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二度花和遗下人指的什么女人?

前言

婚姻,意味着什么?对于每个人来说,答案可能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延续,是两个相爱的人建立家庭的起点。也有人觉得,婚姻只是一纸契约,追求的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而非感情的升华。

一、婚姻意味着什么

面对复杂多变的人心,钱钟书先生在其代表作《围城》中,以独特的笔法讽刺描绘了当代社会中的种种婚姻现象。其中一句“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尤为深刻地点明了中国古代婚姻观念中蕴含的荒诞与悲哀。

钱钟书先生早年留学法国,熟稔西方文化,回国后独树一帜,以严密的逻辑和优雅的文笔切中时弊。其夫人杨绛女士也是知名作家,两人志趣相投,婚姻美满。因此,钱钟书先生笔下关于婚姻的种种描写,预示着他对这一神圣组织的庄严与尊重。

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是两个相爱的人建立亲密关系、组成家庭的基础。婚姻体现了一种道德规范,要求配偶之间忠诚不渝,互相扶持。当然,这种期许并非总能如愿,真正美满的婚姻需要两人不懈的努力。

从某种程度来说,婚姻还蕴含着一种社会功能。它为家庭的形成提供了法律保障,体现了人伦秩序。儿女需要父母的养育,老人需要晚辈的照料,婚姻的存在维系了传宗接代的延续。但这并不意味着婚姻仅仅是一种工具,爱情依然是它的生命线。

面对婚姻,人们总会有复杂的情感。既渴望美满,又难免迷茫。既盼望光明,又不时遭遇阴霾。钱钟书先生以他特有的凝视,将这些复杂情感融入了《围城》的字里行间。

二、婚姻的演变历程

在中国古代,婚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的群婚到一夫一妻制,规则日益严格,女性地位日益低下。

远古时期,人类还处于原始状态,婚姻形态为群婚制,所有人无私有财产概念,婚配关系随意散漫。据考古发掘显示,在新石器时代,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现象较为普遍,反映出劳动力对群体生存的重要性。后来,舅母婚开始盛行,男性只能在母系氏族外找对象,这被视为血缘婚姻的开端。

到了父权社会,男性地位提高,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抢亲开始在社会中出现,男方以暴力手段获取心仪的女子。在战国时期,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昔者大夫妻,小人妻,皆以劫。”反映出那个时代“强龙难压地头蛇”的社会现实。后来演变为夫妻必须来自不同家族,这被称为家族外婚制。《诗经》中有“匪女不嫁,匪夫不娶”的说法,推动了不同家族联姻的风气。

再后来,一夫一妻制开始被确立,一个男性只能拥有一个正妻。但同时,男性可以纳妾,女性地位更加低下,沦为承载男性子嗣的工具。清朝乾隆年间,妇女地位低下的现象十分明显,纳妾风气盛行,妻妾之间明争暗斗,给婚姻带来巨大阴影。

可见,古代的婚姻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调整,但基本脉络是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持续下降。直到现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这一局面才得到较大改善。

三、古语中的婚姻哲学

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主导大多数婚姻。男女双方素未谋面,就被迫步入礼堂,共结连理。这种荒唐的婚姻方式导致了后悔、痛苦和隐忍成为常态。

有视野的文人学士们,早已看出强迫婚姻的荒诞性。他们在民间传播各种警句,希望人们能从中汲取婚姻的智慧,不至于受时代潮流摆布。

其中“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这句古语尤为广为流传。二度花指的是年轻的寡妇或离异女子,她们经历过失败,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而遗下人是指被休且育有子女的女子,她们往往身不由己,注定在婚姻中不得幸福。

这句谚语来源于民间对婚姻的总结和反思。比如,寡妇小芳再嫁给官吏大郎后,两人恩爱有加,并育有多子,导致邻里传为佳话。而王妃初被皇帝宠幸,后来独宠新妃,自己沦为妾妃,终日郁郁寡欢。类似的现象促使古人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句话蕴含的人生哲理十分深刻——珍惜现在,不要受过去羁绊;感恩每一天,不要因往事而麻木不仁。它暗示人们,不应屈服于社会认同,而要掌握自己的婚姻与幸福。

四、曹操的另类喜好

东汉末年,曹操崛起于乱世,称雄一方。当时正值婚姻关系开始走向自由,他也因势利导,纳了许多二度花与遗下人为妾。

比如杜夫人,本是部将秦宜禄的妻子,还育有一子。后被秦宜禄遗弃,改嫁袁术。曹操进攻许都,关羽就想纳杜夫人为妻,却被曹操抢先一步,收为自己妾室。

再如尹夫人,原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媳,曹操以司空之尊,仍忍不住垂涎她的姿色与风韵,将之纳为妾。曹操身边聚集了众多二度花与遗下人,有的入幕侍候军务,有的仅供玩乐取乐。

曹操之所以喜好这类女子,一方面是当时社会风气使然,纳妾成为权贵消遣的手段;另一方面,他性格多疑,不想过多与一族外戚产生瓜葛。这类女子家世独立,正合其心意。

曹操周围的文人学士们,见曹操力图收罗芳心,也纷纷献计献策,引荐自己门第高贵的表姊妹与夫人,希望能借此获得曹操的宠信。他们建言道:“天子游幸,必有佳丽相随;文武大官,也必不乏佳人在侧。以重用美人而著称天下,诸君当以选美助兴为忠。”

五、现实中的婚姻观

时过境迁,今人对婚姻的态度已然不同。与其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不如说追求真爱,不拘形式。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不分出身,都值得结合。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女性选择离异后重新开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们不再被“二度花”的标签定义人生价值。人们也更多地理解和包容生育过的女性,不会歧视她们为“遗下人”。

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上升。她们的受教育水平与男性接轨,经济独立性也大为增强。很多女性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结婚生子,不再受传统观念桎梏。离异后的女性也毫不避讳地谈及新生活,没有像古代那般的污名化。

人们开始关注婚前的恋爱历程,而不是仅凭家长之言就臣服命运。越来越多的恋人勇敢面对家庭反对,选择与心爱之人延续爱情。现代人更看重两个独立人格的契合,而非仅仅门当户对。经济条件不是判断婚姻的主要标准,互敬互爱才能成就幸福。

当代社会,正在一步步修复古代婚姻制度遗留的创伤。人们开始重视婚前恋爱,重视个体感情。现代人不会因传统偏见而放弃真爱,因为获得幸福才是立足现实的硬道理。

结语

钱钟书先生以独到的笔法折射出古代婚姻的荒诞本质。他的夫人杨绛女士则认为《围城》反映出人们的通病:景仰别处,不知自己所处之地的可贵。

婚姻,其实也是如此。过去不如意的婚姻让人向往自由;目前的状态又让人不满现状。其实,用心经营眼前,珍惜自己所爱之人,才是幸福的关键。

人生路漫漫,不如与有缘人携手同行。路的前方会有风雨,但热诚的陪伴就是相濡以沫的源头。珍重眼前,感恩生活,自会慰藉过往的歉疚与痛楚。未来漫长得令人迷惘,但此时此刻,依然可以找到幸福感知的存在。

婚姻其实很简单,它连接了两个本该相遇的灵魂。感动不是来自山盟海誓,而是日复一日的呵护与守望。空旷的未来,需要用陪伴填满,就像掌心的纹路互相契合。当代人不必执着名利地位,只要跟对的人在一起,那就是此生的福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群婚   夫人   地位   男性   古代   婚姻   女子   幸福   女性   社会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