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蒋英,与钱学森相差8岁,携手62载,从青梅竹马到爱情神话

2002年,钱学森获奖,当时他因年迈卧床,妻子蒋英代替他去领奖。


出发时,蒋英告别钱学森:“我领来的钱归我,奖给你”。


他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好,‘钱’归你,‘蒋’归我”。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享年98岁。


在葬礼上,蒋英用脸轻轻贴着沉睡爱人的脸颊,依依不舍。

蒋英和钱学森从青梅竹马到相濡以沫,一起经历苦难,一起经历荣耀。


夫妻恩爱六十二年,成为一段佳话。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蒋英的故事。


蒋英,是蒋百里和蒋佐梅的五个女儿中的第三个,出生在1919年。


在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蒋百里。


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1905年,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成绩为第一名。他又赴德国见习一年。


在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30岁的蒋百里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领少将衔。


当时,蒋百里一心要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办成第一流的学校,无奈经费严重不足,一再向北洋当局申请,均无着落。


蒋百里向袁世凯请辞,又不准。

蒋百里

蒋百里为人刚烈,1913年6月18日清早,在全校2000多师生面前突然拔出短枪,对准胸部开枪自杀。


由于子弹未伤及要害,蒋百里经救治脱险。


在治疗的过程中,蒋百里与照顾他的护士佐藤屋登产生了感情。


后来结婚后,佐藤屋登改名蒋佐梅。


在与蒋左梅结合之前,蒋百里曾经有一次婚姻。原配夫人查品珍由父亲包办,终生未育。


查品珍虽出身名门,但是目不识丁,因此蒋百里对这一包办婚姻甚不满意。


所以婚后不久,他就离开了家,直到遇到了蒋佐梅。


作为蒋百里的第三个女儿,蒋英3岁时就已经能歌善舞,花样百出,为家里增添了不少乐趣。


当时蒋百里有个好朋友叫钱钧夫,两家本无血缘关系,但是两人志同道合,他们结为了兄弟。


那时候,钱钧夫经常带着夫人章兰娟到蒋百里家做客,由于两人只有一个儿子钱学森,所以他们对蒋家的“五朵金花”之一蒋英非常喜欢。

中间为蒋英

于是章兰娟就提出把蒋英继给他们。


蒋百里夫妻俩虽然不舍,但是作为好友,他们也觉得钱钧夫夫妻俩就一个孩子,实在是太少,而且他也经不住钱均夫夫妻俩的“软磨硬泡”,于是他就同意了。


就这样,蒋英成了钱家的女儿,成了钱学森的妹妹。


住进钱家后,蒋英改名叫钱学英。


那时候,蒋英才5岁,而钱学森已经10多岁了,他们两人玩不到一块。


钱学森会吹口琴,看到他拿着口琴,蒋英也想吹,但是钱学森就是不给她,于是蒋英就闹。


后来钱钧夫听到了吵闹声,就过来问蒋英怎么回事。


蒋英哭着说大哥哥欺负自己,于是钱钧夫就带蒋英到市场买了一个新口琴。


可见钱父对蒋英是多么疼爱。


别看蒋英小,但是她多才多艺,会唱歌,会弹琴。

有一次在聚会上,蒋英和钱学森在合唱了一曲当时有名的《燕双飞》,看着两个孩子配合的这么默契,两家的大人拍手称赞。


不知道此时的他们会不会想到,在未来的一天,两个孩子会成夫妻。


那时候,13岁的钱学森既是蒋英的大哥哥,也是她的老师,他给她讲故事,教她科学知识。


然而,蒋英在钱家住了没多久,她的亲生母亲反悔了,她整天想念蒋英,以至于茶不思饭不想,她一直跟钱家说想让蒋英回家。


钱学森的父母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当初他们“横刀夺爱”,现在也该“物归原主”了。


但是钱家“不甘心”啊,于是他们向蒋英的父母提议,以后让蒋英做他们的儿媳妇。


蒋英的父母对这个提议还是很欣然接受的。


就这样,蒋英回到了自己家里。


后来蒋英就管钱学森父母叫干爹、干妈,管钱学森叫干哥。


回到家之后,蒋英在父母的引导和支持下,不仅文化知识学得好,在体育方面也是佼佼者,她成了一名优秀的骑手和游泳健将,而且在音乐上也有很大的发展,父亲也经常带蒋英看大师的音乐表演。


1935年钱学森考上了清华大学的赴美公费留学生。


临行前,他来到蒋家,向长辈蒋百里辞行。


听说干哥哥来了,蒋英连忙连蹦带跳地跑下楼,给这位喜爱音乐的哥哥弹起了钢琴。


钱学森沉浸在蒋英美妙的琴声中,对她精彩的演奏报以鼓掌。


临行前,蒋英送给他一本唐诗,书中夹着一片红色枫叶。

1936年,16岁的蒋英与家人一道,历时3个月,周游欧洲。


虽然远在欧洲,但是蒋英一直被国内的钱家夫妇牵挂着。


他们对这位既漂亮而又有出息的女儿一直很在意,再加他们两家当年有约定,如果蒋英做不了干女儿,长大以后就嫁给钱学森。


所以钱学森的母亲每年在蒋英生日的时候,总会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并念念不忘地再和蒋英确认一遍这个“合同”:“别忘了,等你长大了,就是我的儿媳妇。”


即便蒋英在国外,她也是把礼物寄到蒋英所在的地方。


游览了欧洲后,蒋英留在了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学习声乐,师从著名男中音海尔曼·怀森堡教授。


她非凡的声乐天赋,蒋百里一直看在眼里,那年蒋英只有16岁。


蒋英在柏林度过的前几年是她一生中最安逸的时光。


她白天学习语言,练唱,弹奏钢琴,晚上则到音乐厅去欣赏歌剧、交响乐和独唱会。


然而,国际风云的突变,让蒋英安逸的学习时光戛然而止。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卷入战争。在混乱与恐惧笼罩柏林的时候,蒋英得知父亲在国内的旅行中,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她想回国见父亲最后一面,可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她被困在了德国。


不过蒋英并没有放弃学习,后来她逃到了瑞士,在卢塞恩的一所艺术学院跟随一位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继续学习音乐。


直到1946年,战争结束,蒋英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在上海,她决定开始自己的全新的音乐之路。并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独唱音乐会。


由于蒋英曾在1943年匈牙利举办的国际女高音歌唱比赛中夺得桂冠,被舆论称为中国最优秀女高音歌唱家之一,所以她的归来在上海引起了轰动。


只演出过一场之后,蒋英便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中国乐坛。


之后,南京和上海的艺术学院争相延请她到校任教。


蒋英在艺术上取得成绩的时候,她的爱情也来了。


就在她回国不久,顶着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头衔的钱学森也回国了。


从那一次分别之后,蒋英和钱学森再也没有见过面。


现在两人都回国了,终于可以见面了,蒋英很是期待见到自己的干哥哥。


而她所不知道的是,此时她的哥哥已经成了名门望族争着抢着要的女婿。


因为知道钱蒋两家的交情,所以有不少人委托蒋英姐妹从中介绍。


蒋英也觉得自己的干哥哥要娶亲了,正好趁着和他见面的机会,给她介绍一个女朋友,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蒋英带着两位漂亮的富家女孩儿,和钱学森见面。


可是此时的蒋英还不知道,他的干哥哥并不想和别人相亲,他想要娶的是她。


见面之后,当蒋英把女朋友介绍给钱学森认识的时候,他的表现相当的冷漠。


其中有一位女孩当场表达对钱学森的喜欢,而且还邀请钱学森去自己家里鉴赏书画,钱学森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了。


在此期间,钱学森反而是一直盯着蒋英看,而且眼神很不对劲,直看得蒋英不好意思。


这次以相亲为由的见面会就这样尴尬的结束了。

回到家没几天,钱学森就主动约蒋英见面,而且他单刀直入地对蒋英说:“做我女朋友吧?”


蒋英懵了,在她心里,钱学森一直都是哥哥一样的存在,于是她赶紧以自己有男朋友搪塞过去。


不料却被钱学森以男朋友可以不算怼了过去。


看来钱学森不打算放弃。


蒋英发现这次见面后,钱学森更加睿智成熟。


自从他向自己表白后,蒋英也在考虑两人之间的未来。


几天之后,蒋英受邀去上海交通大学听钱学森的报告会。


报告结束后,钱学森主动提出要送蒋英回家。


路上,钱学森又向蒋英发问了:“你跟我去美国吧?”


蒋英:“为什么要跟你去美国?咱们还是先通通信吧!”


钱学森就只有那一句话:“不行,现在就走。”


蒋英:“那我考虑一下吧。”


几天后,钱学森上次一样直接:“怎么样?你重新考虑过了吗?我们结婚吧。去不去?”


蒋英被他的执着感动了,她“投降”了。


一个是中国乐坛冉冉升起的歌唱明星,一个是年轻有为的留美博士、在航空领域崭露头角的科学家,他们的结合肯定会让很多人羡慕至极。


1947年9月,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

对于蒋英来说,结婚意味着将要放弃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歌唱事业,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婚后不几天,蒋英就跟着钱学森就去了美国。


从此两人过着琴瑟和鸣的生活,他们每天工作之余就是看书、唱歌、听音乐、看画展、招待朋友。


在家里,钱学森经常下厨做饭,这一点是受了他母亲章兰娟的影响,因为他小时候,母亲就喜欢给他做很多好吃的东西。


每顿饭不论钱学森做得怎么样,蒋英都会很认真的夸赞和评价。


而且她还对上门拜访的朋友夸奖钱学森的一手好厨艺:“我们家钱学森是大师傅,我只能给他打打下手。”


钱学森则俏皮地说:“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当时,蒋英长期在德国学音乐,来到美国后,一时英语还不能过关。


钱学森就抽空教她学英语,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逗得蒋英咯咯地笑。


蒋英为了尽快掌握英语,把几首德语歌曲翻译成英语,经常哼唱,这座小楼里时常传出笑语歌声。


蒋英来到美国的头几年,钱学森去美国各地讲学或参观的机会比较多,每次外出他总忘不了买一些她喜欢的礼品,特别是各种新的音乐唱片。


让蒋英没有想到的是这样有情趣的婚姻生活竟持续了60余年。


钱学森在美国的家也因为蒋英的到来,显得格外的温馨。

身边有了蒋英这样一个天使般的知音相伴,钱学森不仅结束了多年来孤身一人的海外游子生活,在工作和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甚至性格也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钱学森不喜欢社交,但是如果有非去不可的场合,他是必须要带上蒋英的。


钱学森的恩师冯·卡门教授经常大力称赞蒋英:“英真是个可爱的姑娘,钱完全被她迷住了。”


在张纯如撰写的钱学森传记《蚕丝》中这样描述当时的蒋英:


她见多识广,美丽大方,加上一副好歌喉,加州理工学院优秀的男性对她着迷不已,他们甚至说:“我们全都爱上了钱太太!”


钱学森说:“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得到的朋友们的认可,得到了丈夫的认可,可见,蒋英是多么的魅力无穷。


足以证明,两人的婚姻生活是多么和谐。


1955年,历经千辛万苦,蒋英和钱学森带着孩子回到了祖国。


在回国以后的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喜欢把认识的科技人员请来欣赏,大家同乐。


1991年,在一次“授奖仪式”上,钱学森对记者说起了他和蒋英的爱情故事, 最后他给他们的爱情取了个名字,“科学与艺术在爱情上最完美的结合。”

蒋英听完也笑了,说:“这确实是科学与艺术在爱情上最完美的结合,而且应当加上一句是‘科学与艺术在爱情上最纯洁的结合’。”


是啊,他们的结合确实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他们结婚几十年,无论钱学森身在何处,对他来说,唯有蒋英的歌声是永恒的。


每当听到蒋英的歌声,钱学森总能感到一种美好的赐予。于是,他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多么有福气啊!


199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隆重举办“艺术与科学——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由蒋英的学生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等。


88岁的钱学森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他特意送来花篮,写来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以表达他对蒋英的深深爱意:


“我和蒋英结婚已52年了,这是不平静的52年!我在这里特别要向同志们说明:蒋英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这实际上是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

共同的艺术情趣是蒋英和钱学森相互关怀、相互爱恋的沃土。


晚年的时候,蒋英和钱学森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阳光洒进屋子的午后,两人坐在自家陈旧的屋里,享受着贝多芬的音乐。


共同的爱好,让两人的感情生活更加温馨和谐、多姿多彩,也使他们各自的事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09年,钱学森去世。


年近90的蒋英坐在轮椅上,告别相伴一生的丈夫。她缓缓驶到灵车前,停下了脚步,默默地注视着爱人。


灵车门缓缓关闭,蒋英抬起了左手,挥动着,向相伴一生、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伴告别。


钱学森逝世后,蒋英的健康也不像以前一样了,还时不时念叨着“我该走了,该去陪陪老伴了。”


钱学森去世的三年后,蒋英也离开了人世。

蒋英和钱学森,一个是我国古典音乐的权威人物,一个是科学巨擘,他们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联姻。


他们青梅竹马,相知相伴,琴瑟和鸣,谱写了一曲爱情神话。


在六十多年的岁月,他们不说爱,但又处处存在着爱,势均力敌又双向奔赴。


借用沈从文的一句话:“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


从婚姻心理学上看,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携手走进婚姻之后,从此就变成了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只有保持步调一致,才能在这段婚姻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若想实现步调一致,就要努力做到“同频”二字。


蒋英和钱学森就是同频的人,所以他们才能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亲相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欧洲   德国   英语   美国   青梅竹马   才女   百里   哥哥   女儿   神话   科学   艺术   爱情   音乐   蒋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