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邓华跟萧劲光要个兵,萧劲光同意了,那个兵却说:不去!

1949年,四野12兵 团司令员萧劲光问15兵 团司令员邓华:“你还有其他的名字吗?”邓华说:“我早先叫邓多华。”萧劲光一听,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到邓华手里:“看看吧,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邓华狐疑地打开信,只是看了一个开头,就泪如雨下

邓华上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为啥邓华只是看了个信的开头,就泪如雨下?写信的人是谁?都写了些啥?

原来,信的开头写到:邓华将军,我叫邓诗贤……

邓华就是看到了邓诗贤三个字,顿时就泪如雨下了,那是一个身上流淌着自己血的人,是自己找了许多年的人——儿子的名字。

邓华内心百感交集,感叹到:儿子,22年了,终于找到你了!

儿子刚出生不久,邓华就离开家乡,再也有见到过儿子。

1910年4月28日,邓华出生在湖南郴州永宁的一个书香门第。

邓华上将家乡

从读私塾识字开始,他喜欢读的就是三侠五义,梦想着,有朝一日仗剑天涯成为大英雄,就像赵子龙那样的。

这时候他叫邓多华。

1925年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15岁的他小学毕业,到长沙去读中学,接触到了新思想,经常参加爱国学生的运动。

这一年冬天,他娶了郴州华塘的姑娘邱青娥为妻。

虽然两人的婚姻是包办的,但他们恩爱有加,妻子邱青娥贤惠孝顺,在家侍奉父母,丈夫在外求学心无旁骛。

又一个重要年份是1927年,这一年的3月,18岁的邓华正式入党,正式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也是在这一年,妻子邱青娥为邓华生下了儿子,可谓双喜临门。

给儿子取名时,邓华把手头的古籍翻过来翻过去,他希望儿子德才兼备,取下了邓贤诗这个名字。

然而,因为蒋某突然间大开杀戒,初为人父的邓华,只得惜别妻儿,离开家乡。

此去九死一生凶多吉少,他含泪对妻子说:“如果我回不来,就带着儿子再走一家吧!”

妻子邱青娥平静地告诉邓华:“你放心走吧,家里的事情有我,我不会再嫁,我们等着你回来。”

就这样,邓华离开家乡,去打破旧世界去了。

出身书香门第的邓华,多才多艺,无论是做宣传工作,还是军事指挥都颇有建树。

1928年3月,他在工农红军第72团做宣传工作时,写下了很多有影响的标语,比如:“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文明……。”

他对京剧也颇有兴趣,《借东风》、《打渔杀家》是拿手好戏,来了兴致,连翻三个跟头不在话下,可谓唱念做打样样拿得起,堪称京剧票友。

1928年8月,为庆祝黄洋界保卫战大捷,邓华和谭政改编《空城计》的唱词,深受战士们喜爱。

他们把《空城计》唱词中的“司马发来的兵”改成“蒋某发来的兵”;“羔羊美酒”改成“红米南瓜”;“请和我上城听我抚琴”改成“请上井冈山来谈个革命”。

还有一次,是长征结束后,红军要东渡黄河时,毛委员为红一军团送行时吟诗道:“涉远祁连外,来从晋地游。”

邓华立刻反应过来,诗句化用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就这样,邓华在的职位越来越高,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过,邓华对父母妻儿越来越牵挂,只是身不由己,没机会回家。

他给妻子邱青娥写过几封信,也不知道妻子收没收到,更不知道父母妻儿的情况。

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邓华找到机会,回了一次家乡。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华上将

回家的路上,邓华一下子想起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句,内心五味杂陈。

到了家门口,邓华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家用残垣断壁来形容有些过,但用风雨飘摇来形容很恰当。

通过周围的乡亲们,邓华得知自己离开家不久,父母思儿心切就过世了。

妻子邱青娥也于1939年病逝,13岁的儿子不知去向。

邓华回家时满怀希望,离开时却带着失望,从那以后,儿子邓诗贤就成了邓华的心病。

回到部队,解放战争开始了,邓华担任东北联军辽吉纵队司令员,并受到嘉奖。

他在作战战术上颇有建树:在平津战役中,他提出了用比较少的兵力去监视塘沽,同时集中大量的兵力,率先攻打天津的建议,被总前委采纳。

1949年10月2日,解放广东的战役打响,邓华的四野15兵团哥陈赓的二野第4兵团参战。

经过34天的激烈战斗,广东解放。

广东的解放,切断了白崇禧预计逃往海南岛的退路,为彻底解决白崇禧集团铺平了道路。

记者们争相报道解放广东的事情,陈赓和邓华的大幅照片,很快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就连不识字的人,也争相拿过报纸,看看那两位将军到底啥模样。

可是,四野12兵团46军的一名战士邓贤诗打开报,看到报纸上邓华的相片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急切地从贴身的衣服兜里掏出一个严重磨损的笔记本,从封皮里翻出一个纸包,从纸包里拿出一张相片。

他看看手里的相片,又看看报纸上的相片,再看看手里的相片,他的头转来转去,最后把报纸贴在胸前,叫了一声爸爸,泪流满面。

邓诗贤认出邓华是爸爸

身旁的战士看着哭得稀里哗啦的邓诗贤,愣了愣说:邓贤诗你是不是想爸爸想疯了,那两个人是兵团司令员,哪个是你爸爸?

邓贤诗把手里的相片给战友看,战友们争着抢着看相片,看完相片再看看报纸,再回头看相片,大家都愣了:还真挺像!

有的战友还拿着相片看完后,又看看邓贤诗,再看看报纸,得出的结论是邓贤诗跟相片和报纸都挺像。

可是,邓贤诗之前一直说自己是孤儿,现在又突然说司令员是自己的爸爸,大家都觉得是邓贤诗思父心切,只是长得像而已。

老连长毕竟有经验,把邓贤诗单独叫出来,详细询问了一下情况。这一问,老连长觉得有必要向上级汇报。

情况到了46军军长詹才芳这里,他马上就向司令员萧劲光做了详细汇报。


詹才芳中将

萧劲光和邓华是老相识了,当然知道邓华一直在找那个失散的儿子。

可是,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儿?这个叫邓贤诗的战士,真的是邓华的儿子吗?毕竟不能只凭长得像,就断定邓贤诗是邓华的儿子。

为了避免出现乌龙事件,萧劲光和詹才芳商量,决定先见一见邓贤诗。

当萧劲光和詹才芳见到邓诗贤时,两个人都愣住了:这不就是年轻时的邓华吗?邓贤诗是邓华的儿子,这件事差不离!

萧劲光和詹才芳,认真听邓贤诗讲了他自己的经历。

萧劲光对邓贤诗说:“你说你是邓华司令员的儿子,可是你又说你的爸爸叫邓多华,这有出入。你到底是不是邓华的儿子,只有邓华说了算。”

“这样吧,你先写封信,跟邓华司令员说说你自己的情况,让他自己来判断,你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吧。”

于是,邓贤诗提笔给邓华写了一封信。

邓华司令员:

您好!

我叫邓贤诗,1927年出生。我父亲叫邓多华,母亲叫邱青娥……

萧劲光拿着这封信,兴致勃勃地去找邓华。

一看见邓华就急切地问:“邓华,除了邓华以外,你还有别的名吗?”

邓华回答道:“我之前是叫邓多华的,后来把多字去掉了,叫邓华。”

萧劲光听邓华这么一说,赶紧把邓贤诗写的信递给邓华,说:“快看看吧!是天大的好事!”

萧劲光上将

邓华疑惑地接过信,看到邓贤诗和邱青娥这几个字时,邓华的眼泪就开始流了,一直停不下来。

原来,那时候交通很不便,直到1938年,邓华离开家的12年后,邱青娥才接到丈夫写的一封信。

娘俩很高兴,可是不久以后,就有传言,说邓华已经牺牲了。

这些年来,邱青娥思念丈夫外,更担心邓华的安危。

因为整日里担惊受怕,邱青娥经常生病,又没钱医治。邓华牺牲的消息,给了邱青娥重重的打击,她很快就撒手人寰。

13岁的邓贤诗成了孤儿。

邱青娥临终前,把邓华的相片交给邓贤诗告诉他:“这是你爸爸,是打鬼子的英雄,听说他已经牺牲了!”

所以,邓贤诗想像爸爸一样,当兵打鬼子,他当兵时,说自己是孤儿,这些年来也没找过爸爸。

对于一个从来没见过爸爸的孩子来说,对爸爸的想念有多渴望,从邓贤诗那个夹相片的笔记本的破旧程度就可以想象。

每天晚上睡觉前,邓贤诗都把爸爸的相片拿出来,看了又看,希望梦里能够见到爸爸,跟爸爸说说话。

要是睡觉前不看看爸爸的相片,害怕梦里见到爸爸,自己又不认识爸爸,让爸爸伤心。

所以,当邓贤诗在报纸上看到邓华的相片时,一下子就认出来,那个人是自己的爸爸。

他赶紧拿出相片,和报纸上的相片对比,当他确认那就是爸爸时,哭得稀里哗啦。

以为早已牺牲的爸爸,以为只能在梦里见到的爸爸,竟然还活着!竟然是司令员!

当邓华看到儿子写到“您是我的爸爸邓多华吗?”的时候,邓华已经泣不成声,但他还是自然自语道:“是的,儿子,我就是你的爸爸!爸爸终于找到你了!”

邓华看完信,抬头想要跟萧劲光说话时,萧劲光已经不见了踪影,门口站着的,是酷似自己年轻时样子的年轻人。是儿子,没错!

邓华紧紧地把儿子搂在怀里,邓贤诗对这个怀抱虽然渴望却有些拘谨。

父子俩坐下来,邓华听儿子讲述那些过去发生的事情。

对于邓贤诗来讲,这是他魂牵梦绕的怀抱,都不想离开。

对邓华来讲,他想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补偿儿子这20多年来没有的父爱。

这时候,萧劲光进来了,邓华对萧劲光说:“我想跟你要个人。”

萧劲光一听,就知道要的这个人是邓贤诗,马上满口答应。他知道,邓华是想把儿子带在身边。

可是,邓贤诗却不同意。他对邓华说:“爸爸,能够找到您,我太高兴了,要是妈妈有在天有灵,也一定会高兴的。我不要特殊照顾,我还想在我原来的部队。”

听着儿子的话,邓华很是感慨,由衷地感谢妻子教育了一个好儿子。

要是妻子还在的话,一定会欣慰地说:“虎父无犬子!”

父子俩别过,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

邓华紧接着组织和指挥了海南岛战役,在电视剧《解放海南岛》中,再现了邓华将军的风采。

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协助彭老总指挥了第壹至第五次战役。

被拍成电影《上甘岭》的上甘岭战役,就是由邓华组织和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

1955年,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7月3日,邓华将军因病在上海逝世。

逝世前,邓华自知时日不多,坚决拒绝用药,不想浪费国家的钱。

老一辈抛头颅洒热血,妻离子散,就为了后辈的幸福生活。

他们的丰功伟业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应该被永世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上甘岭   海南岛   司令员   上将   战役   家乡   妻子   相片   儿子   爸爸   邓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