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中的蒙古国 -苦涩的“独立”

在1924年11月的一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余波和苏维埃联邦的全力支持下宣告成立。然而,这个位于亚洲内陆深处的社会主义热土的背后,隐藏着一段难以言喻的苦衷和凄凉。蒙古的北边是苏联,沿袭着沙皇俄国传统的巨人,而南面则是与其有着悠久历史联系的中华弱国。被夹在这两个巨人之间的外蒙古人,在哲布尊丹巴封建上层的煽动和猖狂活动下,最终投入了曾经对其俯首称臣的俄罗斯人的怀抱。

在外界看来,蒙古的独立似乎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存在,仅仅是写在法律条文上,以展示给世界的一种虚幻的独立。这种独立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只是苏联的附庸,是中苏斗争中的一个并非重要的筹码。美国《纽约时报》的外交专栏作家在1973年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蒙古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虽然它声称将保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然而事实上,它是苏联的附属国 ,是中苏斗争中一 个并非十分重要的筹码。这是不容否认的。”

这一说法源于蒙古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蒙古曾紧密追随苏联,并在国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受苏联的影响。因此,有的外国记者更加直言不讳地指出:“蒙古是苏联的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

蒙古的“独立”背后,还有一段关于苦涩的历史。在中苏斗争的阴影下,蒙古成为了一种并非完全独立的存在,而是被用作国际博弈中的棋子。这种地缘政治的制约使得蒙古的主权和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尽管蒙古声称将保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但实际上,它始终难以摆脱苏联的影响。

蒙古的“独立”成为了一种国际政治上的悖论。它的存在不仅受到苏联的牵制,而且在中苏斗争中成为了一种次要的筹码。这使得蒙古的国际地位备受质疑,被外界认为是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

然而,在这种困境中,蒙古的人民仍然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尊严。尽管受到了外部压力和干预,但蒙古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坚守其独立的立场,试图在国际关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只是可惜这一大片原本属于我们的领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俄国   苏联   独立   蒙古   领土   主权   筹码   苦涩   世人   中苏   眼中   蒙古国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