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好转后,这两点是大忌,不注意病立马回来

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尤为严重,其症状复杂多变且难以治愈,同时也极易复发。为何在病愈后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身体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如同经历了一场战争,必然会有所消耗。即使支原体肺炎得以被击败,但孩子的正气也已大量消耗。正气不足,会导致皮肤毛孔腠理失守,表现为汗出过多;同时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摄入减少。因此,病愈后仍需静养1-2周,有两点大忌,决定了接下来的身体状况。

一、忌盲目进补,饮食宜清淡

孩子病情好转后,许多家长会认为身体已经虚弱,应该给孩子补充营养以尽快恢复健康。然而,如果在疾病刚好的时候立即进行大补,病情可能会立即复发,这在中医里被称为“食复”。

“食复”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中:“病热少愈, 食肉则复, 多食则遗, 此其禁也。”

任何疾病都会导致正气受损,包括气和阴。因此,在疾病刚刚好转的时候,气和阴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不足。整体气不足会导致分配到每个脏腑的气也会不足,脾胃之气自然也会不足。脾胃之气不足会影响其运化功能,而营养丰富、容易生湿的食物,如肉、蛋、奶、水果、油腻食物往往超出脾胃的运化能力。

这些食物容易形成积食停滞在中焦,阻碍脾胃气机的运转,并可能形成痰湿。积食还可能化热,成为内热的一大来源,结合痰湿形成湿热。积食和水湿痰饮使脾胃无法完成化生气血的工作,气血生化无源,刚刚抗击完外邪的正气自然无法恢复。因此,病后饮食应以易消化、养脾胃的食物为主,如大米粥、小米粥、面条汤、小面汤等。在前期,可以煮得稀一点、软烂一点、吃得少一点,然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浓度和摄入量。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然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除此之外,病后的饮食也要注意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发物。

二、确保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复发

病后,患者的气血尚未完全恢复,或者余热未清,此时如果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绪波动、房事或饮酒等,都可能成为复发的诱因。因此,确保充分休息是必要的。

同样重要的是避免孩子熬夜赶功课。晚上九点后是三焦经当令的时间,三焦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它好比是一个总管,掌管着全身的气血和能量的分配和使用。如果孩子在此时进入睡眠状态,则百脉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这个时间点睡觉更为重要。

此外,避免马上进行大量运动出汗吹风。这些活动会消耗体内的气,导致外邪容易乘虚而入(复发、复感)。可以选择去公园、竹林等安静的地方散步,吸收自然的土木之气,使心神安定下来,让气血得到休养和滋养孩子的“神气”和脾胃功能。

无论是感冒还是手术等各种病症的恢复期,注意上述事项对身体的恢复都是非常有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都会   支原体   脾胃   气血   肺炎   正气   大忌   食物   身体   饮食   疾病   功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