八面风帆,在尽显华夏风情的同时,也预示着中国这艘巨轮正扬帆启航,驶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这种种转变,折射出国民的身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对于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正在改变,一个世界体育大国、体育强国,正在崛起。

资料图:曾举办棒垒球项目的天河棒垒球场,如今已经成为广州棒球少年们的乐土。图/新华网

@杭州

明天(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就将盛大开幕,小蛮腰率先发起的灯光秀,如今早已经遍布中国的大中城市,而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速度,更是登上世界顶端。

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在刀郎的一首《花妖》爆火的时候,杭州这座江南古城,也必将伴随亚运会,红遍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亚运   广州   天河   新华网   亚洲   杭州   亚运会   开幕式   北京   中国   难忘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