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的3个字让他绝望

前言

和珅,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典型的贪官符号。但是,他究竟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孤儿,一步步爬上权力顶峰,最后却惨死在自己的府第的呢?

1732年,一个寒门出生的孩子啼哭在北京一户普通人家。没人会想到,这个孩子竟会成为日后惊动朝野的大贪官——和珅。然而,他走上贪污之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他内心的世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又是如何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呢?

才华内敛的孤儿时代

1732年冬,和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琳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母亲也来自一个知书达理的家族。和珅天资聪颖,又受家学熏陶,不但汉文造诣高深,满文、藏文、蒙文也融会贯通。他继承了家学,又有自己的新思考。

然而好景不长,10岁那年,和珅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也先后去世。瞬间,和珅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和弟弟只能寄人篱下,过着能温饱就万幸的生活。

身无长物的日子里,和珅变得更加兢兢业业、内敛稳重。他孜孜以求地看书,希望有朝一日能翻身当官,改变这个家的命运。他勤奋好学的品性打动了家庭教师吴省兰,吴省兰在外面不遗余力地夸奖和珅的才华。

青年和珅渴望成功

就在和珅即将长大成人之时,有一个大贾 富商冯英廉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和珅。在冯英廉的帮助下,和珅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宫廷,成为了一名皇帝贴身侍卫。

和珅没有辜负这难得的机会。有一天,乾隆皇帝吟诗赋对时,恰巧和珅在门外。他静心倾听后,便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对仗。乾隆大喜,连连赞叹他的才华。

从此,年轻的和珅成了乾隆最信任的侍从之一。他得到机会接触奏折、典籍,并以敏锐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每每为皇上出谋划策。后来,和珅又因精通藏文,被派往西藏喇嘛庙,处理善后事宜。一步步晋升让青年和珅看到了人生新的可能。他渴望脱离贫苦,有朝一日成为一代贤相,功成名就。这也成为了他努力学习、殚精竭虑的动力所在。

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

在这些年里,和珅不光凭实力得到乾隆的信任,也会经常逢迎皇上。他谄媚皇权,讨好乾隆的个人喜好。渐渐地,乾隆对他宠信有加,甚至有超越君臣的亲密举动。

看似和谐的关系下,和珅心中也在暗自较劲。他不满足于侍从的身份,而是把目光盯向了更高的权力。终于,在四十岁那年,和珅如愿以偿地被提拔为军机大臣,正式进入朝中权力核心。

自此,和珅进入他权倾朝野的辉煌时期。他不只主管户部和刑部大事,更参与乾隆的方方面面决策,可谓权倾朝野。朝中百官要升迁,地方官员要加官进爵,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手。一时间,送上贿赂求取青眼的人 蜂拥而至。

和珅心中暗自窃喜,他终于证明了自己,洗刷了从前的贫寒孤儿身份。他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官僚集团,并且积累更大的财富作为后盾。对和珅而言,权力与金钱的吸引力远超过理想与抱负。他也逐渐丧失了当初治国齐家的志向。

沉溺贪污的黑暗时期

失去理想的和珅,开始陷入对金钱与权力的追逐。他不再满足于合法收入,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各种非法利益。

和珅投资开矿厂、商业地产,利用特权垄断市场。他强占民田设置当铺,用权力为其提供便利。他从各地贡品中大量截留,甚至敢于私自修改皇帝的旨意。可以说,和珅用尽各种手段敛财,被当时的读书人讥为“金珠妖孽”。

而和珅自己也沉溺在金钱与权力带来的虚荣与快感中不能自拔。他建造豪华府第,购置名画古玩;他包养妾侍,寻花问柳;他挥金如土,任意挥霍。和珅被眼前的纸醉金迷冲昏了头脑,无法自拔。

起初,朝野嘉谊对和珅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忠良之士纷纷上书弹劾,指出他的种种罪行。然而乾隆皇帝出人意料地袒护和珅,将弹劾他的大臣一一惩罚。乾隆似乎真的相信了和珅说的“兴盛国家需要开源”等辩解。

乾隆的庇护使和珅更加目无王法。他敢于向皇权挑战,肆意谎称奏折有乾隆的批示,妄图篡改历史。朝中忠良再次群起反对,向乾隆揭露真相。这一次,乾隆只是当面训斥,却仍任由他逍遥法外。

为何朝中重臣一个个反对和珅,乾隆却充耳不闻?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百姓也对此心生疑虑。难道皇上真的对金银财宝视而不见,容忍和珅的所作所为?他们不知道,乾隆其实早已在心中安排了和珅的结局。

自尽前的绝望与悔恨

1796年,乾隆驾崩,其子嘉庆帝即位。嘉庆帝上任伊始,就下令彻查和珅的贪污罪行。大臣刘墉带人抄了和珅的府,将他软禁在家。

在刘墉到来前,和珅并未察觉到自己的危机。他打开乾隆赏赐的一纸诏书,希望这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然而,当他看清上面只有“留全尸”三个字时,他的心一沉,知道大限已到。

原来,这份所谓“保命诏书”,只是乾隆在世时故意留下的证据。乾隆其实早已看穿了和珅的真面目,只是忌惮他掌握的国家机密,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他设下这个局,让和珅自行走向覆灭。

此时此刻,和珅才恍然大悟。他想起年轻时满怀理想,却在权力的诱惑下堕落;他想起敛财时的得意快乐,却换来了如今的失意绝望。他留下遗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无奈。最终,在刘墉的监视下,和珅照着诏书上的指示,用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

和珅以悲惨的方式走完了人生,享年仅64岁。他的一生是权力与金钱的追逐,却因此丧失了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最重要的品质。和珅的故事警示后人,才华、智慧固然重要,最宝贵的仍是为理想而生、清白做人。

此后,嘉庆帝取缔和珅的党羽,清除他留下的弊病影响,使国家政局渐上正轨。而和珅也在历史上成为一个典型的贪官符号,个人追名逐利的危害与破坏,永远值得人们警醒和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乾隆   诏书   藏文   忠良   刘墉   朝野   赏赐   大臣   孤儿   才华   绝望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