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需要多些换位思考

付臣欢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这两天,你可以看见长沙部分地标建筑点亮了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及标语,也可能碰到一些亲子家庭参与“我们的城市”长卷绘画创作、“我们的影片”儿童电影播放等系列主题活动……这是孩子们庆祝他们权利的节日,也是大人们思考如何为孩子创造美好未来与“适幼化”社会的节日。

2021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就正式纳入了“十四五”规划,长沙也在致力于建设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型城市。这需要社会公共服务的托举,更有赖于人们站在“儿童视角”换位思考,做到真正尊重理解儿童需求、倾听采纳儿童声音,让“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

作为成人,我们在享受城市建设与服务的便利上总是习以为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人本位”“成人视角”似乎已经成为了诸多公共空间理所应当的设计标准。城市的很多设施和服务往往考虑成人需求甚多,而考虑到儿童需要与亲子家庭整体需要的极少。说起“适幼化”公共设施与服务,约摸只能数出公共洗手间的低洗手池、餐厅里的儿童座椅、地铁商城等地的母婴室、公园里的滑滑梯而已。成人感到“处处方便”,儿童却是“多有不便”。成人走进儿童公园时,往往觉得进入了“矮人国”,换位考虑一下,儿童在城市中生活,何尝不是身处“巨人国”?不便之外,还缺乏一定的安全感。

站在“儿童友好”的角度,城市的硬软件建设与细节处理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如今,长沙一批儿童友好学校、公园、社区等陆续落成,“一米视角”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不过,“儿童友好”不仅仅是配好硬件设施,也要立足儿童成长发展实际,在教育引导儿童天性与潜能等软件配置上同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培养一种“儿童视角”。比如,成人能够了解2—4岁的儿童控制不住情绪而吵闹是正常现象,可以多一些包容和善意提醒。又比如,儿童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有参与权,更是“适幼化”设施服务的主人公。在城市建设中不妨多听听儿童的声音,少一些成人的主观感觉与刻板印象,把“替孩子作决定”变为让“孩子参与作决定”。

世界儿童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全世界儿童的权利意识,改善儿童福祉。狄更斯有句话说得好:“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对弱者的态度。”“适幼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温度、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友好,对社会的未来负责。当我们的思考位置越来越“儿童”,当儿童的参与越来越充足,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就会更进一步,“祖国的花朵”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友好   儿童   长沙   城市建设   视角   成人   设施   孩子   社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