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不能回的民族,35万朝鲜族人,为何会出现在中亚?

我们都知道,朝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朝鲜半岛,与汉族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全球范围内,有一群朝鲜族,他们生活在遥远的中亚地区,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朝鲜族的历史和命运,他们被称为“高丽人”。他们为什么会离开朝鲜半岛,来到中亚?

逃荒与战乱,朝鲜族的迁徙始末

朝鲜族的迁徙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处于朝鲜王朝的统治末期,其统治摇摇欲坠。1869—1870年,朝鲜半岛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而朝鲜王朝的统治者们只沉醉于享受,无视底层朝鲜民众的饥荒。为了能够活下来,绝望的朝鲜人开始了向外移民求生。

当时,朝鲜人的移民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向中国的东北和外东北地区,二是向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两个地区都与朝鲜半岛有着陆地连接,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朝鲜人希望在这些地区找到一个新的家园,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

迁徙到中国的东北和外东北地区的朝鲜人,与汉族和满族等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我国的朝鲜族。他们在这里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迁徙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受到了沙俄和苏联的政策影响,最终被迫迁移到中亚地区,形成了中亚的朝鲜族。他们在这里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创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为中亚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重点。

被迫迁徙,朝鲜族的中亚之路

朝鲜族的迁徙到中亚,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这是一个充满了战争和动荡的时代。当时,日本为了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开始继续自己的扩张,他们一边加剧吞并中国,一边开始向苏联动兵。

日本人在侵略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奸细”。那些生活在远东的朝鲜人,就是日本策反的重点关注对象。日本人希望利用他们的语言和血缘优势,渗透到苏联的内部,为日本的战争提供情报和支持。

苏联当局对此非常警惕,他们担心日本会全面吞并中国,威胁到苏联的安全。为了解决未来可能在对日本作战中,出现的“意外”,苏联当局决定将朝鲜人从远东地区迁移到中亚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这次迁徙非常艰难,朝鲜人在途中遭到了很多的苦难和死亡。他们被强行上了火车,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没有卫生和医疗,没有温暖和安全。他们被当作牲口一样,被运送到了一个陌生和荒凉的地方。

来到中亚后,朝鲜人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改用俄语,接受苏联的教育和思想。他们被分配到了农场和工厂,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劳动,为苏联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在中亚地区从无到有,从荒地到繁荣,展现了朝鲜族的勤劳和智慧。

朝鲜人在中亚地区,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他们在二战中,积极参与了对德国的卫国战争,付出了惨烈的伤亡。他们在战后,也关注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支持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他们在平时,也保持了一定的民族特色,如穿着朝鲜服饰,唱着朝鲜歌曲,庆祝着朝鲜节日。

无法回家,朝鲜族的中亚之居

朝鲜族的迁徙到中亚,本来是一次暂时的安置,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和故土。但是,历史的变迁,让他们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国家独立,朝鲜族面临了新的困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归属。他们是苏联的公民,还是中亚的公民?他们是俄罗斯的人,还是朝鲜的人?他们是中亚的一员,还是朝鲜半岛的一员?

朝鲜半岛的局势也很复杂,朝鲜族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朝鲜半岛在二战后,被美国和苏联分割成了南北两个国家,分别是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在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也使得朝鲜半岛陷入了长期的对立和冲突。朝鲜族在中亚地区,无法与自己的同胞相见,也无法参与到朝鲜半岛的和平和发展中。

朝鲜族只能称自己是“高丽人”,保持着一定的民族意识。他们也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与中亚地区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景观。他们也与朝鲜半岛和韩国保持了一定的联系,也与中国和俄罗斯有着深厚的渊源,构成了东亚和中亚之间的一座桥梁。

朝鲜族的迁徙历史,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苦难和坚韧,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多元和融合。朝鲜族在中亚地区,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创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为中亚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中亚   朝鲜   中亚地区   朝鲜半岛   朝鲜族   远东地区   苏联   朝鲜人   日本   族人   中国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