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能打的谋士;汉有霍去病宋有辛弃疾,惜南宋不配拥有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00多年前,有一个南宋诗人写下了这首豪壮悲凉的诗词,一首词中,讲出三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同时运用七个典故,将诗人的壮志与担忧尽数道出。

当时的南宋发起了又一轮收复故土的战争,这个时年66岁,风烛残年的老人既盼望着北伐能够成功,又对于北伐的冒进充满了担忧。

这个老人被后世诗人称为“词中之龙”,是宋朝诗词领域鼎鼎大名的人物,他的词豪迈奔放,宛若游龙,与宋词的代表人物苏轼齐名,他叫做辛弃疾。

我初识辛弃疾时,还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里,一句气吞万里如虎,让我记住了这个名字,但当时还真的没有想到辛弃疾在历史上是这等的威武,他率50人冲敌陷阵,硬生生将叛将生擒活捉。

谁能想到戏子的功夫不是演出来的,诗中的壮怀激烈竟也不仅是阅读理解

仿佛那封狼居胥的意气少年霍去病真的穿越时空附身到了辛弃疾身上。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崛起两宋交替的动荡时代,当时北宋沦陷,中国北方被金人所统治,精忠报国的武圣岳飞已逝二十载,南宋统治者沉醉在江南的醉生梦死之中,“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昔年大宋的旧都东京早已成了上一个时代的旧梦,北方之地一片混乱。君之不君,臣之不臣,那大宋帝王早已放弃了他北方的子民。更以之为鄙,呼之为“归正人”

生于山东的辛弃疾,他的前半生自是全在金国度过,父辈甚至在金国为官,可金国昔年带来的压迫屈辱记忆仍旧历历在目,那份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骄傲,对家国的情怀埋藏于心,他们始终渴望有朝一日,回归故土,光复大宋。

自幼时起,辛弃疾便展露出了过人的天资,文武之道俱是一点就通,家中的长辈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个辛家当今时代诞生的最强天才,若是生在那汉唐盛世,必将能带领家族走向从未有过的巅峰。

怀着期望,父亲给他取名为“辛弃疾”,许多人的名字中往往带着父母的祝福与期待,这个名字显而易见的有两重意思

一是希望他一生无病无灾,身体健康,二是致敬那个曾将汉人自胡虏的威胁中所拯救出来的英雄,希望他成为下一个霍去病。

在年少时,爷爷常带他登高望远,指着那片曾被汉人统治的疆土,告诉他,这里曾是大宋的土地,你我都是中国人,如今却已沦为异域,金人曾在这片土地上烧杀劫掠,践踏文明。而中国未亡,它仍在一江之隔的江南,总有一天我们能够收复故土。

此时年幼懵懂的辛弃疾可能尚听不明白,但一步步成长,年幼的少年开始长大成人,金人的恶使他切身感受,欺压百姓,血腥杀戮,这金人怎配为尔等之王?那份对中原的热爱和对金国的仇恨如火般燃烧

21岁,这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年,终于成长起来,同样的年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才刚刚走出校园,准备接受社会的毒打。

而此时的辛弃疾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怀惴着家族的期望,他扛起了复兴的战旗,率领两千余人起兵抗金。

但他深知,这一点力量还远远不够,昔年的霍去病靠的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支持,而他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很难独立成气候,审时度势之下,他选择投入另一位抗金志士耿京麾下,成为他的谋主。辛弃疾因为才华横溢,文才出众,成功的在军中担任书檄文告的关键职责。

(讲到这里,其实突然觉得有一点点好笑,想起了有一部网络小说,讲得是一个身高八尺,壮如铁塔,武力可以吊打吕布的穿越者投到曹操的麾下,非要当谋士,辛弃疾大概也是这种反差)

明明武力值天下第一,非要当谋士,那副画面感大概就是这样

在广袤无垠的肃杀战场上,一个身高八尺,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却披上铠甲,拿起长矛,如风驰电掣般领军进发。在沿途卷起了滚滚沙尘

那弓弦声如同塞外的呼啸,这个剑眉星目,目光如炬,形如当年霍去病的少年,在这沙场上肆意挥洒着英雄气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自信而骄傲,是啊!这战场必将由我来主宰!!!

在耿京麾下,辛弃疾看到了收复故土的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曾被辛弃疾认为不失为明公的“曹操”,竟被一个隐藏在队伍中的叛徒所害,内鬼杀掉了耿京,并带领五万士兵投降敌方,奔向了荣华富贵。

这个消息对于辛弃疾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他呆愣了许久,胸中有滔天怒焰在燃烧,竟做出了一个让旁人膛目结舌的举动,辛弃疾点选手下精锐五十人,准备前往夜袭叛徒营地。这简直是疯了,在他人看来,此时的辛弃疾大约是悲伤过度,已然失去理智。

月黑风高杀人夜,辛弃疾带领五十精骑乘风逐雾,扬刀跃马杀入敌营,宛如一股幽魂穿梭在敌营之中,找到了叛徒并成功将其擒获。之后,他更是押送这名叛徒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公然处决,以正风纪,震慑宵小。

连南宋天子都被这份胆识与武勇惊动,赞叹不已,但也仅此而已,此时的南宋小朝廷因为此前长时间的战争早已厌倦,身处南国的百姓与诸官渴望的是这一刻的安居乐业。终宋一朝,经济繁荣,生活富足。放着好好的生活不去享受,非要去玩什么命?谁爱去谁去

因此,尽管辛弃疾有出色的武艺和策略,朝廷却反而更看重他的文采,并将他任为文职。命运总是弄人,本应冲锋陷阵,用于收复故土的猛将,成了挥洒笔墨供人观赏的文人墨客。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在旁人看来,这不失为一种天子厚恩。

只是,辛弃疾心中总有一些怅然若失,纵然他才华横溢,文采出众,作为一个小小的文官,自是不在话下,但那昔年的疆场之上,寄托着他的报国之志,那封狼居胥的兵家至高荣耀,还在激励着他,怎可在这里便停下?

但,终归就只能到这里了

在辛弃疾后半生那漫长的文官生活中,他多次奔走疾呼,陈言收复故土的理想,甚至他曾一度敏锐的意识到了蒙古的崛起,隐隐遥望到那中原罹难、神州蒙尘的时代,看到了那帝国暗淡的黄昏,所以他一刻也不敢停歇。但这残缺不全的南宋怎容不下另一个“霍去病”?

辛弃疾内心挣扎而煎熬,他“归正人”的身份,终究无法得到皇帝的信任,无法直接为这个他深爱的故国做出贡献,唯有诗词成为了他发泄情感和坚守理想的方式,留下了无数表达自己报国之志和对时局忧虑的佳作。

或许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再次身处战场,为国出征,铸就辉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这一切,终究只能是梦里的景象。

心中热血如海,终究被迫沉默,辛弃疾明白这个南宋已不是他所能拯救,南宋不配拥有一个“霍去病”,他妥协了,才华横溢的诗人却给他的儿子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辛铁柱,只希望他平平安安过完此生吧。

从年少时立下“封狼居胥”的理想,期许能碰上如汉武帝那般的千古一帝

到青年时期遇明主,渴望,“气吞万里如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有个像曹操,刘裕那样的雄主也是心满意足了

到壮年“亲射虎,看孙郎”,那怕孙权也好,只要是个有进取心的,那怕孙十万也行。

却没想到最终只是落得半生磋磨,晚年“可怜白发生”,这南宋啊,实在不配拥有辛弃疾!

1207年九月十日,这位民族英雄和伟大的词人因病离世,享年6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南宋   敌营   昔年   中原   文官   谋士   麾下   故土   叛徒   才华横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