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里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直播逛馆让科普之桥更宽阔

原子弹与中国航天事业有什么关联?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时没有运载原子弹的导弹,原子弹只能在罗布泊上空“空爆”,被西方国家嘲笑为“有弹无枪”。之后中国迅速开始东风二号甲导弹的研制和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运载火箭……

探索宇宙充满艰辛,中国航天人不乏浪漫——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月球车命名为“玉兔”,航天站叫“天宫”, 中继卫星叫“鹊桥”,火星探测卫星叫“萤火”。有网友曾建议将月球车命名为“八戒”,虽未被采纳,但留下了一个“八戒输给玉兔”的故事……

这些航天知识,来自近日抖音、北京市科协联合中国航天博物馆策划开展的《dou来科技馆》直播逛馆活动(第二期)。该直播邀请了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和中国航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贾玲,向网友讲解航天展品背后的科学知识和动人故事。此次直播吸引了172万人次观看,网友们纷纷为中国航天人点赞,并评论“致敬我们的大国科学家”“祝祖国的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这场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航天知识直播逛馆活动,是近年来网络平台积极探索“直播+博物馆”知识传播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让博物馆活起来”不是一句空泛的表述,而是要让过去的和现在的、天上的和地下的展品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次直播特别逛到导航卫星展品,贾阳和贾玲向观众介绍,目前手机导航既有GPS,也有北斗卫星,随着北斗卫星状态越来越好,组网越来越完善,导航用到的北斗卫星数量会更多。评论区不少网友感慨科技发展之快,惊叹“导航的时候,竟然都有红绿灯读秒了”。

借助网络平台的短视频和直播路径,“直播+科普”让科学知识传播更加广泛、更有效率,让高品质、有创意的专业内容与更多人相遇。据报道,《dou来科技馆》直播逛馆活动启动以来,相关话题累计已有2.5亿播放,有超万人带此话题打卡科技场馆。

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博物馆相关内容累计开播11.6万场,同比增长60%,观看8.2亿人次,总时长达2319小时。让更多直播走进博物馆,让更多人在直播逛馆中享受知识的价值,正在成为鲜活的现实。

航天员在空间站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真空环境下食品能保存多长时间?航天发展对医疗是否有辅助作用?这类与普通人工作和生活也相关的科学问题,都能在直播逛馆中得到准确的答案。轻松活泼、知识含量高的“直播+科普”新形态,为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提供了逛科技场馆之余的专业科学知识讲解,助力青少年群体提升科学好奇心,拓宽科学视野,以科学助力成长成才搭建起了另一座小桥。

直播平台也同时将丰富的内容呈现到更广阔的用户面前。“火星车的设计灵感竟然是蝴蝶”“空间站里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类似这样的知识讲解,让科普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有趣起来,让技术发展和观念改变推动形成新的科普体系,正是在以全民科普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现实语境下,“直播+科普”新形态具有的独特价值所在。

“直播+博物馆”越来越不可或缺,“直播+科普”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新尝试,不断提升“直播+博物馆”“直播+科普”的水平,我们一定能打造一条更加宽阔的科普之桥、创新之桥。

文/赵姜

编辑/姬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火星   展品   原子弹   北斗   宽阔   中国   航天   博物馆   日出   科学   网友   知识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