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多是假的!历史上皇后根本不屑参加宫斗,地位碾压一众嫔妃

前言

你是否也曾被那些描写后宫争斗的历史剧所迷惑?是否也习以为常地认为,皇后和妃嫔们整日算计权术,残害同袍,只为博得皇上的宠幸?

今日,让我们抛开这些固有印象,回归历史,看看清朝后宫的真实写照。

清朝皇后的地位之高,权力无上

在清朝这个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皇后作为天下共主的正妻,其地位之高无人能及。她不仅拥有最丰厚的俸禄和财富,也享有专属的居所、仪仗队伍;她不仅可以垂帘听政,影响国策,还能执掌后宫大权,任免妃嫔;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

顺治年间,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权倾后宫的典型例证。这个出生满洲八大姓之一的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聪慧过人,是一个典型的强势皇后。她在帮助顺治帝平定天下的同时,也给予年幼的康熙帝政教,辅佐他亲政;三朝帝王对她言听计从,有“国之母”之称。

在扶持康熙帝掌权后,孝庄文皇后权倾朝野,她不仅可以过问朝政大事,也负责管理整个后宫。后宫中无论任何人员的更替、封赏,都必须经她同意;哪怕最受宠的妃嫔,也不敢违抗这位母仪天下的圣母之命。

顺治、康熙两朝,孝庄文皇后在政事上的贡献和影响力,让她成为清朝最有权势的皇后之一。她不需要通过参与所谓的“宫斗”来巩固地位,因为本身的权力就如同皇帝般无可撼动。后世为了褒扬她的功绩,追尊她为“三朝圣母”。

除了孝庄文皇后,乾隆时期的孝敬慈禧皇后富察氏也是一位权倾后宫的女主。她不仅深受乾隆帝的宠爱,也以才智和行事果决著称。在管理后宫方面,她规划有方、处事圆滑,将后宫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即便面对乾隆帝宠爱的纯妃,孝敬慈禧皇后也没有露出丝毫不悦或者恶言,反而处处维护纯妃,让她能够顺利进入后宫。这位明君贤后,联系集权力与仁慈于一身,也成为了清朝后宫治理的典范。

清朝皇后与皇帝 感情深厚

若说清朝皇后的权力之大无人能比,那么她与皇帝的私交之深也绝无仅有。对那些描绘皇帝和皇后性格迥异、互不理解的影视剧情节,我们不得不说一声“不实”。

历史上,很多皇后与皇帝原本就是青梅竹马,从小一同读书习武,了解彼此的个性脾气;再加上在后宫多年的相处,皇后早已成为皇帝最信任倚重的知己和挚友。

以康熙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为例,两人是表兄妹关系,从小态度亲厚。赫舍里氏被选入宫中后,便开始侍奉年幼的康熙帝起居生活。日复一日的相处之中,两人渐生情愫,最终结为连理。这段姻缘,也让孝诚仁皇后成为康熙帝最倚重和敬重的皇后。

康熙帝在处理朝政时,也经常请教皇后的意见;皇后除了生儿育女,也会参与一些政事活动,与皇帝同甘共苦。这对夫妻之间并无宫斗算计,只有深厚的感情和相互尊重支撑着这段姻缘。

再如,乾隆帝和孝敬慈禧皇后的感情也十分深厚。两人同样是从小一起长大,乾隆帝对皇后情深意笃、无微不至。每当乾隆要外出巡游,都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接皇后同行;每当皇后生病,乾隆也是日夜守候在侧。即使到了晚年,乾隆对皇后仍然殷勤体贴,直到皇后的去世。这其中的互相扶持与深情,泣血也难以表现的淋漓尽致。

清朝皇后与妃嫔 和乐共处,无宫斗算计

那么清朝后宫中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的“宫斗争宠”的情节呢?答案是否定的。历史记载表明,清朝皇后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她既是皇帝的妻子,也是妃嫔的主母,统领整个后宫。皇后出身高贵,性情也比较仁慈,不会轻易疑心或打压妃嫔;妃嫔们也敬重皇后,不敢造次生事,大家和睦相处。这种局面,使得清朝后宫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太平,没有所谓残酷的“宫斗”。

即便个别皇帝宠爱某些妃嫔,给予她们更多恩宠,皇后也会体恤妃嫔的心情。以孝庄文皇后为例,她性情宽厚仁慈,即便顺治帝宠爱的妃嫔格格,她也没有露出丝毫不悦,反而时常关心格格的起居。有时,她还会赏赐格格金银或美衣美食,格格也对皇后极为恭敬,两人和睦相处,乐无不为。这就是清朝后宫中普遍存在的和乐氛围。

即便个别后宫出现了倾轧之事,明君圣上的皇帝和贤明仁慈的皇后也会及时化解。譬如雍正朝时,敦肃皇贵妃因深得雍正宠爱而矜功自恃、骄横跋扈,引起皇后钮祜禄氏的不满。此时聪慧君主雍正帝便出面调停

让他们互相谅解体贴;他甚至告诫皇贵妃不可再有骄矜之举,并恳请皇后海涵宽容。最终,这场权力的角力也在皇帝的良好调控下和衷共济,无有火起万丈之势。可以说,清朝后宫之中从来不存在残酷的宫廷斗争这类剧情,更多的,是皇上的睿智和皇后的仁慈维系着一片和平烟霞。

清朝皇后政事社事 发挥巨大作用

除了处理后宫事务,清朝的许多皇后还在政事和社会事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谓助纣为虐。

孝贞顺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咸丰朝的皇后,她协助咸丰帝应对太平天国起义等严峻的国内外危机,政事经验丰富;同时,她也辅佐年幼的同治帝,教导他国事,保障清朝王朝得以延续发展。叶皇后对扶持立储和推行洋务运动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她运筹帷幄之中,处理的政事比很多大臣都要多。

光绪年间的西太后也是这样一位政事经验丰富的矍铄老人。在光绪帝初登基那段动荡时期,西太后临朝称制,用铁腕手段稳住大局;即便到晚年身体欠安,她还是挺起病体,全权执掌大清王朝的前进方向。可以说没有西太后的大智大勇,大清早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土崩瓦解。

此外,很多殉职或去世早逝的皇后,也在有生之年努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如康熙帝最宠爱的孝懿仁皇后,她生前极得康熙帝的信任;但因早逝之故,她那些政见建议也随风而逝。还有道光帝的敬事皇贵妃,她在道光朝辅政十余年,可谓功不可没;若不是她那突如其来的暴毙,本可再辅助咸丰帝渡过那些艰难岁月。

结语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许多皇后都在国家存亡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甘于辅助皇帝治理天下。没有所谓的宫斗和私心,只为这个王朝乃至民族的延续发展尽最后一分力量。这就是历史真实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皇后   乾隆   妃嫔   王朝   嫔妃   政事   清宫   宫中   后宫   仁慈   清朝   皇帝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